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小雨靴带给我,不一样的生活

芙蓉阁内画

<p class="ql-block">  昨夜下了一场透雨。今晨见楼下院子停车场旁低洼处有浅浅的积水,看上去很清的。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一小男孩儿的手在积水处走来走去,蹚水嘻笑着开心极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踩雨水坑儿,毕竟不是每天下雨,所以有新鲜感,蹚雨水成为一件好玩儿的事情。所以有的宝妈宝爸索性带着孩子一起玩儿上了。</p> <p class="ql-block">  香山慈幼院小学部。1958年9月一1964年7月,我的小学六年学习和生活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刚刚入学时爸爸把我送到学校,并带我在校园里转着看了看。爸爸看到从教学楼到学生宿舍楼要走三百多米,到食堂兼大礼堂有四五百米。离医务所和洗澡房更远。教学楼外学生用的公共厕所也有二百米远的样子(教学楼内厕所很小)。远处在主要楼区周围还有运动场,沙坑,秋千,单双杠等许多锻炼器械,足球场蓝球场就更远了。那些年北京的雨水确实也很多,因此爸爸觉得为了我的住校生生活必须准备一双小雨靴。</p> <p class="ql-block">  住校学习期间我有一双半高腰的雨靴,是黑色的,爸爸亲自去给我买的。刚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满七岁,爸爸给我买的雨靴是35号的,想法是我的脚会长大,这样可以多穿几年。结果这双雨靴我一直穿到初中毕业。后来我长到成年也不过是穿37号鞋。由此足以见得爸爸的长远打算和盼孩子长大的心态吧。</p><p class="ql-block"> 这双雨靴是我的骄傲,它高腰,漂亮,实用,能蹚水,下大雨也不怕。同学们的雨鞋一般都是矮腰和无腰的,像个元宝似的。男同学更是能凑合,一双塑料凉鞋就可以了。而我的雨靴呢,穿上就有优越感,尤其是在冬天大雪过后,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园里铲雪的时候,我穿着这双雨靴一点儿也不惧怕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协助老师把雪堆得高高的,拍实在路旁的大树下。</p> <p class="ql-block">  奶奶家的大门口大致是这样的。地处河北省定州市清风店镇南街。五年级暑假期间,我和弟弟妹妹三人跟着三叔(他在军校也放假了)回老家去看望奶奶。1963年8月河北省那场特大洪水灾害让我们赶上了。雨淅浙沥沥忽大忽小不间断的下了七天七夜。在雨下到第五天时,街里的百姓房屋和院墙就开始有坍塌下来的了。“哐”!“哄”!闷闷的墙倒屋塌声半夜也能听到,跟着就会有人们的呼喊声传出来。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好几起,当时百姓自建的房子大多是砖和土坯混合盖的,经不住雨水淋泡。</p><p class="ql-block"> 第六天的下午,我和弟弟妹妹及小姑姑玉楼在奶奶家北屋里聊天。突然,姑姑看着窗外屋檐下水滴断了,说:“不滴水了,可能是屋顶子下陷,积住水不往下流了”。于是她背上弟弟(时年九岁)到西屋找三叔和奶奶去了,看看他们怎么个说法儿。</p><p class="ql-block"> 剩下我和妹妹呆在北屋。我正抱着一本书看。妹妹比我小四岁,平时爱和她的哥哥玩闹,现在没人陪她玩儿了,就和我嘀咕着要去西屋。那年她才七岁,院子里都是积水,她没有雨鞋,又不敢光脚丫蹚泥水,于是就一个劲儿的磨蹭我,让我背她过去。那时我十一岁,生得很瘦小。但是我来奶奶家时带了雨靴,这时候又是当姐姐的,对妹妹是有责任心和保护欲的。于是穿好雨靴背上妹妹蹚着院子里的积水去到西屋里。</p><p class="ql-block"> 刚进西屋,还没和奶奶说完一句话,只听“哐!咚!”的巨大声响震撼在耳根,天哪!就是我和妹妹刚刚离开的那排房子坍蹋了!姑姑惊魂未定,搂住我和妹妹:“你俩个拣了条命”!</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年龄还小,当时也没有什么后怕的想法,只想着洪水退了回北京,到爸爸妈妈身边,开学之后去上学。成年之后才悟出来,是妹妹的执念拯救了我俩于危难中,是那双小雨靴救了我俩的命。难道是妹妹的先知太灵验,还是爸爸的爱心早已化为我们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儿童雨靴多漂亮!孩子们多幸福啊!美丽多彩款式新颖的雨靴尽管他们去挑选,家长们是多么的惯着他们!</p> <p class="ql-block">  更有家庭套装版雨靴。爸爸妈妈和小宝贝穿着同款雨靴漫步在雨后洁凈的大街上,清新感幸福感满满的。真从心底里羡慕他们的精彩生活。</p><p class="ql-block"> 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眼前的世界怎样变化,我总也忘记不了我那双35号的黑色小雨靴,忘记不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忘记不了和兄弟姐妹奶奶叔叔姑姑们在雨水洪灾中度过的日子;还有,忘记不了我自己蹚水走过的坑洼泥泞之路。</p> <p class="ql-block"> 本文写于 2022年7月8日</p>

雨靴

妹妹

爸爸

雨水

奶奶家

小雨

积水

西屋

教学楼

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