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面筋”

文水木

<p class="ql-block">小的时候对“面筋”的印象是用作“粘几留”的,就是现在的“蝉”,儿时每年的夏天,树上特别是柳树上趴了许多的蝉、雄蝉会发出阵阵的蝉鸣,使得炎热的夏天添加了几分烦躁。</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小伙伴们,就用长长的柴杆,尖头上裹着“面筋”,对着趴在树上的蝉翅,由于面筋有较强的粘性,很容易把蝉粘着。</p> <p class="ql-block">我们制作的面筋很简单,从家里抓点小麦面,用水和一下,揉成面团,再放在水里搓洗,去伪存真,最后就洗成一团粘性的面筋。</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搞勤工俭学,搞起了校办糊精厂,糊精的主要原料是麦粉,主要工序是洗面筋,洗出来的面粉水做糊精。乘下的就是面筋,出售做美食。</p><p class="ql-block">洗面筋的活就由我们学生承担,有的同学会偷偷的偷一些面筋,有的直接放在口袋里,结果回到家拿不出来了,把整个口袋都粘着了。有的放在课桌的桌肚里,结果从板缝里流了出来,自己还不知道,被上课的老师远远的看着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已经没有人用面筋“粘几留”了,主要是蝉少了,还没变成蝉的几留猴就被人抓走,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同时面筋也同样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