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第一次评估验收,动用第三方力量,聘请了上百人,组成几十个检查组,深入到各个乡镇的每个村组,设定下三十多个访谈问题,逐一入户现场查询,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那户出了问题,影响了脱贫工作进程,不但个人要承担工作不力的责任,更是难以向单位向组织交代,好在都顺利通过了检查。</p><p class="ql-block"> 扶贫工作全面验收之后,所有的包扶对象都达到脱贫标准,扶贫人逐渐退出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性过程,至今想起来,我为能成为其中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历史性任务而骄傲,更为所起作用之渺小而惭愧,事情过去二年了,因为深爱着这片土地,我的心中常挂念着那方土地的人们,你们若安好,我的世界便是晴日!</p><p class="ql-block"> 扶贫是一场全面动员的攻坚战,有着现实和深重的历史意义,我们有幸赶上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尽到了力所能及的责任和义务,是践行者又是旁观者,付出的精力不少,帮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密相处中,见证了每个家庭的变化,知道稼穑艰难,致富不易,似乎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症结,但个体的力量毕竟绵薄微小,真正要使大家富裕幸福,还得靠党的好政策,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清楚知道,即使踏破了包扶户的门槛,坐烂了一家一户的板凳腿,对于一家一己的难处,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永远是表象,不可能真正深入进包扶对象的内心深处,无法复原每个家庭的真实状态,扶贫目标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物质之上那些精神层面的事,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以此,为扶贫工作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