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315 诗意德令哈

白桦林

<p class="ql-block">  来海西一段时间了,却一直没机会去海西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早在多年前就已耳闻这个地名,皆因诗人海子,因为一首诗,火了一座城,说的就是德令哈。那时遥远的德令哈,就是一个传说,一个偏远的西北小城,没有刻意想要去,如果不是阴差阳错来这里工作,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和它有交集。</p> <p class="ql-block">  可是如今来到这里,心心念念想要去感受海子曾经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浪漫情怀。这个戈壁沙漠小城,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3月初终于有机会去了。路上兴奋的不能言语,听朋友讲述路途要经过的台吉乃尔、南八仙的故事和传说,以及颇具特色的G315国道网红U型公路等等,更激起了想要早点领略这独特景色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车子在315国道上行驶,一路驶过乌素特(水上雅丹)地质公园,驶过曾经蓝宝石般如马尔代夫一样无限旖旎,如今却已干涸的东台吉乃尔湖,驶过一路的南八仙雅丹地貌群落。</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在头顶掠过,天空是那么纯净湛蓝,云朵是那么洁白多姿,没有一丝污染,如神话般出现在眼前,沿途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感觉两只眼睛不够用,公路两边都想看,天空的云彩也想看,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一路不停地拍摄着,也顾不上路途颠簸,顾不上渐渐出现的高原反应身体不适。</p> <p class="ql-block">  终于行驶到U型公路旁边了,这是国道315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段,辽阔壮观全然可媲美美国66号公路,被称之为戈壁飘带。黑黑的柏油路面随起伏的地势一段低洼一段向上飞扬,形成一个状似字母U型的坡度,坡顶与蓝天白云相接,仿佛直指苍穹的天路。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在这浩瀚的金色荒漠,蜿蜒曲折的U型公路犹如过山车一样,是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线,如油画般壮阔的风景,引得无数游客前来自驾游和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安全起见,朋友指引一处公路旁的土丘,这里的视野更好,遂停下车来尽情地拍照,也亲眼见识了传说中的G315网红公路。这么壮美,这么开阔,寂寞地存在这几百公里漫漫戈壁无人区,却只有来过或途经这里的人们才能领略其美丽,路上车辆不多,偶尔有去德令哈、新疆或长途大货车从这里经过,只有到了每年6月至10月,旅游的车辆渐渐多起来,游客们惊呼这壮美的U型公路养在深闺无人识,让人们见识到海西州的美景除了雅丹、湖泊,沙漠戈壁,还有这U型网红公路。连接青海柴达木腹地到新疆的G315国道,就这样寂静地驻立存在着,成不成网红公路,它都一样默默地作着它应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继续我们的行程,小柴旦湖如蓝色缎带一样出现在眼前,让看了一路黄色沙漠的我眼前一亮,这样的景象朋友们都已习惯,为了赶路司机没有停车,我只好隔着窗户边行边拍。青海的地域很具特色,一会是雅丹林立壮观雄伟,一会是无垠的黄沙荒漠望不到头,一会又出现蓝宝石一样澄明的湖泊,总是给人视觉上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  沿途看到的远处雪山逶迤、山顶云雾缭绕、五彩的丹霞山脉连绵起伏、衬托着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犹如踏入人间仙境,让你一路惊喜不断,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距离德令哈市大概50公里处,路标为怀头他拉草原的地方,有两个美丽恬静的湖泊,听朋友介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尽管两湖近在咫尺,同处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二湖间被一条银白色小溪“寄情河”所连接,却生态各异,风姿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是一个淡水湖,水色清澈,湖面平静,湖中鱼虾繁多,湖区芦苇茂密。而托素湖却是高原内陆咸水湖,宛若一个“死海”,民间传说中它们是由一对古时的情侣变化而成,称之为“情人湖”。</p> <p class="ql-block">  这个动人的传说,勾起要去看看的冲动,只是才三月初,湖面还未解冻,只待春暖花开,6、7月份有机会再去一睹两湖的风采。还有不远处的外星人遗址、柏树山等等不一一列举,美丽的德令哈草原,有机会一定要去的,这些一一掠过的美景,都成了日后美好的惦记。</p> <p class="ql-block">  而距离德令哈市区大约20公里外,有一个具有当地农垦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由农垦工具组成的跨路广告牌上,醒目的几个大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告诉人们,快要进入市区了,诗意的德令哈、向往的德令哈就在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  车子行走了大概4个多小时,傍晚时分抵达德令哈市区,安顿好后大快朵颐,铜锅涮牦牛肉安排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正宗地道的牛羊肉,喝纯粮酿造青稞酒,西北人的豪迈、爽快,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大呼过瘾,我也放松一次,放下平日的束缚,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出行。吃过饭天已黑,3月的德令哈夜晚很冷,但巴音河两边灯光璀璨,灯火通明,灯光装饰得河水流光溢彩,穿城而过的巴音河途经之处,长出了灌木丛、梭梭树、芨芨草、枸杞林。巴音河是德令哈人的母亲河,是他们生命的源泉,也是这座小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夜,走在德令哈大街上,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忧伤。那一夜,好像与诗人相逢于德令哈,依旧能感受到他柔软的忧伤,却不敢触摸他的忧伤。莫名想要掉泪,仿佛也是“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这座青藏高原西北以西的戈壁小城,因了诗人海子,因了那首1988年7月25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日记,成了多少人心目中的诗与远方,但德令哈是遥远的,一种藏在心里的,不愿轻易触及的遥远。而这个名字,其实在心里已经珍藏了很多年,如今竟真的实现了,真的来到了它的身旁。我想如果没有海子,这座城可能还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还是”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却丝毫没有睡意,一半因为激动,一半因为高原反应,德令哈海拔3300米,这座由河流、草原、戈壁、沙漠勾画而成的,被高原雪水浇灌出的城市,成了大西北戈壁滩上罕有的绿洲,而诗意仿佛也成了这座城市最夺目的底色。暂且安抚住一颗躁动的心,强迫自己休息,明天,明天再好好感受这座小城的浪漫意韵。</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坐落于穿城而过的巴音河畔海子诗歌陈列馆,可惜陈列馆装修暂不对外开放。但不影响我参观,因为在巴音河西岸,从南向北到巴音河大桥,依次建有海子诗歌碑林、海子诗歌陈列馆,海子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2012年7月30日,青海德令哈市举行了首届海子诗歌节,同时举行了海子纪念碑、纪念馆落成典礼。聘请了国内优秀的雕刻师,选用一块原材料重达7吨的昆仑玉石,精心雕刻海子纪念碑。海子纪念碑为海子半身头像,重约5吨,高1.68米。精选的海子20多首优秀作品雕刻在20多块形态各异的石碑上,一同组成海子诗歌碑林,以后海子诗歌节每两年举办一次。</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上除了雕刻海子半身像,还醒目雕刻着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及海子生平简介。诗歌碑林那一首首熟悉而又陌生的诗歌,如《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春天》《亚洲铜》《给母亲 雪》《黎明》《村庄》《长发飞舞的姑娘》等等海子那段时期创作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  诗歌碑林里还有海子的朋友西川、骆一禾、诗人吉狄马加、海子的弟弟等人悼念海子的题诗及致海子的信等,二、三十块诗歌碑静静地矗立在海子诗歌陈列馆前面。面朝巴音河,静谧又安详,诗风诗韵浸润在德令哈的空气中。不管是旅游的过客还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约而同来到巴音河边,来到这些诗歌碑林,观景或在河边散步,就可欣赏到这些诗歌和接受诗歌艺术熏陶。</p> <p class="ql-block">  3月的德令哈早晨,零下十五度的巴音河畔,路面还结着冰,拿着手机拍照冻得手发麻,没有行人,整个诗歌碑林寂静无声,只有我拍摄时走路的沙沙声,可是全然不顾,只想让每一首诗每一块诗碑都装进镜头里,都能成为诗歌灵感的源泉。禁不住抚摸冰冷的石碑,好让那些绝美的灵感传输给自己,让自己也沾染上些许诗意。远赴这场诗歌的盛宴让人热血沸腾,拜读精神世界王者的作品,感受海子精神氛围的吟唱,禁不住热泪盈眶,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  除了海子的诗歌碑林和诗歌广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陈列馆大门匾上那句诗人吉狄马加的题字:“一首诗天堂花开,几个人尘世结缘”。是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来了,不远千里奔赴远方,只为寻觅诗和这方田野不绝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就此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了。甚至有人说,海子在祖国东边的山海关陨落,却在西陲的德令哈重生。是的,因了海子的诗歌,带火了德令哈这座城,德令哈人对海子的崇敬及对诗歌的热爱,成为这座城市的诗意和底色,也成为德令哈的另一种海拔高度。</p> <p class="ql-block">  写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终究在德令哈留下了“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留下了“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留下了最真的情,留下了最柔软的忧伤,也留给人们无限神秘的青春和怀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