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新疆

使者

<p class="ql-block">我喜欢蒲公英,崇尚它坚韧不拔的顽强生命力,它不择自然环境的优劣,不紧不慢地走在逐梦的路上。</p><p class="ql-block">蒲公英随处可见,极其普通平凡。它洁白的绒花随风飘荡,带着梦想,自由飞翔,充满希望。它安静的等待,随遇而安的气度,悄然无声,安贫乐道。蒲公英外表清冷孤傲,内在热血奔腾,把未来憧憬。</p><p class="ql-block">蒲公英不追名逐利,乐于奉献,笑傲江湖走天涯。它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落地生根,奉献大地朴实无华。</p><p class="ql-block">那一片片金黄色的花朵、还有渐变成白色的绒花,天然去雕饰,美若彩霞。</p><p class="ql-block">它为实现内心深处的愿望,飞过花季雨季,倔犟成长。</p><p class="ql-block">我想每一个人的人生,应该像蒲公英那样,自强不息,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回忆往事,我最难忘的是自幼受到爱国主义熏陶,非常向往部队热血青年聚首的沸腾军营生活。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是那时最大的梦想。在我知青岁月里第二个年头,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年度征兵季。</p><p class="ql-block">1976年底,冬季征兵工作拉开了序幕。我兴奋的从农村赶忙回老家,告诉父亲说我想当兵,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父亲听到我的诉求后也非常支持,他说:你的想法很好呀,到部队学习锻炼,有利于你的成长。</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政府对城市青年就业政策是,必须有上山下乡当知青这个经历,才有资格去部队当兵。或者被招工进城当工人;或者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数量太少,一般人几乎不可能);要么继续在农村广阔天地耕耘农田,等待遇机会回城。</p><p class="ql-block">那时想去当兵的人很多,用挤破头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向刚愎自用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出一幅乖巧孩子的模样,央求父亲一定要帮忙。</p><p class="ql-block">父亲对待我当兵的事非常重视,在争取到报名的指标、准备体检前,父亲联系当医生的老同学相希元叔叔说,我的孩子想到部队当兵,请老同学帮忙招呼一下。相叔叔为此专门找到县里负责体检的同志,要求分配到我将要体检的黑龙镇体检站工作,结果相叔叔真的帮上了大忙。</p><p class="ql-block">新兵体检站,临时设在黑龙镇公社一所学校里。那年冬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寒流阵阵来袭。在这样情况下,外科检查設在一个玻璃残缺不全、八下透风漏气的教室里进行。当时有的窗户只是用报纸简单糊了糊,但冬季的狂风,毫不留情地吹破了报纸,寒风灌进了整个教室里,虽然室内有烤火炉子,但放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根本无济于事。外科体检需要脱光衣服,测试每一个应征青年的蹦跳能力。由于天气太冷,冻得我瑟瑟发抖,站立不稳 。体检医生说我腿有毛病,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亏得这时相叔叔急忙叫来负责体检的军医,与他商量着再认真检查一下,经过两人一起复检,終于过关。这次若没有相叔叔辛苦帮忙,我的命运要刷新一次。</p><p class="ql-block">体检合格后,接着就是武装部政审,这些程序走完,在当年的12月底,我正式接到了入伍通知书。</p><p class="ql-block">公社把几十个应征入伍的青年新兵,集中到公社会议室开会,地方领导和接兵部队的负责人周征付营长,先后讲话鼓励大家,希望新兵到部队能够建功立业。</p><p class="ql-block">换军装前,公社还特意组织新兵到公社轧花厂洗了次澡。说实在话,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艰苦,冬天能够洗一次澡是不太容易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记得轧花厂区里澡堂子,是使用柴油机循环泵里流出的温水,澡堂里水少、人多、水温低,几十个人进去,显得拥挤不堪。不知道哪位还风趣的说,这就不错了,黑水也能洗出白萝卜,惹得大家开心的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穿上崭新的军装,兴奋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难以用文字形容。自从小时候记事以来,从来没有穿过里外全新的衣裳,更别说整套全新的军装,后来父母亲见到我穿上了刚发的军装,也高兴地夸我说帅气漂亮。</p><p class="ql-block">由于新兵要从公社乘车到县里集合,需要在县里住一夜后,次日再到市里统一乘坐火车。经过接兵领导批准,我和另外一个知青从农村,提前回到市里等待出发,这样也就有了两天时间与家里亲人相聚。</p><p class="ql-block">这两天父母忙得像过年一样,又是改善生活,又是张罗着全家人一起照相,爱心在传递,幸福在分享。拍摄的一幅幅照片,定格了那个岁月难忘的时光,至今仍然温暖着我的心房。</p><p class="ql-block">两天后我们新兵集合在火车站广场,父母和家人依依不舍地前往火车站相送,母亲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刹那间,潸然泪下,泪眼相望;坚强的父亲默默伫立在站台上,用深情的双眸凝视着我乘坐的军列,目送我这不懂事的孩子奔赴新疆......</p> <p class="ql-block">西征的蒸汽机车,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伴随着“匡铛”、“匡铛”有节奏的响声,一路奔向大西北的远方。</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运兵军列,都是闷罐车厢,几十人一起挤坐在一节车厢里。</p><p class="ql-block">为了打发时间,大家按照接兵领导的安排,把部队发的被子打开,一个挨着一个打成地铺,躺或者坐在被窝里,聊天讲故事,有的安静不语闭目养神 。</p><p class="ql-block">乘坐闷罐车厢,一路上吃喝拉撒是一个大问题。由于是临时增加的军列,总是走走停停,有时候一停就是几个小时。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走,啥时候停。漫长的旅途,使人感到倍受煎熬。</p><p class="ql-block">沿途军供站点分布不均,若停车的地方有军供站点,就能够有幸喝点热水,吃口热饭;如果军列赶不到设有军供站的地方,接兵部队提前安排有一萝筐烙饼,分发给大家充饥。这时才知道上车时,车厢里为什么放着筐饼子干粮。</p><p class="ql-block">当火车行驶到兰州时,气温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而愈来愈冷,部队开始在车厢里,给每个人都发了件军用皮大衣。再往前走,发现与我们同列火车的一部分新兵,下了火车离去,那时真的不知道要把我们拉到哪里。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够去当兵就行。</p><p class="ql-block">隔着闷罐车厢上小小的四方形窗口,放眼望去,茫茫的原野,感觉是那么的荒凉。经历了七天八夜的奔波,长途跋涉跨越六千多里的旅途,终于来到了神秘的新疆。</p><p class="ql-block">火车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后,第一印象是西北冰天雪地,冷得可是透心凉。部队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敞篷解放牌卡车,等在火车站旁边,大家还没有缓过来神,就匆匆忙忙爬上卡车,不知道又要把我们拉到什么地方。只好懵懵懂懂地听从安排,后来才知道,到达目的地叫五家渠,是新兵训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当卡车驶入训练营区时,部队还组织了老兵敲锣打鼓,列队夹道欢迎,一时间觉得还是挺温暖的。</p><p class="ql-block">来到了五家渠,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季节,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银色世界里,寒风凛冽,呵气成霜,树枝上由于雾里的水分堆积凝固,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花,随风摇曳。爱美的女生似乎格外怕冷,早已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男士们的头发、眉毛、胡子上都挂满了霜花。</p><p class="ql-block">大西北新疆的冬季,到处都是皑皑白雪,刚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寒冷、神秘、浪漫和一点点的畏惧……</p><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后,都慌忙地拿上自己的行李,跟着新兵连的班长,走进了营房。负责训练我们的新兵班长,早已经把室内的卫生整理干净,煤炉子的火焰正旺,把火墙烧得暖融融的。室温的反差,使我们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五家渠新兵连训练基地,是我们团一营的住地。营房是砖混结构住房,大概每间房有20多平方米,入住10人。睡觉的床是木板打造的大通铺,部队发给每个人一个褥子和一条毛毡。要把军绿被子和军大衣按照规定,叠成豆腐块放在铺上。</p><p class="ql-block">取暖的方式是传统的烧煤,但是这里取暖的方法,还真的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烧火墙。其办法是在室内用土坯,砌成上下往复的烟道,最后连接烟囱,把烟气排放出来。这个取暖方式虽然比较原始,但是效果不错。火炉持续添煤燃烧,火墙散发出的温度,在室内最高能够达到20度以上。每天的喝水、洗脸等生活用水都靠它来解决。晚上睡觉前,还可以把大头鞋里潮湿的鞋垫,放在火墙上烤干燥,这样穿上更加舒服些。</p> <p class="ql-block">新兵入伍后拍照的第一张照片,留下了青春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五家渠八一俱乐部,没有被拆除前的照片,米黄色的墙壁,前苏联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家渠这个地方,对我来说真有点不解之缘。当新兵的时候,第一次跨入新疆这片热土,就是五家渠。那时在新兵连训练三个月,虽然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到了乌鲁木齐警备区的军营,但在第二年,我又回来到团一营农场(五家渠)挖大渠(排碱沟)一个月;第三年参加轮训队(教导队)在五家渠培训两个月。在三个年头中,合计有六个月时间,在五家渠这个地方工作生活,真是一生中难以忘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记得七十年代,五家渠街区非常小,基本上就一条热闹一点的街道,好像是现在的人民路。这里是新兵星期天最喜欢去的地方,到邮电所给老家亲人发送信件、到商店里逛逛,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就是农六师的八一俱乐部,可以说是五家渠的地标建筑。刚到五家渠的时候,农六师领导还在俱乐部安排了一场,对我们新入伍军人的慰问演出活动。子弟学校的师生们精彩表演了,《洪湖水浪打浪》等经典歌曲,唤起了沉淀的回忆。还有漂亮的苏联建筑风格八一俱乐部,一直都留在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但我最近才知道,五家渠八一俱乐部已经在2001年被拆除,闻悉此消息,令人扼腕叹息。现在的五家渠市文化广场中心,三角火炬的地方,就是原八一俱乐部旧址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八一俱乐部是1957年上半年,由时任农六师师长郑云彪,副师长姜胜、韩吉隆,政治部主任赵予征等集体研究决定修建的。那时资金紧缺,运输困难,一切都靠自己动手,到南山伐木,靠马车爬犁运木料,靠自己烧砖施工。</p><p class="ql-block">那时,每逢节假日,八一俱乐部张灯结彩,歌声飞扬,成为五家渠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凡到五家渠来的客人,都要到八一俱乐部转一圈,不少人还在门前留影纪念。</p><p class="ql-block">八一俱乐部曾经是,农六师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六师的各种重要大会,都在俱乐部召开;放电影和各种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也在八一俱乐部举行。八一俱乐部,给六师职工群众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博格达在蒙古语里是“神山”、“圣山”、“灵山”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在经过汇操、实弹射击、投掷一枚手榴弹等考核后圆满结束。每个同志都面临着,入伍后分配到哪里的选择。</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新兵连全体携带行李,集合在操场上,由团军务股,宣布新兵分配名单。有的同志幸运被分配到团部(司、政、后)以及直属的警通连、机炮连、卫生队、汽车排、修理所等团属单位。其他同志则按照新兵连班次顺序点名,配属到团里的三个营里。其中,一营住训在五家渠(原疆字906现役团营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二营(原疆字915部队)住训在乌市东后街43号(后来改为91号),任务是负责日常市面警备执勤,白天纠察军人的军容风纪,夜晚治安巡逻。 三营是自治区重点部位警卫。七连住训自治区政府,担负自治区政府及市政府的警卫任务;营部及八连住训地在延安宾馆,负责安保勤务;九连住训在自治区委大院,负责警卫任务。</p><p class="ql-block">我背起背包,来到了警备区四团二营五连,乌鲁木齐市东后街的军营驻地。新兵下到老兵连队,这也是入伍后一个新的起点。我满怀激情和期待地走进了乌鲁木齐,这个可爱的第二故乡,准备迎接部队新的任务和挑战。</p><p class="ql-block">初来乍到,不论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和好奇,特别是被这里西域风光所着迷。早晨,灿烂的阳光普照着乌市这片,神奇而又充满活力的大地,站在营区向东方极目远望眺,几十公里外天山山巅的雪峰立刻映入眼帘。天山东段最高的山峰博格达峰,傲然矗立在乌鲁木齐的东方。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顶 ,冰川积雪终年不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老兵连队里的老战友新朋友,他们有的来自边疆,有的来自内地,大家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战友们除了内地的河南、山西、四川、湖南等不同省份外,新疆的战友也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吐鲁番市鄯善县的維族战友白克力,他的家乡是著名的葡萄产地;哈密地区的战友依力哈木,他们家乡的哈密瓜,格外诱人甜蜜;还有家是库尔勒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友,那里闻名遐迩的库尔勒香梨酥脆香甜。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疆喀什的战友艾哈买提,他的军事技术在连队最好,班用机枪的射击成绩总是数第一。连队的战友们,为了保卫国家、建设边疆,聚首一起,从而又成了我的战友和好兄弟。</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警备区,负责城市治安巡逻和党政领导机关警卫工作。我们经常执勤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耳边时不时传来听不懂的维语,还有那满眼西域的风情。</p><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服装与内地有很大差异,感到好奇的是,这里维吾尔等民族妇女,一年四季穿裙子、长筒袜、长筒靴子,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是日常生活的标配。这些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服饰,给我这个内地来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妇女们喜欢戴头巾,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遮挡、抵御大风扬尘天气里的风沙。</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每年的春夏和夏秋之交季节,会经常遇到大风扬尘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有遮天蔽日的沙尘来袭。若在这个时间段执勤,会被糟糕的滚滚风尘,吹得沙尘满面,眼睛角、耳朵、鼻腔里也钻入不少细尘,必须认真清洗几遍。</p><p class="ql-block">分到老兵连队后没有几个月,连队领导考虑到我是城市兵,应该先去艰苦的地方锻炼。于是就让我到离乌鲁木齐七十公里外的南山深处,一个叫庙尔沟的地方去为连队放羊 。</p><p class="ql-block">接到连队领导的指示后,我马上又背起背包,由一位老兵带着我赶赴天山深处牧羊。记得那天从乌鲁木齐出发,搭乘野战部队五师的班车,奔向南山牧羊的地方。但部队的班车只到庙尔沟师部,离我们连队的牧羊场地黑沟,还有将近三十多里远。</p><p class="ql-block">四川籍老兵付班长和我一起,沿着崎岖的山路,且我还要背着行李负重前行,一直步行到天黑,才赶到目的地黑沟。</p><p class="ql-block">去黑沟的途中,只见沿途两侧山势陡峭,谷底清澈的河水流淌,四周起伏的群山上,一片片原始森林和草原牧场,这在城市里,是难得一睹的美景。</p><p class="ql-block">尽管一路上风景如画,但由于途中辛苦跋涉,好的心境逐步被疲劳所代替,累得我汗流浃背、腿疼脚肿,到了晚上才发现脚趾甲盖里面,都是紫黑色的淤血,经过好长时间才慢慢痊愈。</p><p class="ql-block">在大山深处,我们住的房子是就地取材,用原木搭建的住房里,依然飘逸着淡淡的松木清香。其实,在天山牧羊并不是那么辛苦。每天早晨只需要把羊圈打开,羊群就会主动出圈,在附近的山坡悠闲吃草,到了晚上羊儿就知道自己走回来。这时候需要数一数羊群,看是不是都回来了。另外再给它们加点餐,撒一些食用盐和玉米等饲料,这样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p><p class="ql-block">偶然遇到风雨天,羊群为了避雨,总是躲在松树林里不肯回来,这时才需要爬上山坡,走进树林里寻找,并且要认真数清,羊儿是否全部都被找回来 。这个过程比较辛苦复杂,而且是一种责任。</p><p class="ql-block">那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寂寞。 历时五个月的放羊生活中,时刻把父母思念,然而自己身居深山,接一封信都靠附近野战五师警卫连的老乡带转,一个月也不一定能够收上。父母更是牵肠挂肚,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部队过得怎么样。苦闷无奈之际,我试着把自己在山上工作学习的感想和收获,写出来向连队领导汇报。经过几次辗转书面联系,连里负责共青团工作的范殿洲付指导员,发现我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还有吃苦耐劳的先进的思想 。于是他在连队里号召战友们向我学习,是他鼓励着我战胜困难,到现在也非常感激他的真心相助。</p> <p class="ql-block">新疆著名的旅游景区,风景如画的南山牧场,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牧羊的黑沟,隔山相望的是乌鲁木齐县东风公社,现在的名字叫干沟乡。主要由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在这里居住 ,1960年成立东风公社,1983年设干沟乡,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民族区域。</p><p class="ql-block">我和另外两个湖南兵一起为连队牧羊时,与附近的哈萨克牧民朋友在平日接触中,逐步熟络起来,有时哈萨克牧民会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做客 。</p><p class="ql-block">哈族牧民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一般来说都会讲一些常用的普通话。每当我们走进他们洁白的毛毡帐房,哈族朋友就会亲热地拿出酸奶酪、烤馕,烧一壶热腾腾的奶茶,递上莫盒烟让我们分享,亲切友善得像自己的亲人一样。</p><p class="ql-block">同时哈族朋友家庭里,非常讲究生活品味,帐房墙上挂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真丝壁毯,地面上铺着漂亮的地毯。其实最引起我关注的是,帐房里摆放的那付马鞍。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得知,这付马鞍是用上乘的皮革制成,然后用白银镶嵌出华丽的图案,具有很强的使用和收藏价值。主人笑着介绍说,这是他和媳妇结婚时,娘家陪送的珍贵礼物,女主人点头称是,且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哈萨克族朋友,一般都有固定的住房,但是仍然保持着牧民大转场放牧的习俗。随着四季的变换,牧民离开冬季草场向夏季草场迁移,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迁徙。牧民年复一年地上演着牲畜转场的民俗画面,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衍生出极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p><p class="ql-block">每到转场季节,牧民们骑马赶牛驮着行囊,逐放着畜群,举家长途跋涉。赶羊洗澡、给羊治病都是转场过程中必须做的事情。他们的大人小孩都会骑马,俗称马背上的民族。有条件的家庭,妇女和孩子会事先坐上转场牛车,拉上瘦弱病畜提前赶到目的地安营扎寨;而男人们则赶着畜群,驮着全部家当,浩浩荡荡边放牧边徐徐前行,晚上走到哪儿,便在哪儿宿营。</p><p class="ql-block">到南山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发现这里是一个迷人的地方。 南山的黑沟谷静幽深,两侧山谷底雪山之水源远流长 。四周为原始森林,山路蜿蜒曲折。山上的牧草茂盛,一直到索尔巴斯陶达坂,这里是美丽的高山牧场。</p><p class="ql-block">登上山巅,黑沟别样的风光便展现在眼前。在山顶极目远望,气势磅礴的天山山脉,重峦叠嶂。远处天山的雪山,墨色的山影连绵起伏,高山与草原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山的阴坡是茂密的云杉林,树木高大挺拔,林地密密匝匝,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和珍禽,其中以盘羊、马鹿、狍子、旱獭最为常见。</p><p class="ql-block">我来到黑沟时,适逢五、六月间,草原上一片花香,红、黄、兰、白、紫各色山花齐放,形成美丽的五色草甸绚烂多彩。</p><p class="ql-block">走进黑沟真有点飘然世外的感觉,远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近处牛羊吃草缓缓移动,尽显田园牧歌牧浪漫景色。美丽的雪山、松林、草原、河流浑然一体,展现出典型的天山风光特色。</p><p class="ql-block">后来了解到,自己曾经放羊的地方,现在早已是新疆的旅游胜地。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南山牛羊成群的牧场,山顶终年不化的白雪,以及使人着迷的纯自然原生态景象。</p><p class="ql-block">回想起刚到黑沟,只知道孤独、寂寞、不开心,却不知道去欣赏、珍惜这个难得的地方。若干年以后才明白,原来这是我的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五个月以后,连队通知让我回到乌鲁木齐,继续执勤站岗。</p> <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是武警部队的前身,八二年以前,当时还没有成立武警部队,所以像治安巡逻、自治区的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以及自治区党政机关驻地的警卫勤务、纠察军容风纪等执勤任务,都是由警备区的部队承担。</p><p class="ql-block">具体说我们连队的任务就是,在市区内重要部位进行执勤、训练、巡逻。新兵刚下老兵连队,一方面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刻苦努力进行军事技术训练。特别是作为一个新同志,每天除了按照连队训练计划进行操课外,还要勤奋地干好细小工作,比如打水、扫地、业余时间去炊事班帮厨等等,这些看起来很平凡的生活小事,其实连队干部和老兵都在不经意间看着你,生活的点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训练内容,主要是擒拿格斗、捕俘拳、队列、刺杀、投弹、单双杠等军体课目。训练计划是先易后难,新兵的体能训练亦是前期的基础和重点。</p><p class="ql-block">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一起当兵的一个战友,他人比较实在,训练中也是勤奋好学,但是训练课目就是不达标。投弹只能投二三十米,勉强及格,俯卧撑做不了几个,单杠引体向上、第二练习卷体收腹单力臂,他做这个动作时腿弹来蹬去,胳膊苦是撑不上去。最悲催的是这个战友刚到老兵连队时,就发生了一起枪弹走火事件,到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感到非常后怕。</p><p class="ql-block">那时连队每天都要按照值勤方案,分别派出数个三人一组的治安巡逻小队,按照规定的值勤线路,携带武器装备,在市内进行治安巡逻。有一天,战友的副班长违规在冲锋枪里装上了实弹匣,然后这位副班长把冲锋枪放在自己的铺上,到厕所方便去了。也就在等待出去巡逻的时候,新兵战友出于好奇,他不知道装有实弹,拿起了冲锋枪就拉开了枪机,同时扣动扳机,“突、突、突”,三发子弹射了出去,侥幸的是没有伤到任何人,只是射进了房顶的墙角里。出事后连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对其行政警告处分,那时候,这个战友的心情一落千丈 。</p><p class="ql-block">但是有一些事情,看起来是坏事,其实能够吸取教训,也是一种好事。这个战友在刚出事后,整个人像霜打了一样,一蹶不振。然而,从那段时间过后,同志们发现他总是提前起床,每天早晨起来坚持打扫连队厕所卫生,这样一干就是一年。在年终总结評奖时,按照过去惯例,一般都是在炊事班、或者喂猪、种菜等后勤服务岗位的同志,立功受奖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平时大家都是值勤训练,摸爬滚打,好像看不到谁最优秀,同志们的目光同时投向了这位吃苦耐劳的战友,最后连队里仅仅一个三等功的荣誉,奖励给了这位笨鸟先飞的人。</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简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乌鲁木齐城市的地标红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日常执勤训练以外,警备区临时勤务也是异常繁重 。因为乌鲁木齐的地窝堡国际机场,是我国通往中东及欧美地区的必经之路。比如那时国家领导人先后两次来到新疆,并且下榻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延安路662号的边疆宾馆(延安宾馆)。国家领导人在新疆期间,前往乌鲁木齐的南山牧场风景区视察,沿途的警卫任务,都是由警备区承担。同时还分别在南山和宾馆驻地,亲切地与我们警备区的警卫战士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另一个重要警卫任务是,美国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他在访问我国途中,在新疆作短暂停留,并且到新疆著名的风景区,天山的天池参观游览。我们警备区的战士们有幸到那里执勤,确实感到天池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是著名的避暑和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其实,到新疆的国内外领导人还有很多,记得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毕兰德拉,携夫人前往哈瓦那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路过新疆并且到自治区博物馆参观。那时感觉他们的服装很特别,国王夫人身披莎丽,额头上抹着茱砂,衣袂飘飘。特别是那双后跟足有十公分的圆柱形高跟鞋,当时在国内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能够穿皮鞋的人就比较少,平民百姓的服装,还是一片黑灰蓝的海洋 。</p><p class="ql-block">在自治区党政机关,一些重要会议召开的地方,也留下了我们警备区战友们的足迹。记得那年刘震将军,还在新疆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时候,刘司令员以及自治区书记汪峰、主席赛福鼎在新疆昆仑宾馆出席会议 ,我们警备区奉命前去八楼执勤。</p><p class="ql-block">那时当我们来到昆仑宾馆,在和那里的工作人员闲聊时了解到,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始建于1959年,因楼高八层,是当时乌鲁木齐市最高建筑,也是首府地标建筑,故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八楼”并流传至今。昆仑宾馆是自治区重要会议、重大政治活动的中心和对外接待的窗口。那里的建筑气势恢宏,设备上乘。我的新兵战友,才去执勤时也闹出了一些笑话。他来自农村,过去像这样高大上的高级宾馆,从来没有进去过,当他走到八楼大厅的旋转门口时,站在那里干急进不去,后来才知道,他觉得应该在旋转门停下来后再进入,结果旋转门就是不停止转动,尴尬的等了半天,主要是不了解旋转门的工作原理。所以说执勤时候,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p><p class="ql-block">在紧张有序的执勤训练中,我迎来了一件十分高兴,同时又感到胆怯畏难的事情。这就是在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上级领导给我所在的连队,分配了一名个参加高考指标,在范殿洲付指导员的鼎力推荐下,连队领导权衡再三,决定让我去参加考试。矛盾的心理,使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那时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文化程度基础太差;其次是时间紧、复习的任务重;再者是没有学习资料,更没有参加任何高考辅导班,且只有不足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面对重重困难,怎么办?这时最使我感激的,首先是我的付连长郭万堂,他把暂时空闲的婚房借给我使用,因为连队里的大通铺确实不适应学习。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得知情况后,迅速寄过来了一卷复习资料。就这样在盲人瞎马的状态下,自己关起门来,与外界社会没有任何沟通,进行着所谓的复习。其实复习的内容都是全新的课程,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的高中生,文化课都没有学成。考试成绩出来后差十来分入线,结果是名落孙山。但我觉得到这次考试虽然失败了,却为我以后的高考考试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1979年,随着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进行,在边疆地区的战时气氛也很紧张 。记得那时上级首长要求,立即进行应急预案训练,明确战时的任务和重点。连队按照上级指示,在东山公墓附近,设定了反坦克靶场,要求班长以上的干部、战士,每人必须使用四零火箭筒打一发火箭弹。接着又组织进行了夜间射击,战术技能训练。另外还组织实施了几次紧急集合,检验战时城市管控执行力以及措施的落实情况。</p><p class="ql-block">在不断强化训练的同时,团里又组织实施了贯彻落实北京军区行管二十条,岗位大练兵活动。</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我从五连,调整到了六连当文书。我在全团的军械员兼文书大比武竞赛中,一举取得了第一名好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p><p class="ql-block">这次荣誉的获得,也确实来之不易。因为考核比赛的内容都是有一定难度,比如全连百十号人的详细的家庭通讯地址、每个人的血型、使用武器的后四位数码和武器类型,这些都必须牢记在心里,考核人员随机抽查,必须准确的有问必答。</p><p class="ql-block">难度最大的是常用装备五四式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朦着眼睛进行分解结合,如果不下功夫去反复练习,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的。</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国际大巴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做好乌市重大安保勤务工作的同时,平时还要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正常执勤训练。</p><p class="ql-block">根据乌鲁木齐城市情况,我们的值勤范围分别是在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每天都要按照规定的执勤路线,穿行于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执勤巡逻,保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在执勤的路上,也经常把乌鲁木齐市的美景欣赏。特别是乌鲁木齐二道桥附近街道两旁,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诱人的地方特色美食、身穿民族服装的美女,组成了一道靓丽的西域城市风景线。后来,这一切都成了忘却不了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初期的乌鲁木齐市,在我印象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小十字、大十字、二道桥、红旗路百花村、天山大厦、红山商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是红山斜对面的人民公园、南门体育场。</p><p class="ql-block">经了解这些年来,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像一个俊秀的少女,变得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是一个浪漫之都、美食之都、梦幻之都。是我成长的地方,更是我终身难忘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到数年后,我从部队回到地⽅⼯作,军⼈情结依然在⼼间。⽆论是出差或者是去旅⾏,我总喜欢背着部队⾥那墨绿⾊的军⽤⽔壶,装上⼀壶凉⽩开,携带在身上。那是军旅⽣涯的记念,也是最佳的饮料,更是挥之不去的念想。</p><p class="ql-block">⼏年前,机关组织外出学习,我随同事⼀起到⾰命圣地井冈⼭接受红⾊教育,登上慕名已久的井冈⼭,⾛进了我军诞⽣的红⾊摇篮。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介绍,⼀下⼦把我们带回到了⼈⺠军队创建时期。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井冈⼭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听到了共产党领导⼈⺠军队,响彻云霄的战⽃号⻆和⻩洋界上隆隆的枪炮声;好像看到了那永不退⾊的战旗还在猎猎飘扬。⼀件件珍贵的⽼式军装、枪炮等⽂物,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使⼈的⼼灵深受触动。</p><p class="ql-block">更使我感到仰慕不已的是,展览馆⾥展出的我军,五五式⾸次实⾏军衔制度的军衔实物,以及⼋⼋年恢复军衔等级制度的军衔实物展板。整整两个板⾯,从元帅到⼠兵的军衔,将星灿烂,我忍不住凝眸端祥了很久,看了⼜看,久久不愿挪步。这⼀切都彰显出我们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进程和改⾰中的不断进步变化,在我的脑海⾥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每次前往北京,军事博物馆是我必去的地⽅。特别是去年,我在朋友的帮助下,不仅⼜去了⼀次军博,同时还参观了坦克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通过参观,进⼀步增强了⾃⼰的国防观念,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总是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抚今追昔,历史的天空,⻅证了我们国防事业的发展。从⼩⽶加步枪,到现代化的海陆空装备以及先进导弹的列装,保障着中华⺠族⾛向繁荣富强。沧海横流,⽅显英雄本⾊。⼈⺠军队从⼩到⼤、从弱到强,成为共和国之盾,从⽽使祖国⾃豪地屹⽴于世界⺠族之林。</p><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个军事铁粉。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到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波斯湾霍尔⽊兹危机;我国南海⻛云,钓⻥岛主权维护,台海两岸关系,这些都是我经常上⽹搜索关注的焦点,并且也是我与好友交流互动的内容。⼈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p><p class="ql-block">今天,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能够亲眼⽬睹我国的海陆空三军装备,已经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歼20隐形战⽃机、预警机、新型导弹、陆战坦克、航空⺟舰以及其它具有世界先进⽔平的武器装备,先后列装到⼈⺠解放军的战⽃序列。</p><p class="ql-block">同时,随着卫星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侦察、导航、定位技术等⽅⾯的应⽤,⼈⺠军队更是如⻁添翼,⾛到了世界的前列。为维护国家领⼟主权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