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屏教授向北塘“粤书吧”捐赠图书

北塘书画院张品华

<p class="ql-block">七月的阳光透过木梁间的缝隙洒落,为北塘艺术柚仓“粤书吧”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周国屏教授站在桌前,红蓝相间的衬衫在书海中格外醒目。他身旁的孩子们和成年人围成一圈,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这一刻,知识与希望正悄然传递。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在木质天花板的映衬下,营造出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而那红色的文件夹,仿佛是这场仪式的见证者,静静躺在桌上。</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上午,“周国屏教授捐赠图书仪式”在北塘艺术柚仓“粤书吧”如期举行。周教授向“粤书吧”捐赠了整整500册图书,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场仪式不仅是一次书籍的交接,更是一场心灵的交流。三十多位来自北塘公益艺术夏令营的小学生和十多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大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仪式现场庄重而有序,几位成年人站在讲台前,背景墙上悬挂着“周国屏教授捐赠图书仪式”的红色横幅。讲台上,书籍整齐摆放,绿色展板上的“苏州新华学院”字样格外醒目。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书籍的力量,而台下的孩子们则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仿佛每一句话都在心中激起涟漪。</p> <p class="ql-block">周教授站在桌前,红黑相间的衬衫在红色横幅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他手势生动地介绍着桌上的书籍,其中不乏像《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的真相!》这样的读物,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桌上整齐摆放的书籍旁,一块绿色横幅上印着“广州新华学院”的字样,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场活动背后的支持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向书架,开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他们围在书堆旁,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本,有的低声讨论,有的静静阅读,整个图书馆弥漫着浓厚的阅读氛围。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仿佛在向他们招手,邀请他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捐赠仪式的现场依旧热闹非凡,孩子们和成年人围在一起,有的在挑选书籍,有的在交流心得。红色横幅上的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人,这一刻的意义。周教授捐赠的书籍不仅丰富了“粤书吧”的藏书,更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在恐龙壁画的映衬下,几位成年人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翻阅着周教授捐赠的书籍。他们或低声讨论,或静静阅读,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背景墙上悬挂的红色横幅,成为这场仪式最鲜明的标志,也见证了知识在代际之间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仪式的高潮出现在周教授现场示范中国画教学的那一刻。他挥毫泼墨,一笔一划间尽显艺术的魅力。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佩,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不仅看到了艺术的美,更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围坐在桌旁,看着周教授用毛笔在画纸上作画。他的每一笔都凝聚着力量,而孩子们则或认真观看,或托腮沉思,仿佛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份艺术的精髓融入自己的心中。桌上的墨水碗和绘画工具,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一刻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周教授手持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着,孩子们围在他身边,专注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为这场书法教学增添了几分宁静。窗外的绿色植物与清晰的景色,仿佛也在为这场文化的传承默默祝福。</p> <p class="ql-block">书法教学仍在继续,老师一笔一划地示范着,孩子们则认真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桌上的宣纸和毛笔仿佛成了他们通往艺术世界的钥匙,而这场教学,也成为他们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p>

周教授

书籍

仿佛

书吧

仪式

孩子

捐赠

横幅

周国屏

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