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斋夜话——干烘子

刘心亮.6407951

<p class="ql-block"><b>  茶,不光是公家人的专利,过去的庄户人家也喝茶。</b></p><p class="ql-block"><b> 虽然是偶尔喝过,却是记忆深刻,在脑海里扎下了深根呢。北方的庄户人更不懂龙井,乌龙,武夷山,肯定也不知道明前煎,雨前茶的了,却总是爱喝茶,反倒是总有办法喝上茶的。再说了,庄户人忒实在,但凡家里办个公事,总不能让客人来碗白开水吧,无论如何也得倒碗茶叶啊。天下事难不倒庄户人,西南临朐、王坟山里采大叶子去啊。</b></p><p class="ql-block"><b> 大叶子,青州土名,是北方当地的一种“茶树”叶子,当地人叫芭麻子。采得也不是刚发的嫩芽,而是底下的老树枝子。为啥呢?这样的老枝叶子,耐搓揉,顶炒火呗。干烘子必须炒老了才好喝,最好炒出糊气味来才算正宗,可能这才是“干烘子”这一大名的来历吧。</b></p> <p class="ql-block"><b>  青州府东南约,距离青州城里近,离临朐也不远,却是喝不起正宗的大叶子茶。喝不起茶也就罢了,可是弥河岸边的张旗村的老人孩子们偏偏又喜欢喝茶。于是,村里有跟临朐西南山区有亲戚朋友的户儿,便相约几个明白人去偷师学艺了。</b></p><p class="ql-block"><b> 以前的大叶子茶,都是从安徽六安那边出来的货,临朐山里人自家又另炒作加工的;青州东关茶店,也把黄山毛峰叫做大叶子。到了上世纪的1978年,村里的几位老茶客,通过去临朐西南山拜师学艺,自己炒开了干烘子茶,原材料就是临朐王坟地儿山上的芭麻子树。这种树远看跟榆树棵子差不多,叶子和茶叶相似,炒出来和茶叶一个形、一个味,就连那些老茶客也感觉不出来有啥差别。</b></p><p class="ql-block"><b> 芭麻子是一种灌木,叶子和榆树叶一样,叶面上有深深浅浅的细纹,一到春天,便泛出讨人喜欢的嫩绿色。我们这边过去的人,在当地亲戚朋友的指导下,如获至宝般的飞快的撸着芭麻子树叶。采回来的芭麻子叶,先放在锅里的馏垫子上,烧开锅馏。这是土法的杀青,然后摊在竹席上晾去些水分,再到铁锅上炒制。这可是考验功夫的活儿,同样的叶子,有的人炒出来能卖四块,有的人也就卖一块多。当然了,也不能都卖了,总要留出来够自己家人喝的。</b></p> <p class="ql-block"><b> 也是因着这原材料的不金贵,炒制得也粗碴,价格自然便宜。好点的三块多一斤,梗多叶少的三块钱能买一大包。如此以来,普通人家都能消费得起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人人喝茶也就成了张旗村人的风俗习惯。</b></p><p class="ql-block"><b> 农村人喝茶不讲究,不兴什么盖碗茶、紫砂壶,有把汤茶壶的算是好的。平时就用带盖的大搪瓷缸子,抓上一大把大叶子,拿燎壶把滚开的水沉淀壶渣,泚上开水,盖上盖闷一会儿,倒到大茶碗子里。顿时,一股焦焦的糊香味直冲脑门子,昏花的老眼们,瞒锅台跳炕的孩子们,立即其乐融融起来了。庄户人命贱,属柴禾棒子的,顶折腾,口味重,这味道正对他们的路。这样闷出来的干烘子老茶,浓、重、干、香,你寻思寻思,闷出来的都是茶卤子了呢,味道还轻了么。呵呵……</b></p><p class="ql-block"><b> 大叶子干烘子茶除了味儿道杠,还一件子好处是耐冲泡,一把茶叶喝一大上午,还是颜色浓浓的,口味儿酽酽的。这一点儿,庄户人是无比的喜欢啊——</b></p><p class="ql-block"><b> 大叶子,干烘子茶,好茶!</b></p><p class="ql-block"><b> 干了一天的活儿,喝上几大碗,真个是提神、解乏、止渴,据说还治轻微的感冒。但就一件子孬处,刮肠子油,你吃一大碗肘子,一壶干烘子茶下去,能把油刮去一半。</b></p><p class="ql-block"><b> 可有一点儿啊,那时候的庄户人,半年六啊月的不见个腥油花子,想刮他也得有的刮啊。要不,那年头儿在村里找个大肚子汉,比吃个白面馒头还难呢!</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想起来,那年头儿,跟祖、父辈们喝的干烘子茶啊,肯定是这一辈子喝的最好的茶叶了。</b></p><p class="ql-block"><b> 茶树是高山悬崖上长的,纯野生,不打药,不上化肥的;纯天然,纯绿色,无公害的。现如今,这样的货中国地里不好找了吧。关键是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喝着那是绝对不一个味的。</b></p><p class="ql-block"><b> 嗐!那年头儿的老干烘子啊……</b></p> <p class="ql-block"><b>  【岁次壬寅六月半.于抱月斋吃茶.心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