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房四宝的体验

珍妮

<p class="ql-block">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比较特殊,等待三个多月的击鼓传花活动终于从0304期画画群群主梵玥手中传递过来了,打开箱子满满装的笔墨纸砚,看了满心喜欢。之前画画班两年多时间里翁老师经常在群里和大家讲授有关笔墨纸砚方面的知识,所以也略知一二,而今亲眼目睹了什么样的文房四宝才算是上品的,也许我们如今不一定能买得起这些臻品,但至少我们懂了,有一定的能力鉴赏了。纸,要纹理清晰、厚度适中、颜色朵云和棕刷印清晰可见。我之前对宣纸的认识是纸张要厚一点,这好像没有大错,因为山水画要经得起皴擦积染,但我忘了檀皮纤维含量还需高一点的,特净以为就是要特白,其实不然,按照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和特净三大类,棉料宣纸原材料以稻草为主,檀皮含量在40%,纸性绵柔。净皮宣纸檀皮含量60%,另辅之以少量稻草精制而成,纸性坚韧。特净宣纸檀皮含量高达80%以上,吃墨均匀,托墨色,下笔见痕尤其画大写意层次分明,着色鲜亮,经久不退。细看翁老师的宣纸都是以本色为主,而且非常的绵柔,内含檀皮量高,用手轻轻抖动一下没有那种脆脆的声音,我拿它来当识别伪钞的方法了。这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一分价一分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是我学到的一点浅薄的知识,可能实际远比这些更要复杂一些。关于墨法,无论是画画还是书法,我这方面一直很欠缺,我是因爱好书法又顺势和画画结缘,对书法中的墨法一直不够重视,常常是一笔写到黑,没有从湿墨写到枯墨的过程,不知道书法行笔中也要体现墨色的变化,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懒人简便法用墨汁,也不太讲究墨汁的好坏,一般品牌红星、一得阁用一下。有一次临摹王羲之尺牍《十七帖》的时候每写到收笔出锋时笔尖总是发挥不出它的灵动感,后来才恍然大悟是用墨的问题,质量一般的墨汁会影响毛笔锋颖的敏感性,加上最后的沉淀物阻碍笔锋出锋的爽利。这次体验对我来说收获真的是太大了。墨法无论在书法还是画画中其实都是非常美妙又是多变的,古人谓,“墨者,字之血也,此言信然”。血法通俗地说就是墨的用法,现在看来用错墨真的就有点不值得了,因为墨是表现笔法的,笔法又是四大法排首位的,所以打算剩下几瓶墨汁用完以后坚决不会再用了(还剩八瓶墨汁),可能还会嫌弃家里的一堆书画纸。翁老师说,班里又一位掉坑了,我大笑!之后五天的时间内,我逐个尝试着每一块墨锭和每一种型号的宣纸,闻其味,窥其根源,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对笔墨纸砚有了更全面更直观更深层次的理解,几千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瑰宝不能随随便便应付一下的,得时不如得器,纸墨相发四合也,切莫纸墨不称哦!画心中想画的画,写心中想写的字,虽然美中不足带有遗憾,但也是用心对待尽情享受这些宝物,短暂的六天时间里我一共画了十一张画和八张书法临摹创作作品,也算是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历练吧!衷心感谢翁师的大爱提供了这次难得的机会,短暂又美好的时光我会永记封存!</p> <p class="ql-block">清点中:每种纸都编上号,翁老师真的好细心啊!一方坚硬厚重简约大气的端砚,五块不同款式的墨锭,重则四两、轻则一两,两支大号羊毫笔和一支狼毫笔,笔杆是我见到的最美的图案,转笔细看原来笔杆上有镶嵌好几处的螺钿嵌,工艺精湛,让人爱不释手。好想立马熟悉这些性能。</p> <p class="ql-block">用纸如用阵,古人用纸,比现代人讲究多了,看见这一叠的书画纸,我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那种情景。</p> <p class="ql-block">拿着这张纸手感紧致结实,对光依照,纸中云纹团絮密布,檀皮含量相当足啊!</p> <p class="ql-block">迫不及待先体验一下墨锭,顺手拿了块窑顶松烟,端砚上滴了四、五滴水开始研磨,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个夏天在家里练字磨墨的情景……手拿墨锭上端垂直打圈匀速,不一会功夫墨香四溢,温润如玉的的墨色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纸上的清单内容都来不及看,拿了七号纸就开始写,顺畅无比,一会功夫崔瑗的《贤女帖》临完了,幸亏有点熟性,原来这纸是适合画花鸟、山水的纸,速度不快会洇成一大片。</p> <p class="ql-block">还有多余的墨,来一张齐白石先生的代表作《虾》,用二号纸和大号羊毫笔,画的时候感觉特别奇妙,一下笔层次感就出来了,而且墨色都立马锁住,一点水墨都没有跑出来,这才是笔墨纸砚完美的结合啊!</p> <p class="ql-block">熟蟹我都想用墨色的变化来尝试一下,效果不错哦,看见墨色晕染和层次分明的效果啦!记得这是煮熟的大闸蟹哦!</p> <p class="ql-block">书法中的墨法尤为重要,你可以从明代程南云写的篆书“翁”字中窥探其中的奥秘,第一笔从浓墨写到淡墨,收笔地方有明显的圆点,下面“羽”字,六条横、策的短笔画,右边浓、左边淡,左边收笔处都有一个小圆环,所以这是从右写到左的,程南云当撇来写的,从“翁”字中看墨法是不容忽视的,涂涂改改的习惯在墨法中是大忌</p> <p class="ql-block">临摹了齐白石的小品,水波纹画的有点不耐烦,很粗糙。不过还是体现出墨色带来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斜推的磨墨方法是下墨最快想磨出紫花也是有技巧和缘分的,要靠不停的加水研磨再加水研磨……着急了反而没出惊喜,独钓寒江天雪是可以磨出这种效果的。不过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磨出上等的紫光。端砚四周无边框凹槽,非常神奇墨不会溢出,因为墨里有胶,被锁住了。又是一大发现哦!</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先生的代表作《马》,画了才知道纸裁剪小了,脚无处可伸,罢了,整体看上去还过得去。</p> <p class="ql-block">心目中一直想画好的一幅画,张大千的《荷花》,尽管画的不是最满意,但还是能在一周的体验时间里完成了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期的味古进阶班开班了,老师布置学员们的第一份作业我借机临摹写一下。</p> <p class="ql-block">四、五两个月封控昏昏的日子,即兴发挥了一下,我还不能控制住那支柔软无比的羊毫笔和生宣纸,线条写得肉肉的。</p> <p class="ql-block">拿了张刚到货的蜡染纸和大号狼毫笔写了小楷《灵飞经》</p> <p class="ql-block">喜欢安静的练字,可以找回我本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四两南海轻胶松烟墨拿在手上就很霸气,下墨非常快,两分钟不到就研磨完成,墨香怡人,因为墨里含上乘皮胶、冰片,麝香、梅片、金箔等多种草药制作。磨口呈亚光面,细腻紧致,无砂无结晶,微泛红光或泛紫光,而墨色呈冷紫色调,磨口吸干后依然边线如新,棱角分明。</p> <p class="ql-block">什么叫磨口如鉴,看见了吗?这就是,为什么磨口如此光亮呢?说明这块墨锭的煤烟原料非常的细腻、配胶上乘、捶打透彻,再加上砚面细润,磨法得当,今日终于眼见为实。</p> <p class="ql-block">没发挥到自己想要的叶子效果,只是想表达一下书法和画画之间有着渊源关系。</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李苦禅先生的《松鹰图》,第二次临摹,画到一半再继续画时,浓破淡的效果就达不到自然融合了,不过神态还是很喜欢。现在体会到当一个画家有多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上乘的笔墨纸砚就在眼前,怎能错过浓墨皴擦点染的山水画呢?选用了四号山水画专用纸心里没底的来一张,桂林山水的水墨淋漓感不知道有没有表现出来?只怪自己的画技太弱了。</p> <p class="ql-block">赶紧再用五号纸过足一下瘾吧!努力过就无悔。张家界,很想去旅游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扇面上画画,扇骨没拿下画起来有点难度,若反面写上喜欢的一首诗才算完美,以后扇骨拆下画。</p> <p class="ql-block">画画老师说看似简单的画越难画,比如清初画家弘仁,笔墨瘦劲简洁,风格冷峭,要画好真不容易。这幅文人画乍一看很干简单,要画好还是要下点功夫。</p> <p class="ql-block">文人画画的有点焦急,因为一周体验的日子快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大号羊毫毛笔入水后柔顺富有光泽,锋颖饱满、笔锋醇厚,难得一见的好笔。</p> <p class="ql-block">犹如美少女出浴后乌黑亮丽像刚焗过的妩媚柔顺发质,端详了好久、不忍离去,还给亲爱的姐姐视频一起欣赏入水后笔的柔软姿态。</p> <p class="ql-block">用一支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大号红色羊毫笔临摹书圣王羲之尺牍《大道帖》,最后一竖显示出这支笔的威力。有点震撼!开始以为驾驭不了的,结果,呵呵!更重要的是还看清了线条中的墨色微妙变化。</p> <p class="ql-block">临摹《大道帖》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这个,同款的墨锭,同样甚是喜欢。</p> <p class="ql-block">完全沉浸在墨香的世界里,浑然不知焦味早已蔓延整个厨房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都笑了……</p> <p class="ql-block">犒劳一下还在路上一直努力的自己,小忽雷墨是上海墨厂的拳头产品,名声在外却难寻找的经典墨,金贵无比,值得珍藏,值得拥有!</p> <p class="ql-block">最后留下约定的这支狼毫笔作为留念,其他单个包装叠放整齐打包继续下一位画友的传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