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亚东乃堆拉山口,界碑(国门)情思,我与界碑(国门)的故事之五

南海以北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界碑神圣 祖国神圣 军人职责神圣</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5月19日,我第2次来到西藏亚东中印边界的乃堆拉山口。因为是第2次来,所以我对乃堆拉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乃堆拉山口本来位中锡边境,印度吞并锡金后变成了中印边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西藏日喀则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藏语名意为风雪最大的地方,像是一把钥匙伸向南亚大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当时的中锡边界乃堆拉山口我方一侧立有石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乃堆垃及亚东县地形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亚东县城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亚东县城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口海拔4500多米,距锡金邦首府甘托克54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距亚东县城52公里,距拉萨429公里。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是亚东县十几个通外山口里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印度香客团入境西藏朝圣的主要通道。在乃堆拉山口前我方一侧设有关卡,由我边防部队管控,民众在山口开放日持边防通行证验证通过。从关卡处往上看,能看到乃堆拉山垭顶上中印两军堡垒的轮廓。这山垭寸草不生,地势极为险峻,条件极其恶劣,除了人看不到一切有生命的迹象!我上次来的时候,乃堆拉山口是开放的,这次因为边境形势比较紧张,乃堆拉山口就关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远看乃堆拉山口,可见山顶部中印两军堡垒轮廓,图中两山相夹的低洼处,就是乃堆拉山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乃堆拉山口前的边防检查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乃堆拉山口简易国门暂时关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在乃堆拉山口通道内留影,背后就是印度控制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防连长介绍说:中印两国因为没有签订边界协议(除印度、不丹两国,中国与周边所有邻国都签署了边界协议,划定了边界线,不丹因为受印度的控制,没有与中国签署边界协议,所以中国边界争议的唯一症结在印度),因此没有正式的国境线、界碑,口岸当时也没有建筑正式的国门,我们的士兵就是界碑!两国之间只有传统习惯线和存在争议的实际控制线、主张线。在东、中、西三段长达约2000公里的习惯分界线中,中段分歧相对较少,东、西两段是中印边界分歧的重点所在。乃堆拉虽处在分歧较小的中段,但印军也是挑衅不断,所以我们必须寸土不让,寸土必争。我乃堆拉山口哨所地处山垭顶端。中印双方以山垭中心东西向的铁丝网为界,山垭南侧是印军哨所,北侧是我军哨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一图看懂中印边界形势,山顶两军堡垒相对,上部左侧是我军的堡垒,右侧是印军的堡垒,平缓处仅有一条简易的铁丝网分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防连长现场指着地形介绍,乃堆拉山口实在是太重要了,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959年西藏叛乱期间,14世达赖喇嘛和十多万藏民藏军就是从这里越过乃堆拉山口叛逃到印度的。为了守住这个山口,我军一代代军人在这里天天枕戈待旦,甚至流血牺牲。1967年9月,印军侵略挑衅,我军在边防连长牺牲的情况,奋起反击,消灭了来犯之敌,赶走了印度侵略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乃堆拉炮战。印度自独立后,一直有领土扩张的野心,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协迫尼泊尔,印军更是从1961年起,就不但对我侵略挑衅,但每次都以印军的失败告终!此后,印军虽然再不敢贸然侵略,但两军年年对峙,月月对峙,天天对峙,时时对峙,对我军官兵的身心是个极大的考验,这种考验远超高海拔对官兵身心的损害。即使这样,我军一代代官兵从不畏惧,从不退缩,绝不屈服,如钢钉一般铆在乃堆拉山口,守护着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听了连长的介绍,我再一次紧紧握住他的手,以表达我对边防官兵的理解和深深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我与边防连长在乃堆拉山垭上哨所前合影,图上部是我军堡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防军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寸土不让,但在平时,中印两方边防军人还是有交往交流的,他们都希望营造轻松和缓的边界形势。我问印度的边防军人,能不能进到他们那边看看?他说可以。于是,我跨过铁丝网在印军控制的地方与印军握手(下图)。边防连长介绍说,边界形势和缓时,印度那边有贵宾来边界,我们也会同意他们到我们这边来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乃堆拉山垭上,看到中印两军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两国士兵仅相隔一条简易铁丝网,是中印边境上两军对峙最近的地方!此情此景,我不禁感叹,在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唯一一个与邻国没有完全划定陆地边界的国家。内忧外患,牵扯了我们多大的心想和精力,消耗了我们多少的资源和国力!只要国家一天不统一,边界一天不划定,这种消耗就一天不会停止。所幸的是,我们新中国的军人不负使命,没有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守丢了,守少了!我也不禁感叹,乃堆拉山口成了观察中印关系的窗口,每当中印关系有点变化,都会在这里看到反应。尽管两军对峙严峻,但底下仍有暖流涌动;尽管两国领土争端难以调和,但两国高层沟通频繁,引领着两国关系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我在乃堆拉山垭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透过铁丝网,看印度控制的一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写这美篇,自然想起2017年6~8月间发生的在距乃堆拉山口东约十多公里处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虽没有酿成武装冲突,但也是剑拔弩张,中国从陆上和空中都做好了大规模冲突的准备,最终和平解决。2020年6月发生在乃堆拉山口以西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我军更是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败了印军的挑衅,捍卫了国土和国家尊严。为此,四位官兵英勇献身,英雄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这种牺牲奉献,何其伟大,何其壮丽,何其值得!这种牺牲奉献,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巍巍昆仑山记得,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记得,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 通往我军堡垒的盘山道,5~6月了,路边的积雪还很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印是搬不走的邻居。2019年10月,中国最高领导人访印时指出,实现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符合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两国不仅要面对历史,更要超越过去,开辟未来,开启中印关系的新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题乃堆拉山口</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风雪山口涌风雪,</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时代窗口观时代。</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浩气丹心争寸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也盼龙象新篇开!</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小知识 实际控制线,是指相邻国家在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所能达到的界线,它与条约线或传统习惯线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也是边界谈判的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传统习惯线,相邻国家在长期和睦相处过程中,按照双方行政管辖范围逐渐形成的、已具有传统习惯的边界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分3部分: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着喀喇昆仑山脉走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