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暑日行

尧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哈尔滨南岗东大直街的尽头,原是一座布满十字架的俄罗斯公墓,滕蔓缠绕的圣母安息教堂和钟楼历尽沧桑仍静静矗立在万绿丛中。如今荒塚早已迁走,1958年辟为公园,成为我国建国初期首批以“文化”命名的城市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公园共有乔、灌木76种1万余株,其中包含紫椴、黄檗等寒地特色树种及全市唯一的百年桑树。这里保持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北方园林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前些年这里曾经是全国优秀游乐园一一全省率先发展游乐行业的先行者,黑龙江省首批"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当时园中有游乐设备42台 (套),其中包含2003年建造的时为世界第六高,中国第一高的巨型摩天轮;东北三省第一部“钢之龙”悬挂式过山车;世界最大的无天网碰碰车;全国首部旋转式自由落体等游乐设备;如今除摩天轮仍高高耸立外,其他则全部拆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小暑时节再次来到文化公园,迎着炙热的气浪、顶着炎炎的的烈日,从南通大街北侧的行道迈进公园。昔日高大气派标有《哈尔滨文化公园》的门脸不见了。当年游艺场地变成了免费的开放公园。浓密的树林、平展的广场, 红色的步道、绿色的草坪,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雕塑、“儿童乐园”里童趣横生的卞通塑像,“敬老园”健身广场、绿荫和遮阳伞下最新的建身器材……这里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跑步健身的乐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