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渠畔~焦作市区风光

龙王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现有四个时间点,默认是2022年7月13日,夏天。第二个是9月12日,秋天。第三个是2023年元月28日,冬天。第四个是2023年12月30日,会在相应的照片题解上标明。</p> <p class="ql-block">水袖流云,建成最早,参观最多,城市书房,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天河北路,南水北调北侧东西大道,避开喧嚣,绿色满眼。</p> <p class="ql-block">两种颜色,可步行,可骑车。</p><p class="ql-block">边上是排洪沟</p> <p class="ql-block">过了山阳路,过了一个庙,向北穿过一个涵洞,便是恩村一街的新村-双河湾(瓮涧河与人造天河相交)</p><p class="ql-block">工人们正在清理阴沟里的垃圾,汛期快到了</p><p class="ql-block">上面隆隆作响的是新太线和郑太高铁</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焦作市文物勘探队</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韭叶兰</p> <p class="ql-block">芝麻开花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瓮涧河</p><p class="ql-block">2013年1月22日10时40分,随着第一列列车鸣笛通过,新月铁路改线工程实现第一次拨接,新月改线工程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焦作1段工程又一控制性项目顺利完成。新月铁路改线工程全长6.426公里,地处焦作市主城区并靠近既有铁路,征迁工作量大、立体交叉工程多、设计变更多、施工环境复杂。工程建设共涉及18家参建单位。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南水北调按期通水大局为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分工协作、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该工程于2011年12月17日开工,2013年1月22日建成通车,比合同工期提前3个多月。新月线通车为翁涧河倒虹吸二期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为总干渠2013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铁路线</p><p class="ql-block">郑焦城际铁路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方案研究</p><p class="ql-block">摘要:郑焦城际铁路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焦作市交叉,交叉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穿瓮涧河和改建新焦线倒虹吸工程,由于郑焦线的引入,原改建新焦线上跨桥式方案无法满足南水北调按时通水的工期要求。如何使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新焦线上跨南水北调倒虹吸工程的桥式方案满足南水北调通水的工期要求,又避免桥梁结构对南水北调倒虹吸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是上跨桥式方案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采用(48+72+72+48)m连续梁方案上跨南水北调倒虹吸工程,解决了上述关键技术问题,使得方案梳理通过技术审查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p><p class="ql-block">关键词:城际铁路;南水北调;交叉;方案1、工程概述</p><p class="ql-block"> 郑焦城际铁路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77km,双线,设计时速200km/h(预留250km/h),从南向北连接郑州、焦作两地,其在焦作市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交叉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穿瓮涧河倒虹吸工程,倒虹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穿瓮涧河和既有新焦线而设,倒虹吸孔径分两幅布置为:2-(6.5×6.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6.3m(间隙)+2-(6.5×6.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虹吸覆土厚度约6m。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引起了该段既有新焦线的改建,受线路方案控制,铁路与倒虹吸轴线夹角为29°,原改建工程为了减小跨越倒虹吸桥梁结构的跨度,改建新焦线设计方案为两单线桥梁,新焦上、下行线桥跨布置均为4-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2-6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两线桥墩错位布置。</p> <p class="ql-block">步行在废弃铁路线上,感慨颇多。</p> <p class="ql-block">2023年元月28日,大年初七摄</p> <p class="ql-block">锦绣公馆</p> <p class="ql-block">20231230,铁轨全部被移走,空留石头道渣。</p> <p class="ql-block">道渣有半米多深,一可以分散压强,二可以减震,三可以调整道轨高低平整度。</p> <p class="ql-block">经综合比较,郑焦高铁跨瓮涧河倒虹吸(48+72+72+48)m连续梁方案具有结构简洁、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后期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中墩对倒虹吸结构的影响可通过技术措施解决,交叉工程铁路桥设计方案推荐采用(48+72+72+48)m连续梁设计方案。</p> <p class="ql-block">在北边新建了铁路桥,与南水北调瓮涧河倒虹吸建设共同安排设计。</p><p class="ql-block">老的桥,老的线路便废弃了。</p><p class="ql-block">瓮涧河设计流量Q1%=710m3/s,设计应考虑其行洪要求。</p> <p class="ql-block">20231230,于三桥附近做近距离考察。</p><p class="ql-block">东西向双桥,南北向瓮涧河</p> <p class="ql-block">双桥之下</p> <p class="ql-block">高铁桥,道清桥,附近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一河三桥</p> <p class="ql-block">标上字的三桥图</p> <p class="ql-block">两河双桥</p><p class="ql-block">明的是瓮涧河,地下暗埋的是南水北调河,成东北西南走向</p> <p class="ql-block">近六十年的道清桥(新月桥)</p> <p class="ql-block">每一墩承两铁路线(上下行)</p> <p class="ql-block">设想利用既有桥梁,架设天河公园步道</p> <p class="ql-block">20230205来自摄影展的航拍</p><p class="ql-block">左为恩州古驿,河右边为铁路桥</p><p class="ql-block">面对西北方向</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建于1965年,是道清铁路在焦作截弯取直时修的,直通当今焦作站。</p><p class="ql-block">郑焦城际铁路的线路方案需沿既有新焦铁路引入焦作站,部分利用既有新焦线线位,因此,结合郑焦线的实施对原新焦线改建工程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充分利用了原设计通道,郑焦城际铁路与改建新焦线平行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p> <p class="ql-block">蜂巢</p> <p class="ql-block">恩村祖师庙,碑刻挡在门外。</p> <p class="ql-block">这次发现碑刻移到了北面,门口更宽敞了。背景为树。20230128摄。</p> <p class="ql-block">四代山阳公</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悬河的高度(这是南水北调河,不是黄河,道理一样)</p><p class="ql-block">对面是双河湾的楼盘</p> <p class="ql-block">和圣祠门楼</p> <p class="ql-block">恩村和圣祠门楼(外墙是复建的),门是老的。2022年9月12日摄。</p> <p class="ql-block">20230128摄</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恩州古驿仿古一条街即将建成,位于山阳路天河南路东北角</p> <p class="ql-block">尚未刻字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孤悬于空地的三官庙</p> <p class="ql-block">预留建设用地</p> <p class="ql-block">拆迁前的恩村</p> <p class="ql-block">古建一条街全貌</p> <p class="ql-block">建设中的人民路小学</p> <p class="ql-block">恩达路,东西向。</p> <p class="ql-block">人民路小学正门。2022年9月12日摄</p> <p class="ql-block">锦绣公馆和人民路小学</p> <p class="ql-block">部分建成的恩达路,路牌和人民路小学。往南是壹里洋场,人民路,焦作大学。</p><p class="ql-block">全程约步行7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