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题记</p> 二组开场时刻 <p class="ql-block"> 戴晓、阙茹、毛蕾老师有才华</p> <p class="ql-block"> 培训的第二天如约而至,老师们学习的热情依然高涨。在大家的期盼中,刘小兰教授带着她的《文本解读》闪亮登场。刘教授通过对教材多篇阅读文章的解构,带领老师们感知文本解读的内涵(走进文本\作者\编者到走出文本)、文本解读的必要性(新课标、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及文本解读的方法(what、why、how)。最后,抽丝剥茧般地总结出文本解读的123456法则——1个核心:以学生为中心;2个目标: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维度:What/ how /why;3个层次:在体验中学习、实践中运用、迁移中创新;4个步骤:三读、三问、三抓、三定;4条主线:知识线、语言线、思维线、情感线;5个方法:读大意、读细节、读作者、读留白、读生活;6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p><p class="ql-block"> 小兰教授的讲座强调了我们作为老师,要与时俱进,熟读新课标,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课堂上建构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她以活泼、灵动的身姿向我们展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p> 点评让我感动 <p class="ql-block"> 张阳斌老师有用情</p> <p class="ql-block"> 张玲老师以有趣的热身活动为引子,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引领老师们深度思考。张老师向大家解读了思维品质的内容及核心思维品质应该具备的要素。张老师非常擅长从我们容易忽略的切入点来挖掘文本,她通过几个课例向我们展示了深挖文本、基于文本并超越文本的3G文本解读的方法,即Go deep、Go further、Go beyond,重点阐述了5E、BHH的策略。讲座既富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教学实践,启发我们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从不同角度去深挖文本,跳出文本框架,结合生活,以便更好的去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p> 展示让我幸福 <p class="ql-block">梁佩佩、谭咏老师阅读设计分享有亮点</p> 三组控场时刻 <p class="ql-block">李山杉、胡佩琪、胡岚、夏时令老师有智慧</p> <p class="ql-block"> 下午,首先是美丽气质、优雅大方的唐莹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讲座。讲座主题是《基于自能学习理念的初中英语分级输入实证研究》。她首先提出Why do we learn English这一核心问题,从英语的工具性,文化性以及思维层面说明英语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她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后介绍了课题的理论依据”输入假说理论”以及“蓝思分级体系”论证方法,有理有据,严谨科学。最后她详细讲解了7个实施步骤,新颖多样,干货满满。此外,唐老师还提供了大量课外阅读素材,体现了新课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理念。总之,我们从唐老师那里学到了严谨负责的科研态度,感受到了学识渊博的人格魅力,深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卢梓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聚焦技术赋能,提升个性化自主阅读》的讲座。苏轼曾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卢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深厚底蕴,也在一直学习的智者。卢老师平易近人,幽默诙谐,引经据典,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首先,卢老师用一句英文“What you teach is what you get.”开始今天的讲座。“教其所得”,我们知道的才能教给学生,这也让我想到了“源头活水”。卢老师就是一位有“源头活水”的老师。卢老师用七个英文单词全新阐释了teacher的含义:thoughtful,elegant,active,creative,helpful,efficient,rational。然后,一步步向我们介绍了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素养要求、技术赋能与阅读创新。卢老师推荐并手把手地教我们使用一个个超级实用的网站和软件,如文字云、语料库、剪映、美绘等。最后,卢老师以一首用我们八十多个参训学员名字融合写出的诗结束讲座,让我们格外感动的同时也分外佩服。</p> 学习使我快乐 <p class="ql-block"> 胡岚老师的学习笔记有用心</p> 反思让我成长 <p class="ql-block">撰稿:第二、三培训学习小组</p><p class="ql-block">图片:饶静 谢杏红 赵佼 陈笑敏</p><p class="ql-block">编辑:邹锦红</p><p class="ql-block">初审: 邹锦红</p><p class="ql-block">复审:刘小兰 李海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