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

🇨🇳 志远

<p class="ql-block">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章是《道德经》一书《道经》的总纲。它围绕“道”展开,主要涉及“道”可否言说,其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如何,如何认识和把握“道”等三个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老子认为,其所阐述的“道”与一般人所说的“道”不同,既不可以言说,同时又是可以言说的。这是因为“道”具有“无名”和“有名”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p><p class="ql-block">“有名”之“道”有形迹可循,是可以言说和易于感知的。“无名”之“道”无形、无声、无迹,为感官所无法直接感觉和难以感知,是不可言说的。人们只能借助于对“一”的描述,来说明它无形、无声、无迹,是我们的感官所无法感觉,因而是不可描述,无法指称和没有名称的。</p><p class="ql-block">由于“有名”之“道”有形迹可循,可以言说和易于感知,所以人们只要“有欲”,即有奉行道的欲望,即可认识和把握“有名”之</p><p class="ql-block">“道”。</p><p class="ql-block">而由于“无名”之“道”无形、无声、无物、无象,不是任何事物和不可言说,为感官所无法感觉,难以感知,所以人们只有不通过感官和描述才能体会到它的存在,认识和把握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无欲”,也就是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的干扰,放弃一切有悖于“道”的私欲和物欲所支配的行动,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心中不存任何不合乎“道”的欲念和意念,通过玄思冥想,才能最终领悟“无名”之“道”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