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温下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们

天高云淡

<h1>40°高温,全副武装,坚守检测台,为居民做核酸检测。<br><p>(右)3-1001室的林小平,主持咽拭</p>(左)3-1604室的宋慧蓉,协助折管<br></h1> <h1>原以为,随着6月1日的全市解封,核酸检测工作将远离志愿者而去。<br><p>没想到,疫情反弹,每周六全员普筛,期间还3天2检,核酸检测又恢复成了志愿者们的常态化生活状态……。</p>或是清晨,刚升的旭日已将烈焰洒满场地;<br>或是傍晚,酷暑的余威尚未散去,热浪蒸腾……<br>病毒没有远走,高温接踵而来,37°、38°、39°,直达40°!<br></h1><h1>有的志愿者刚刚下班,连饭也没有吃;有的志愿者上有老,下有小,来不及做饭;有的志愿者是夫妻双双,顾不到家里了。冒着高温,披挂上阵,准时出现在各自的岗位上,严密的防护服里面是淋漓的汗水……。</h1> <h1>3-1401室沈志萍(第九党支部书记),从6楼到24楼,逐户召唤,几十场核酸检测,喊破嗓子跑断腿……</h1> <h1>3-1904室张晓芳(网名:村姑娘),在认真地查看居民带下来的自测抗原,把好防疫第一关。因为复工复产,许多志愿者已经没有了服务时间,于是5月下旬,张晓芳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说:能为别人服务,于自己是一件愉快的事。近日,时逢炎热高温,她还把自己家里的电风扇拿到登记台边,给工作人员送上一份清凉。</h1> <h1>(左)3-1102室施菊香,(右)3-604室的纪萍,从一开始就担任了居民的检测登记工作,她们在外是上班族,在家是主妇,可是,她们一下班,经常都来不及回家,直接奔赴岗位。她们有超强的“人脸识别功能”,熟悉每一居民的姓名和室号,她们一上岗,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参加的必登记,不参加的要查明原因,临近结束时,对照登记表,还特地打电话或跑楼,督促那些还没有参加检测的居民赶快下楼,为的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自3月16日至7月10日,共计37场核酸检测,场场有记录,均电脑存档。</h1> <h1>3-906室的邵洋</h1> <h1>扫码的是3-906室的邵洋,高185的帅哥,一口带有磁性的东北嗓音特别悦耳,自5月6日至今,他担任扫码二十场,工作认真主动,态度亲切和蔼。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他并不是国富苑的业主,而只是一名租客而已,也是上班族,但他却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国富苑的居民们。</h1> <h1>协助扫码和维护秩序的是3-1401室的李大华(右),他年近七十,和沈志萍是一对党员夫妇,每一次核酸检测,他俩均双双上阵,弃小家而顾大家,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当向他们表示感谢的时候,李大华却说:我们都是(抗疫)第一责任人,义不容辞。</h1> <h1>为居民做核酸检测咽拭的,并不是派来的医护人员,而是3-1001的居民林小平。她本人就是一名医生,熟稔咽拭工作的手法和流程,为了减少居民们的等待时间,她从一开始的咽拭“顶岗”,而成了“主持人“,至今为止,已经为3号楼居民连续做了十几场的核酸检测,她手法熟练轻柔,不知道的居民,一直以为她是上面派来的医护人员。</h1> <h1>左边的助手,是3-1604室的宋慧蓉,协助折管。她有严重的腰疼,疼起来,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但是,每次核酸检测,她却要在这个岗位坚持近2个小时。</h1><h1>虽然,社会上招募的核酸检测人员属于高危岗位和技术工种,一天工资高达近千元,但林小平和宋慧蓉却义务为居民们服务至今,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只要疫情不止,她们还将继续义务服务下去……</h1> <h1>汗流浃背,大口喝水。</h1> <h1>文行至此,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这些40°高温下志愿者们的风采,他们自称是核酸检测的“第一责任人”,是“当仁不让”的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但笔者知道,其实他们并不是,而且,他们什么都不是,连高温费都没有!没有任何一级组织和权威要求他们在40°的高温中必须这么干。<br><p>他们(她们)究竟为了什么?</p>他们(她们)只是和国富苑你我并无区别的普通居民而已,但是,他们(她们)却为国富苑居民筑起了一道抗疫防火墙。<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