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油娃谐趣〕</p> <p class="ql-block">(哥俩照)</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孩提时代</p><p class="ql-block">每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年轻的爸爸妈妈,送自家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当节假日在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的公园里,花甲老人小心翼翼领着孙儿漫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每当路过座座幼儿园,耳边传来阵阵奶声奶气背诵儿歌的稚嫩童声的时候,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使人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孩子们小时候的种种往事,趣事。</p> <p class="ql-block">(老大小时候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家用电哭</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家老大刘鑫小时候,也就是二三岁刚认识几个字。有一次我们领着他逛街,路过当时长春市热闹繁华的长江路时,人来人往商铺林立。走着走着他忽然指着店铺门脸上四个字,随口大声喊到:”家用电哭“!我们当时一楞,仔细一瞧,那不是家用电器吗。我们这个乐啊,街上的行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吗,器字和哭字长得很像相差不多,器字少吃二口,不就念哭吗?</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在家看报纸,他在旁边拿着报纸装模装样地看,忽然他指着报纸大声念道:"人,人",原来他在报纸里找到了他认识的人字,你看他别提多高兴了,追着叔叔姑姑指着报纸念人,人。就好像他认识字,我们不认识字似的。</p> <p class="ql-block">(老大和母亲照)</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路过饭店,门口上面写着小吃部三个字,他不明白啥意思,就问妈妈,小吃就是少吃,不让多吃啊?</p><p class="ql-block">老二刘畅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安排写作文(从小爱劳动),他就写自己如何洗袜子,文章也就百八十字。写到高潮处,只见他动情地描述到:”洗着,洗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下来。“你说洗一双袜子能用多大劲呀,真敢甩词啊!</p> <p class="ql-block">(老二儿童照)</p> <p class="ql-block">(二)小嘎咕孩</p><p class="ql-block">老二刘畅小时候,卫生所的人都叫他二毛,在他还是上幼儿园中班时,妈妈是单位的劳资员。有一次,妈妈在给同志们发工资,当时大家的工资都很低,发工资都是发现金,不像现在有工资银行卡。领工资是大家最高兴的事。来领工资的越来越多,而钱却越发越少。他看见了以后,本来挺高兴的小脸就越来越不好看了,当着大家的面着急地对着妈妈说:咱家的呢?都给人了?!一点也不留啊!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在江北住平房时,因为刚结婚不久,小日子过的挺胜。养了许多鸡,鸭的,还在小院里种了点菜。春天鸡鸭开始下蛋了,每天早上到鸡窝鸭窝一摸就好几个,小日子过的那是滋润。那时老大还在长春奶奶家小住,我们把攒下的鸡蛋啊,鸭蛋啊送到长春。他看到后,脸上就不高兴起来,说妈呀,你都拿来了,咱们吃啥啊?妈妈问他,你想不想我?他嘟囔说,妈呀,你都不知道,我天天都叨咕你。</p><p class="ql-block">我们年轻时,俩个孩子都上油田幼儿园,那时候,建设公司就有江南江北两个幼儿园,孩子有二百多,阿姨有五六十人红火的很。每逢六一,七一,国庆等节日,油田有时要举行幼儿文艺汇演,老大和老二都是骨干。尤其老二更是小明星,经常上油田电视,深得老师喜爱和小朋友羡慕。小粉丝一大群,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但他却牛的很。招待所小张的孩子贝贝,天天嚷着要和他玩、却不理人家,说人家脸黑,不好看,结果闹的人家直哭。妈妈的同事,卫生所小侯大夫孩子紫殊,小姑娘人见人爱,他却和人玩得很嗨,围着候大夫叫老丈娘,嘴甜着呢!结果人家没少花钱给买好吃的,真是人小鬼大,你说他有多尖啊!</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张照片你能猜出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吗?</p> <p class="ql-block">(上级部门视察建设公司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三)学背儿歌</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小孩是幸福快乐的,七〇会战后期,参加石油大会战的的知青们,相继结婚成家,油田领导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先后在各二级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的幼儿园,解决孩子入托难得问题。油田幼儿园工作人员,大都由抽调油田女知青担任幼儿园阿姨,虽然她们文化不高,但责任心强,有爱心,有的自己就是孩子妈妈。孩子们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职工家长对幼儿园反响不错。为了提高油田幼教管理水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油田在全幼教系统普遍开展了创建一类一级幼儿园和示范幼儿园的创先争优活动,年年开展评比检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公司幼儿园在职工赞誉声中,首次首批进入一类一级幼儿园和示范幼儿园。省群众艺术馆,油田有关部门领导先后到幼儿园检查指导工作,并得到较高赞誉。</p><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的油田上下领导对幼教工作格外重视,,房子漂亮不说,还有哺育室,活动室,幼儿食堂,音乐室,舞蹈室等。幼儿食堂配有专门的厨师服务员,八十年代后期,逐渐配有冰箱,烤箱,消毒柜,饮水机等现代化厨房设备,室外有滑梯,转盘,秋千等孩子喜欢的娱乐设施。孩子们在园内学算术,学舞蹈,唱儿歌,做游戏等,快乐辛福地成长着。</p><p class="ql-block">幼儿家长们大都是知青抽到油田,文化水平也就初高中,他们也教孩子们背些唐诗儿歌,主要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等。后来陆续幼教老师来到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教的就丰富多彩多了,我依稀记得有:</p><p class="ql-block"> A 大汽车,哞哞叫,阿姨领我上学校,</p><p class="ql-block"> 读读书,看看报,国家大事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B 小白兔去赶集,买了萝卜买了梨,</p><p class="ql-block"> 咬一口怪辣的,再也不买代把的。</p><p class="ql-block"> C 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p><p class="ql-block">老师叫我好娃娃,我管老师叫妈妈。</p><p class="ql-block"> D 牵牛花,象喇叭,紫花和白花,</p><p class="ql-block">藤儿长,向上爬,又遮阴凉又看花。</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又好听又好记啊!每当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亲朋小聚,耳听孩子们童声奶气背诵儿歌时,我们总是哈哈大笑,欢乐的笑声弥漫整个房间,大人们脸上也充满自豪喜悦的表情,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我真想我们不变老,孩子们永远象儿时那么天真快乐,那该有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老大幼儿园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毛幼儿演出照)</p> <p class="ql-block">(四)文艺小屁孩</p><p class="ql-block">二毛小的时候能歌善舞,音正姿美,胖嘟嘟的小脸蛋,圆圆的大眼睛,谁见谁爱,在幼儿园是小有名气的大明星。</p><p class="ql-block">在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吉林油田电视台小董拍电视片(足迹),这是一部描述油田从小到大,艰苦奋斗成长历程的电视片。需要拍一个幼儿刚会走路的镜头,寓意油田成长壮大和孩子一样不易,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因此选中了他。拍下他走路的姿态和一行行小脚印。虽然小但走的有模有样,这是当时油田进入电视镜头年令最小的男子汉,虽然只有一二个镜头,但却是他的处女作。只可惜年代久远,没留下这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每年的六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油田都要组织文艺汇演,我家二毛第一次登上舞台正式演出,是在拍完电视片不久,代表幼儿园参加了舞蹈(歌声与微笑)的六一文艺汇演。当时因为太小,还得老师专门领着,抱着,伺候着,虽然只是在舞台上爬了几下,蹦哒了几步,但一点也不怯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年年幼儿文艺汇演他成了主角。</p><p class="ql-block">每逢六一儿童节,那可是油娃们欢乐的节日,年年幼儿文艺汇演盛况空前,不少孩子家长慕名而来,家长和孩子们笑语欢歌,欢快的气氛弥漫整个油田大礼堂。油田领导及各二级单位领导都亲自光临,油田电视台全场录播。建设公司幼儿园先后出演了"歌声与微笑","母鸡和小鸡",“霸王鞭"等等幼儿歌舞,年年逢奖必拿,先后获得汇演组织奖,优秀节目表演奖等,为建设公司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状和奖杯。八七年羊年春节,建设公司幼儿园还代表油田,参加了吉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录制,展示了油田幼教的丰硕成果和小天使们崭新的精神面貌,受到省有关部门的好评及油田领导的赞誉。</p><p class="ql-block">小学二三年级是油田松江小学的文艺骨干,在吉林省中小学生第三届艺术节中,代表油田小学生参加童声歌曲比赛,是油田唯一的参赛选手,他不负众望,稳定发挥,一展歌喉,以一首动听的(小瓜棚)打动了评委,获得了优秀节目三等奖。</p><p class="ql-block">中学以后仍然喜欢唱歌,即不是毛派(毛宁),也不是刘派(刘欢),而是费派(费玉清)的粉絲,一曲(一剪梅)还真有那么点味道,倾倒了众多少男少女们。这也成了他以后的主打歌,每逢亲朋聚会他都亮一嗓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路唱着歌,跳着舞,愉快幸福地成长起来的80后文艺小屁孩。</p> <p class="ql-block">(五) 留学长岭</p><p class="ql-block">刘畅留学了,上哪个国家?你可别想远了,中国的大城市_长岭,那可是他姥姥家的地盘,留学__就是留在那旮旯学电子琴。当时小孩和现在一样都学点特长,叫什么不输在起跑线上。什么乐器班,舞蹈书画班、奥数班,英语班五花八门,我们觉得从小也得让他学点什么。那时孩子他三舅正在长岭办器乐学习班,教小孩们学习电子琴、小提琴等,我们觉得是个机会,不如把他送到那学一下,我们也比较放心。暑假到了,为了送他留学,我们花了好几千元,专门为他买了日本产的"雅玛哈”牌电子琴。那可是名牌,花了我俩好几个月的工钱,是我们家里除电视以外最贵的家用电器了。</p> <p class="ql-block">(弹电子琴)</p> <p class="ql-block">留学的生活是苦的,远离爸妈头一次出远门,那么小想家且生活不习惯,那是正常不过的。好在是舅舅家吃住都包了,也苦不到哪去,还结交了不少小朋友。学习上并不怎么吃力,后来听他自己讲,就是上便所费劲。他三舅家住的是老平房,便所是用几段土墙露天搭建的,晴天还好说雨天就困难了,一走一脚泥,更难的是便所里长了些白花花的蛆,他们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在地面上爬来爬去,好像是列队欢迎远道来的小客人。大人都吓得腿肚子哆嗦,起鸡皮疙瘩,(我可亲身经历过),何况那么小的孩子呢?开始吓得直哭,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学习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留学生活。回来后听他演奏(雪绒花)等曲子,还真是那回事,好听极了!</p><p class="ql-block">十多年过去了,电子琴静静地躺在那,布满了灰尘,再也没有动过,仿佛诉说着对主人的不满。虽然没成什么,什么家之类,但他经历过了尝试过了,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电子琴一直留着呢,那是个念想,舍不得处理掉。也许将来有一天,我的大孙子、大孙女用的上,希望那一天早一点来到。</p> <p class="ql-block">(儿时松花江边照)</p> <p class="ql-block">(六) 小人书</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小人书,记得那还是在天津路小学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前就有摆小人书摊的,小人书挂在墙上的布袋兜里,有的摆在地上,书摊前有几个小凳子,大人们以此挣几个零花钱,小人书是一分钱一本,我兜里攒了几个零花钱,就去看一本,是那里的常客,钱不多手头紧张,就偷偷的和小朋友换着看,有时一看就都忘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家毫不夸张的说,书除了我的最多外,其他就是两个孩子的小人书最多了,老大从不认字开始,就喜欢看小人书,一本小人书不哭不闹的就能看老半天,好像能看懂是的,随着上小学后,认识的字多了,看起来更是津津有味,什么孙悟空大闹天空,三毛流浪记,南征北战等,为了满足孩子看小人书的爱好,每当我到街里办事,都到书店逛逛看看,都养成了习惯,看到书店出售新的小人书时,我都会买上几本,慢慢积攒下来,竟收藏了满满一大纸盒箱,(大约有一百多本)老大喜欢小人书,有的被他翻的掉了页,有的被他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上自己的名字已显示书是他的,小人书陪伴着哥俩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搬了几次家,小人书一直没有舍得丢掉,一直作为一种念想收藏着。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孙子孙女们,也会拿起父辈的小人书,爱不释手的看起来。</p> <p class="ql-block">(打扑克)</p> <p class="ql-block">(与奶奶玩麻将)</p> <p class="ql-block">(七) 麻坛小将</p><p class="ql-block">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星期礼拜一家老小到松花江边游玩,那时的松花江水清魚肥,游人如织,捞鱼摸虾,游泳堆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现在听说由于污染严重,江边早己失去往日的风彩。</p><p class="ql-block">家里的值钱玩具不多,能拿出手的,我记得只有一把驳壳枪,一个不倒翁似的娃娃,还有一辆玩具公共汽车,一盒积木等少的可怜。不像现在的小孩,父母都买了许多各式样的玩具,但是我家的军棋,象棋,跳棋,扑克,国际象棋,围棋,麻将等棋类却有不少,一般我先教老大玩,因为哥俩年龄相差八岁,二毛的玩法大都是老大教的,老大谦虚有让,所以哥俩从不干仗,玩得倒挺合手。</p><p class="ql-block">我因为工作忙,和他们在一起玩的机会并不多,主要是妈妈陪他们哥俩玩的时候比较多,我一般是看客,在旁边看着伺候着,你看三个人玩得多专注多高兴啊,也不知什么玩法,打朴克一般四个人,三个人能玩什么啊?猜大点…还是什么…?反正是想不起来了,你们自己猜吧。</p><p class="ql-block">打麻将是我的最爱,逢年过节回长春,哥几个总少不了摸两把。孩子们耳闻目染不知不觉就都学会了,这张彩照就是奶奶领着三个孙子在玩着呢。你看玩得多么高兴啊!奶奶笑眯眯地打出了一张牌,虽然戴着老花镜,背也有点佗,但还是那么精神抖擞,仿佛给谁点炮她都高兴。奶奶下家是刘硕(我弟家的公子),直着小腰,瞅着牌面,看来是一口听,虽然看不见全脸,但也能看出他笑容满面,高兴着呢,再差一张牌就上听了,搁谁都高兴。右边唯一的小女孩是杨旭(我妹家的千金,现在己是孩子他娘了),趴在桌子上全神贯注地瞅着自己牌,全然不顾奶奶打出的牌,也许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琢磨着,差还是不差,一付捉模不定的样子,真让人揪心。最上角的是我家二毛,胳膊肘支在牌桌上,小手模着自已的头发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抿着小嘴,脸上堆滿了笑容,笑嘻嘻地看着,一付悠闲自得的样子,看样子是上听马上要胡了,仿佛心里在说,哈,哈,你们就点炮吧,我又要赢了!</p><p class="ql-block">老照片定格在那高兴的一瞬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照片中的老奶奶仙逝了,愿老人家天堂路上一路走好。三个孩子都己成了大人,但麻坛小将们那快乐的童年,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 写作业)</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时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孩子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戴上了小夹板,进入了紧张,繁忙的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别人家的孩子读小学,中学,大学一般也就十五六年光景,而他们小哥俩一直念到硕士毕业,足足花费了十八九年。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长大后有所作为,望子成龙更是人之常情,只要孩子想读,能读,做父母都倾囊所有,毫无怨言,默默承受着,有失必有得,虽然有时苦点累点,但看到孩子们金榜题名,学业有成时,哪家父母都是喜上眉梢,无怨无悔。父母脑海留下的只是孩子们学生时代那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了。</p> <p class="ql-block">(油田松江小学)</p> <p class="ql-block">(一) 红领巾---少先队</p><p class="ql-block">一年级小豆包,一打一蹦高。上学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个节日是个特别高兴的事。油田对子女的教育那是特别的重视,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出发,那时的松江小学,钻井小学,十二中学及油田高中,就建在油田家属区里,孩子上学特别近也特别方便,从我们家到学校也就四五分钟的时间。到长春我才知道,大城市的孩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是家长们特别操心的事,有的家长不仅花钱择校,而且孩子上学路途远乘校车,每天跟赶火车似的,家长辛苦孩子也跟着遭罪。油田的孩子们从小在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光腚娃娃,从幼儿园到小学没有陌生感,上学和上幼儿园差不多,所以孩子们就特别愿意上学。</p><p class="ql-block">孩子打小就聪明,爱学习,守纪律,懂礼貌,在这一点上可能随根吧,在学前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习成绩总是双百,班里的小红花光荣榜也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受到同学们尊敬和老师们喜爱。戴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那是一年级小孩特高兴和羡慕的大事了,尤其是班里第一批入队的,那可是荣誉的象征,(以后那就都是少先队员了)他们小哥俩都是班里的第一批入队的。</p> <p class="ql-block">入队仪式庄严而隆重,在嘹亮的鼓乐声和滴滴哒滴的少先队队号声中,精神抖擞的小旗手,挺着胸,昂着头在护旗手的护卫下走进会场,这时与会的老师和同学都要起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们则高高举起右手,五指并拢行少先队队礼,然后是宣布新队员名单,老队员给新队员戴红领巾,新队员讲话,大队辅导员讲话等。</p><p class="ql-block">五〇后的人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洗礼,那时我们高唱:“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责任感。</p><p class="ql-block">我想到了八〇后也变不了多少,现在加入少先队的仪式怎样情景我不知道,虽然少先队歌变成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恐怕每当唱起这首歌,在孩子们心中还是那样激动吧。</p><p class="ql-block">我有幸存有刘畅加入少先队时,代表新队员讲话的录音带及文字稿,在此奉献给大家,读着这熟悉的语句,或许能沟起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敬爱的老师领导和同学们,今天我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心里特别的高兴。红领巾它代表着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佩戴它,要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光彩。今后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怎么样?革命的激情是不是还是蛮高的,决心还是蛮大的,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充满革命激情的讲话了。</p> <p class="ql-block">(二) 学生家长会</p><p class="ql-block">亲,你参加过孩子们的家长会吗?孩子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纽带,是了解孩子在学校成长的一个窗口,是父母亲关爱孩子的具体体现。家长会是孩子们学生时代的专利,哥俩学生时代的成长轨迹是基本相同的,除了小学一个在钻井小学,一个在松江小学外,初高中那可是学长学弟,同门的师兄弟。小哥俩的学习基本上不操什么心,小学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上一个是中队委,一个是大队委,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是班里的前几名,是大家所说的好学生,尖子生,并且都以较高的分数考入油田的重点高中。高中阶段老大曾评为优秀学生,大照片上过学校的光荣榜,老二以全油田前百名的成绩考入油高的理科实验班。</p><p class="ql-block">在初高中阶段,学校每年都要开学生家长会,一般都是我参加,具体参加了几次,那就记不清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首次家长会和高三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当年过中年以后的我,再次踏进学校的大门,坐在那曾经熟悉的教室里,真是百感交集,聆听老师讲述孩子们在校的学习表现时,总是觉得时过境迁,岁月不挠人,仿佛又回到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参加家长会时,我是比较认真的,不仅要穿戴整齐,而且要自带笔记本和笔,除了仔细地听,还要认真地记,把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同学们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在校的表现等统统地记下来。回来以后讲给爱人和孩子听。在家长会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学生们在校的表现,当然有的是表杨,有的是批评,有时也点名道姓的,可想而知被点名批评的孩子家长,大都红着脸,低着头一付尴尬的表情。</p><p class="ql-block">几次模底之后的高三家长会,是高中阶段最后一次关健的家长会。这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定型,况且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想短时间有一个突破,那也是不现实的。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们在校成绩的排队名次,在历年选择报考高校的档次和专业类别。所以学校和家长们都格外重视,班主任老师和几名重要的科任老师都成了香饽饽。散会之后,被家长们里三层外三层,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有询问孩子的心理问题?有询问如何报考院校?有询问专业就业前景等,久久不愿散去。望着家长们那期盼焦虑的表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 <p class="ql-block">(油田十二中)</p> <p class="ql-block">(老大高中照)</p> <p class="ql-block">(油田高中)</p> <p class="ql-block">(三)高考</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的高考,是普天下寒窗苦读学子们的节日和战场。每当七月的七八九三天,也是高考家长们最牵肠挂肚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高考的头一天,历来是油田教育界和学生家长们的头等大事,油田高中就像过节一样,红旗招展人头攒动。彩色大汽球随风飘舞,各种各样祝福和鼓劲提气的条幅,悬挂在教学楼,教师楼和科技楼的墙上。教师楼楼顶"聚矿区英才,育国家栋梁"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远处学校的蓝球场上排滿了一辆辆大客車,整装待发,仿佛即将出征的大军,列队迎接学子们的到来。在领导的祝福声中,孩子们依次登上各自的客車,起程赶往各个考场。大客车宛如一条长龙徐徐起动了,在家长的簇拥下,顿时掌声雷动,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期待祝福的表情,希望孩子们考出好成绩,金榜题名,心想事成。那场面真是壮观感人。</p><p class="ql-block">油田高中是松原市数一数二,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学校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即有美丽的校园,宽敞的教学楼,现代化的科技楼,舒适的学生公寓楼,还有多功能阶梯教室和设施齐全的室内体育馆。高考成绩更是喜人,每年都有一大批孩子,从这里走出去,奔赴祖国各地,跨入各自理想的大学校门,开始了人生美好的征程。油田高中的孔令兵同学更是以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为母校增添了荣誉,为整个松原市书写了高考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如今,一年一度高考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高考那天,妈妈早早地为孩子准备了可口的饭莱,给他穿上了吉利的黄领衫,寓意金榜题名,马到成功。孩子们一般不让我们去考场的,我们也怕给孩子们增加压力和负担,但两个孩子高考时,我们还是违背承诺,偷偷地跑过去陪伴。明知没有什么作用,但就是放心不下。</p><p class="ql-block">高考外场景每年也真是人山人海,家长的人数比考生还多呢。有的是爸爸妈妈,有的是爷爷奶奶,有的人静静地坐着,有的人不安地来回走动。在炎炎的烈日下,或打开雨伞,或躲在阴凉处,有的人围坐在一起无聊地玩起了扑克牌,有的人不时看看戴在手上的手表,时间在一分一秒悄悄溜过,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有人开玩笑地说,这哪是考学生,明明是烤家长啊!那场面真是有中国特色,也真是感人和动情啊!</p><p class="ql-block">高考终于结束了,在孩子们期待和家长的焦虑中,先是打听高考分数,后来就期盼高考录取的情况。那一天终于来到了,老大以高出重点线近三十分,与国防科大,北京理工大学失之交臂,考入了长春光机学院(长春理工大学)通讯工程专业。老二第一次高考以高出重点线近三十分,失去了大连理工,中国传媒大学的机会。第二年以六百五十分的高分考入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创造了该校当年此专业录取的最高分数。</p><p class="ql-block">随着高考录取工作陆续展开,油高刚刚寂静几天的校园又热闹起来了,展示录取院校的大黑板一天天多了起来。先是红笔或黄笔书写的清华,北大,中国人大,中国科大等著名高校,然后是白笔书写的哈工大,浙大,北航等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人们交头结耳地小声议论交谈着,家长和同学们有人赞叹,有人惋惜,有人默默无语,有人暗暗窃喜,来了一拨又一拨,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油高校园)</p> <p class="ql-block">(油高高考金榜)</p> <p class="ql-block">(东北大学录取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吉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四) 梦圆吉大</p><p class="ql-block">老大从小有一股愿望,就是上重点大学念自己喜欢的专业。高考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理想大学仅差一步之遥,心里总有一股气不顺畅。在当时虽然大学招生制度尚未改革,还没有扩招一说,他们那一二届学生又是念书高峰,高考人数连年刷新纪录,考上类式长春光机学院己实属不易,但心里落差还是很大的。当时的长春光机学院(长春理工大学),虽然是一般本科高校,但该校的光电,信息等学科一直在国内小有名气,文革前号称东北(小清华)。他就读的通信工程专业,在九十年代初,那也是科学前沿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虽然经过四年的学习,获得了工学学士称号,但是参加中国网通工作四五年以后,书本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再加上社会上对本科的另眼相待,一股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大,越来越浓,从内心又时常涌动起重返校园,继续深造的思想冲动。对这一个想法,我们一开始尤其是做父亲的我是反对的,但后来看他本人决心很大,当父母的也转变了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顺其自然。孩子决心下定,思想上有了一个奋斗目标以后,行动起来就特别自觉和主动,重新检起了沉封多年的大学课本,认真自学起来,別的孩子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般是在大学校园内完成了这一蝶变,最次的也要上什么这样或那样的考研辅导班,或进修班什么的。而他本身脱离校园学习环境己有五年多的时间,重新参加高考,而且全靠自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人要达到理想的彼岸,贵在目标明确,贵在自知之明,贵在持之以恒。从那一时刻起,孩子除了每天正常工作以外,坚持不懈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晚上为了不影响我们的休息,点着小台灯,躲在厨房里坚持学习,一般都学到后半夜一二点钟,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常让他注意身体,在反复叮咛下才上床休息。研究生填报志愿时,他想选择深造的大学有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吉林大学等高校,在我们的劝说下权衡利弊,放弃了去北京上海,而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吉林大学。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了,功夫也真不负有心之人,出乎常人预料以高出35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工商学院MBA录取了。奶奶那时还在我家居住,听说孙子考上了研究生也非常高兴,逢人便讲他孙子考上了N什么BA,他问我们刘鑫学什么不好,怎么学打篮球呢?你说着笑不?我们解释了半天方才明白。他的这一举动,创造了刘家第一名研究生的历史,真是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更加珍惜,二进宫重返是曾相识的校园后,一改过去沮丧愁眉苦脸的精神面貌,脸上的笑容多了,精袖也唤发了,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似乎感觉重新找回了青春。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他索性搬进了研究生宿舍住校学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本专业课,还专门聆听了许多著名教授和导师的讲课,涉及计量经济学,数学本科全部课程,计算机的主干课程等方方面面。那二年在吉大校园各主要专业课堂上,在图书馆里,都留下他那刻苦钻研如饥似渴地学习身影,有的同学往往把他认做进修老师。在校的博士生。</p><p class="ql-block">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年的辛苦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获取了吉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当初的理想梦圆在了吉大。</p> <p class="ql-block">(老大硕士照)</p> <p class="ql-block">(老二东大毕业生讲话)</p> <p class="ql-block">(韩国釜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五)留学韩国</p><p class="ql-block">初秋的九月,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两个孩子,先后像离巢的雄鹰,即将展翅高飞了。他们将飞离科尔沁草原,飞离美丽的儿时故乡松原,义无返顾地奔向各自梦想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老二就读的东北大学,是全国首批 211 和 985 重点高校,是他大姑和五舅爷就读的母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全国名校,正如东北大学校歌唱到:"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p><p class="ql-block">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连续获得优秀学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年年都是奖学金获得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学校毕业典礼上,他做为应届毕业生代表,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代表上千名学弟学妹,感谢母校的培养和师长们的教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激和对四年大学生活的依依不舍。本来他是有机会留校任教的,但为了留学,他婉然谢绝了母校的好意,正如电视剧【渴望】唱到:"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滿载着父母的希望和同学们的祝福,告别了母校,告别了亲人,只身赴韩国釜山留学了。</p> <p class="ql-block">(釜山海滩夜景)</p> <p class="ql-block">釜山座落在韩国东南部依山傍海,是一座风景秀美的旅游城市,釜山大学也是韩国小有名气的国立大学。在釜山大学学习期间,克服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和学业上的困难,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二年来,因为学业和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奶奶仙逝,妈妈住院,寒暑假都没有回家一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体量家中的困难,不像那些富二代,官二代飞来飞去花天酒地,寒暑假期间还打工挣钱,教那些韩国人学中文贴补己用。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还是独居国外他乡,我们惦念他,每次通话或网上视频,妈妈都嘘寒问暖的,唠叨不停。韩国的天气,台风过境,百姓的物价,都是关心的对像。有一段时间朝韩关系紧张,做父母的更是电话不断,老儿子总是报喜不报忧。不过从往来的照片上看,身胖了,脸白了,人也成熟了不少,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如今硕士就要毕业了,前二天网上发回一张硕士毕业照片给我们,亲朋好友见了,都夸小伙子出息漂亮多了,可能是韩国的大酱湯和泡菜养人吧。</p> <p class="ql-block">(老二硕士照)</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段时间,孩子就要回国了,走出校门,大步踏向社会了。希望他们牢记母校“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德,有责,有才之人。我相信,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拼搏,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几天来,不知什么原因,大概是年过花甲老的关系吧,时常回想起孩子们小时候的往事,趣事,有一股想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今天终于止笔完成了。几个小豆腐块的短文,由于眼花手拙,提笔忘字,还是费了好几天的时间,但愿亲朋好友们喜欢。小哥俩阅后也不知感想如何?你们的小隐私我给曝光了,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也不要不高兴,就当老爸给你们讲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如今已经步入夕阳红老人专列的我们,我多想我们不老,你们还小,我们仍能回到从前那难忘的美好时光,但时光不可倒流,再也回不到以前了。愿我们要有一个平常心,多想想以往的好事,美事,趣事,高高兴兴健健康康,愉快地享受每一天;也祝愿孩子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孙辈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借此也祝愿刚刚仙逝的老母亲,天堂路上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2013年7月14日初稿</p><p class="ql-block">2013年7月23日完稿</p><p class="ql-block">长春西安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