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老年大学太极班每年暑期期间,都会组织大家游乐于山水之间。由于去年疫情的控制,大家憋住了二年的时光,忍不住趁当前疫情和缓之际,在班长和班委们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近五十人的团队乘大巴,历经5个多小时到达浙江桐庐县卢茨山村。 桐庐卢茨村是一个移民村,这里的村民原来居住在1公里外的小山村里,后来因修建水库大坝,在政府的安排下迁徙到现在的卢茨村。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临水而居,择水而憩的生活习俗,卢茨村也是如此,一条芦溪绕村而过,给卢茨村平添了不少生气和灵气。 山区的溪和河往往是混淆不清的,雨水多的时候溪里充满了水则成了河。而久雨不下时则河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的鹅卵石时则成了溪,久旱无雨时只有少许上游的山泉之水从河滩裸露的卵石中潺潺流过。 <p class="ql-block"> 政府在卢茨村的新建过程中对河道进行了规划,修建了好几条拦水坝,使得临村的河道里碧水成河,村里在不长的河道里还开展了游船娱乐项目,既满足了游客们的休闲娱乐的愿望,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p> 现在的卢茨村的经济发展主要是来源于农家乐,到处都是规模不等的农家乐和满足外来游客需求的相关产业。 <p class="ql-block"> 在河面上修建的拦水坝和吊桥成为孩子和家长们游玩的好地方,不是很深的河水也成了天然的游泳池。过了吊桥后的河道蜿蜒前行5公里后就汇入了锦绣的富春江了。</p> 沐浴在晨光之下的太极拳爱好者们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一展雄姿。 结伴而来的太极拳爱好者们年龄各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代、四代同堂,所以晨练的太极拳爱好者也是一一结伴而练,各展各的领悟和拳风。 切磋、交流、观摩! 年近九十岁的老太劲头不输当年,仍然兴致勃勃的和大家一起有板有眼的打起来太极拳。 桃李满校园的老师笑容可掬的看着大家在操练,不时的指点大家。 ”白云源“是桐庐富春江新开发的一处新的景点,目前开发的只是一条峡谷而已。 由于峡谷幽深而长,景区内设置了二段景区游览车接送。 峡谷里的主要景色不外乎溪、潭、林木、栈道,游客们可以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享受着峡谷内的清凉和清新的空气。 “山无水则不活,山不转而水转”,所以名山大川都少不了水的滋养和灵气,比如黄果树瀑布如果没有那条壮丽而震撼的瀑布,还会有那么多中外游客吗。 瀑布在地理上称“跌水”,因山势和高度的不同赋予了瀑布不同的形态,白色而富有生气的瀑布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眼前这条由拦水坝而形成的瀑布一旦进入大家的眼帘后,老老少少不约而同的来到瀑布前寻找自己理想的位置而留影。 这条峡谷的最大的亮点也就是来自峡谷高山深处飞流直下的瀑布了,它给人一种多姿多彩而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壮美。 几位女游友在清澈的泉水中嬉戏,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幽谷见兰香“远离凡尘的感觉。 在旅途中见到最多的就是挂在脸上的笑容,远离城市喧嚣的环境而来到空山幽谷的山林之中,无不发出来自内心的喜悦。 瀑布、溪水、红叶、绿意共同构建了自然和谐之美。 经过二次景区游览车的摆渡就来到了峡谷最高处,也就是最壮观的大龙门瀑布了。远远望去,瀑布从峡谷绝壁之上的狭缝内突然奔流直下,中途扭动身姿,下端如同少女美丽的裙摆,飘然在深潭之中。 可惜!只要再增加一个人就成了“七仙女”了。 严子陵钓台也是富春江边一个著名的景点,因为我已经去过二次了,也就没有去了。自然也就未能拍摄一些照片了,只能拿游友拍摄的集体照和其他照片凑个数了。 瑶琳仙境是桐庐开发比较早的溶洞景观,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溶洞景观之一。我也是数十年年前曾经来过这里,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今天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上一次来的时候,没有相机,更没有这个年代人人都有的的手机。所以游览了瑶琳仙境之后,留下的只是脑子里越来越模糊的记忆。这次带了相机和三脚架,准备照点好的景色,弥补上一次的遗憾。 溶洞里历经千万年造就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溶洞内各色灯光则赋予了造型各异钟乳石的生气和活力。 <p class="ql-block">“千年一吻”溶洞奇观</p> 和前次的游览的感觉就是洞中的景色依然如故,只是灯光比以前更加耀眼了。 石舍村是也是一个环山包绕,临溪而居的小山村,一条卢茨溪环村而过。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和临水的古村落,给人一种恬静、凉爽而充满绿意的世外桃园的感觉。大家都在想,如果在这里度过炎热的夏天一定是非常惬意的。 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的冲击下,这种用古法“干打磊”造就的泥胚小屋就是在农村也是不多见了。 没有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还有如此保存较好完好的明清徽墙和古建筑,这也是当地旅游部门竭力推荐给游客的文化古村落名片的原由。<div> 这里临近上海,每到夏天,不少上海人开着车带着夫人和孩子到这里度夏。纷至沓来的游客拉动了这里的旅游经济,也抬高了这里农家乐的房价,价格不菲的房价打消了我带朋友到这里游玩的愿望。</div> 卯坪村也是一个临溪而居的古村落。宋代胡国瑞走出了这个村落,到临近退休时已经身居高位,任中大夫、吏部左侍郎。告老还乡后致力于家乡的建设,其村落能发展到今天也得益于他的开明和大义。目前卯坪村比较完好的保护了像“胡氏宗祠、文安楼”这样一批的明清古建筑。正因为这个村落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承,促进了村子里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村子里许多农家乐的发展。 卢茨溪到了这里被两道拦水坝截流而形成了比较宽阔的河面,桥头的参天古树、古桥、碧波荡漾的河水交相辉映,和谐的生态之美跃然而出。 昔日的文昌阁已经变成了生活馆了,文昌阁的右侧就是村里的“胡氏宗祠”,可惜大门紧锁,未能见其历史的沧桑。 青石和鹅卵石铺就的古街道两旁,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建筑和马头墙林立,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就可以想象到当年这个古村落的如何兴旺。 在古时候,人们在建设民居和商铺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是因地制宜,这个保存完好的徽墙和鹅卵石堆砌而成的明清古民居就是一部最好的古建筑文化的传承。 古建筑“五朝门”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留给大家的记忆是欢快的,山水之景仍然历历在目。为了给大家更好的回味旅途的快乐和山水之情,还是做一个相册给大家留个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