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武夷,心向往之

刍荛翁

<h3>  武夷山水甲东南。<br>  在我看来,拥有“双世遗”金字招牌的武夷山,完全可以比肩“五岳”!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动植物资源,厚重的文化历史,饮誉海内外的武夷岩茶,是它比肩“五岳”的硬实力!我向往武夷山肇始于童年,源于一幅“江山如此多娇”宣传画。<br>  壬寅荷月,上级工会组织部分教职员工到武夷山疗休养,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分子,遂了几十年的夙愿。</h3> <h3>  一、茶都茶世界,无处不馨香<br>  我们假道江西,驱车千里,一路欢歌,快意逍遥!<br>  进入武夷山之境,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山如何如何奇,水如何如何秀,而是茶!这是到处都是茶!路两旁的山坡、农田,凡是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上了茶,一垄垄,一畦畦,整整齐齐,油绿油绿!我们下榻的酒店,沿街的商店鳞次栉比,无店不卖茶,品种之丰,数量之巨,令人咋舌!真是一个茶的世界!</h3> <h3>  观此景象,不禁情思涌动,赋得一词:<br> 浣溪沙•印象武夷山<br>  漫步武夷两眼花。山城无处不岩茶。茶都美誉冠中华。 肉桂飘香行万里,红袍寻韵入千家。尘心可滤啜新芽。<br></h3> <h3> 二、漫步下梅村,古韵扑面来<br> 枕水人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千年不竭的小河,漂浮的竹筏,沿街的美人靠,让我们想象得到当年的繁华。</h3> <h3>  显赫家族——邹氏宗祠</h3> <h3>  下梅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座从隋唐一路走过来的古老村落。精明的晋商用他们的慧眼发现了下梅村的商机——茶!由是,络绎不绝的车马把下梅村与中原、塞外、乃至西亚、中亚联系起来,走出了另一条茶马古道!武夷岩茶,让晋商的腰包越来越鼓,也让下梅村人越来越富!房屋高大起来了,街道热闹起来了,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看那些美人靠,不知当年坐着些什么人?不知他们是在看风景还是聊天搭讪?</h3> <h3>  厚重历史犹存,当年繁华不再!今日的下梅,更多的是游人拍照留念的场所!英雄也有迟暮,繁花也会凋零!这是不是一个千年魔咒?心有感触,填拙词一阙:<br>  满庭芳•武夷山下梅村寻古<br>  枕水人家,膏腴之地,追寻过去风烟。小街漫步,思绪越千年。多少春秋冬夏,铅华尽,旧迹连连。庭前石,斑斑足印,那个是先贤。 好山多好水,名茶深巷,富贾争传。载不动,行舟数里绵延。一任馨香送远,衣锦绣,设戏张筵。如今是,美人不再,游客自流连。<br><br> <br>  </h3> <h3><br>  <br>  三、勇攀天游峰,合掌拜彭祖<br>  天游峰之高险,在武夷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中首屈一指。说是山峰,其实是一块巨石,海拔408米,宽600多米,有“亚洲第一巨石”之称。游客想要登上这块巨石,观看更美的风景,需要有很好的体力爬上1000个石阶。石级迂回曲折,远望如天梯,那些穿着各色衣衫的人儿犹如蚂蚁般在钢绳上蠕动。天游峰的海拔不是很高,但如果你运气佳的话,刚好遇上雨过天晴,白色的云雾弥漫整个山谷的的时候,爬过1000级台阶,成功登上封顶,你就可以看到云海舞动,俯瞰巨石下的九曲溪,仿佛置身于变幻莫测的仙境一般。游客上下天游峰基本需要半天的时间,所以在当地有&quot;一块石头玩半天&quot;的说法。</h3> <h3>  天游峰是有灵性的。峰的右边近乎垂直的岩壁上,一股活水从天而泻,细如马尾,状若漱玉。由是,水养着的峰岩,便有了几分灵性,有了丝丝生命。</h3> <h3>  天游峰是有仙气的。相传彭祖为避殷王追杀,与采女一道离开殷都,到了福建名山碧水之间隐修,并带着两个儿子彭武、彭夷,开山拓土,住于幔亭峰下,遁迹养生。武夷山由此得名。峰顶的天游阁,便供奉着这位老神仙。</h3> <h3>  我们耗尽体力,流干汗水,不惜以腰酸疼腿抽筋的代价,最终登上了峰顶。虽然没有遇到云海舞动,但眼前丹崖叠翠,遥望远处群峰簇拥,俯瞰巨石之下迂回的九曲溪,顿时有“无限峰光在险峰”之感,随后占得《踏莎行•登武夷天游峰》一阙,以作纪念:<br>  秀水流青,层岩泛赤。开山老祖谁人识。山高万仞与云齐,登攀幸有天梯立。 足颤如筛,心慌似役。汗珠雨下通身湿。洞天福地拜神仙,清风飒爽观光客。<br>  </h3> <h3>  我们自然是凡夫俗子,也不指望神仙能给我们什么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仙丹。望拜了养生始祖彭祖后,我们从后山沿路而下。两边峭壁上的摩崖石刻琳瑯满目。这些朱红色石刻异常醒目,或楷或隶,或大或小,或气势磅礴,或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成了武夷山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厚实了武夷山的文化底蕴。<br><br></h3> <h3>遍布山路两边的摩崖石刻。</h3> <h3>  四、畅游九曲溪,心花随舟放<br>  九曲溪是武夷山人民的母亲河,是一条圣洁的河,更是一条充满柔情、富有灵性的河。河道弯曲。很难想象,区区二三十里长的河道,竟然有九曲十八弯!它是怎么做到的?它是为了使你不至于一眼望尽武夷美景而故意这样弯弯曲曲的吗?江水清澈,浅处见底,深处如玉;群鱼任性,逐舟而游,或聚或散,或潜或浮。是游人在戏弄游鱼,还是游鱼在逗弄游人?</h3> <h3>  清溪两岸,丹崖耸峙;竹摇凤尾,清风徐徐。我们安坐竹椅,目不暇接;艄公轻点竹篙,漫聊典故。放舟九曲溪,突然情不自禁地放声唱了起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h3> <h3>  时不时江中露出三两块奇形怪状的礁石,或像出水的乌龟,或像潜行的鳄鱼,或像悉尼歌剧院……反正任你怎样想象都行。</h3> <h3>  有着3800年历史的悬棺。这些悬棺距水面几十米高,武夷山的先人是如何把它们葬在这么高的悬崖上的呢?</h3> <h3>  五、瞻望大红袍,遥思茶祖宗<br>  有诗曰:<br>半是天晴半是阴,茶王偏爱涧坑深。<br>丹崖雨滴青云梦,但得亲闻愿抚琴。<br>  这是六株大红袍母树。四百年来,它凭着顽强的意志,扎根崖壁,聚日月之精、雨露之花,形成了独一无二、无人可及的馨香茶韵,成为王,成为圣,成为封建帝王独享的贡品,也成为我大中国与他国交往的无比珍贵礼品!<br></h3> <h3>怀着崇敬之情,不远千里前来瞻仰大红袍母树。</h3> <h3>  岩茶喜阴。武夷山的许多坑涧成为了大红袍、肉桂、水仙的伊甸乐园。</h3> <h3>  “不见天”这十来株茶树,也是尊贵无比的哟!</h3> <h3>六、炼狱一线天,虎啸登高岩<br>有诗云:<br>自然伟力大无边,裂石开山巨斧悬。<br>罅隙难穿腰细细,岩房可望蝠跹跹。<br>蛇行裹足心头颤,攀蹑蜷身意念坚。<br>屏息凝神知奋激,沉沉一线镜青天。<br>  武夷山一线天长将近二百米,高十数丈,窄处不过尺。在高大雄伟的山岩上劈出这么有气势的缝隙,不得不敬畏自然之伟力。洞内阴森潮湿,蝙蝠翻飞,空气浑浊。过一线天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炼狱。</h3> <h3>虎啸岩山势高耸,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历来是强人落草之地。“好汉坡”“集云关”“半入云”残迹尚存。</h3> <h3>  不登虎啸岩,怎能算好汉!</h3> <h3>  遥望玉女峰<br>虞美人•多情玉女峰<br>  婷婷玉立身腰细,黛发簪高髻,任由碧水映千秋,只愿与君朝夕、泛轻舟。 可怜弱女相思苦,咫尺难相诉。大王何日施神功,移得眼前乱石、并双峰。<br><br>  </h3> <h3>  气魄雄伟的大王峰</h3> <h3>万丈高崖——水帘洞</h3> <h3>  这水帘洞下方是一口方塘,不大,也不深,水很清澈。传说朱子当年在此穷究理学,得半亩方塘启发,逐得一诗:<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r>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h3> <h3>上面是三贤祠,下端是半亩方塘。有意思!</h3> <h3>  红尘中人,终日奔忙。张弛有度,方为妙理。五天的行程,疲乏了肌肤,酸疼了腰脚,但洗涤了心尘,舒缓了神经。在武夷山,我们发现了美,找到了诗,看到了远方!<br>  让我用一首长诗结束美篇吧!<br> 畅游武夷终难忘<br>向慕武夷数十年,难为今日遇机缘。<br>乘车千里欢歌路,快意逍遥乐似仙。<br>武夷山水甲东南,造化神奇自不凡。<br>印象红袍奇幻彩,摩崖石刻见高岩。<br>天游壁陡路悬空,彭祖开山不朽功。<br>吾辈登攀凭勇气,筋骨得练劲如松。<br>竹摇凤尾借轻风,筏入清流九曲通。<br>奇石踞江岩似壁,皇冠丹翠大王峰。<br>水帘洞外耸高崖,瀑水成帘最是奇。<br>仰慕三贤行顶礼,穷究理学后人师。<br>茶都无处不兴茶,肉桂红袍处处家。<br>陆羽如能亲历此,茗香醉倒忘天涯。<br>沉沉细线夹崖边,手足无闲步不前。<br>岩壁压来如炼狱,盈盈一尺合双肩。<br>下梅村落信天游,府第祠堂古韵留。<br>翘角舒檐砖覆地,晋商车马锦雕裘。<br>奇峰相视路迢长,集云雄关剩半墙。<br>虎啸岩高千万仞,凭栏遥望是苍茫。<br>人生得趣在悠闲,康健平安历险艰。<br>五日行程今去矣,萦盘脑际是关山。<br><br><br><br><br><br><br> <br><br><br><br><br>  <br><br><br><br><br><br><br><br><br><br> <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