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特级美术教师工作坊”教师队伍建设枣庄群组活动第十一期纪实

滕州二中张倩倩

为推进山东省特级美术教师工作坊工作开展,提升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2年7月13日”山东省特级美术教师工作坊“美术学科培训第十一期如期举行。枣庄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杨小勇老师组织工作坊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br> 本期培训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姚朋魁博士主持。 姚朋魁:山东临清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山东政治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日照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芥英社成员。 <div> 培训课题:《禽鸟的临摹写生与创作》<br></div><div> 禽鸟,家禽、飞鸟、翎毛。姚老师的培训用三个课时向大家阐述了绘画史上禽鸟创作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历史结点;清代画家华新罗个案研究;中国花鸟画中禽鸟写生与创作的表现要领。<br></div> 第一课时 绘画史上禽鸟创作情况的综述,让大家对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方法和风格特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br> <div> 仰韶文化庙底沟《钵绘鸟文彩陶》上最早出现鸟纹形象。</div> <div> 艺术风格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是艺术发展的不变规律。</div><div> 随着时代的变革,禽鸟表达的风格样式也在不断反复、渗透和再发展。只有了解花鸟画中禽鸟画法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衍变过程,才能为我们接下来对禽鸟画法的梳理和学习提供较为全面、完整的视野。<br></div> 第二课时:清代花鸟画家华新罗花鸟创作个案研究 华新罗的禽鸟画作品将职业画家与传统的文人画笔墨情趣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个性鲜明的禽鸟形象,表达出健康动人的情趣,在以“趣”和“虚简灵动”为美学内涵的禽鸟画中,用“干湿相兼”的批毛法拓宽了小写意禽鸟画法。创造出了“文质相兼”,而且“超出畦珍之外”的艺术作品,奠定了其在中国画历史上的地位。<br> 第三课时:禽鸟的临摹、写生和创作 <div> 一天的学习让大家充分的认识到姚老师是一位”名师“,既是一位有名的老师又是一位明白的老师。</div><div> 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学习,大家都能较好的掌握这一板块的知识和技法,理论与实践并行,临摹与写生并重,为大家以后的花鸟画创作,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br></div> 姚老师为大家现场创作示范。<br> 在杨小勇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认真参加会议并记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