游浚县古城

东山闲人

<p class="ql-block"> 国 甫</p><p class="ql-block">前几天,应朋友之邀,前往浚县古城游玩。</p><p class="ql-block">浚县古城位于浮丘山北坡,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扩建渐趋完整。浚县古城以“襟山带河”而自古闻名,素有“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之说。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浚县城气势宏伟,城垣四周有排列整齐的雉堞,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城门楼上各建两层门楼,雕梁画栋,城墙四角各有一角楼,城门外建有石桥,石桥头建有石牌坊。西以大运河为屏障,其余三面为护城河,长八里,宽两丈。浚县古城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以文治阁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8条小街和30多条小巷。1938年,东城墙毁于日军炮火。浚县古城从建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城。</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解放后,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渐次拆除,现仅存西城门楼和沿卫河一段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铺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伴以桐油,坚固异常。</p><p class="ql-block">从西城门进入古城,首先咉入眼帘的是“遏云楼”。这是一座保存比较好的古戏楼,始建于明代,四梁八柱,四方平台,歇山之顶,琉璃瓦。 遏云,是指歌声使云停止不前,后以“遏云”形容歌声响亮动听,浚县遏云楼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世袭翰林府”,这片古建筑群也保存比较完好。世袭翰林府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一座坐南面北的古建筑群。府宅北邻西大街,南邻西后街,由东、西相邻的两个院落组成,构成了七门相照的建筑格局,是由子贡(端木赐)第七十八代孙端木涣若所建。据介绍,府宅东院为端木涣若长子端木照琛居住,西院由次子端木照璠居住。世袭翰林府各宅院均为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墙体下砌青石,上部以青砖灰瓦,石浆灌封,坚固异常。世袭翰林府在内部构造上极为讲究,各厢房多为上下结构,实用性很强。此外,各房屋梁柱多为碗口粗实木,因此异常坚固,历经数百年而不毁。在各院落中,多处古砖、屋檐墀头雕有吉祥花卉或提有祝福文字,各屋明柱多有莲花基座,精美异常,为别处之罕见。据《端木氏家谱》记载,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在西巡回京之际,在宜沟镇祖庙接见了迎驾的子贡七十代孙端木谦。康熙皇帝景仰圣贤门人子贡,按照之前对待孔子、孟子、颜回等圣贤后裔的礼遇,敕封端木谦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并赐书“贤哲遗庥”。</p><p class="ql-block">从“世袭翰林府”出来,我们乘观光车来到浚县县衙。县衙坐落在浚县城内南小西门里街云淑门东路北,占地10000平米左右,完全是新修建的,和其他县衙类似,有威严的大门、仪门、庄严肃穆的大堂。大堂与仪门甬道中间建有一戒石碑,碑上刻有戒石铭。戒石碑面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面北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铭文。大堂两旁有“三班”、“六房”、“幕厅”、“监狱”等县衙的职能部门。</p><p class="ql-block">游览完县衙,我们又游览了“文庙”和“黎阳仓”,这些建筑设施都是在原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原则新修建的。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几家泥咕咕展示馆。泥塑手工艺是浚县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一大绝活。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屯兵,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了。浚县泥咕咕的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p><p class="ql-block">游览完古城,在朋友的再三挽留下,我们到古城一家有着浓郁浚县特色的餐馆共进晚餐,晚餐后,华灯初上,整个古城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啊,真美呀!浚县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