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地图,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36年,郑国的附庸国滑国再次投靠卫国,郑文公发兵讨伐,与四年前不同的是周襄王出面袒护滑国,派两位使臣前往阻止,郑文公报怨,下令扣留使臣等待班师,周襄王怒邀居住在伊洛附近的戎翟(狄)出兵讨伐郑国,击败郑军并攻占郑国的栎城(今禹州市)。</p><p class="ql-block"> 自此,商代以来的栎城,因翟人侵居,又在嵩山之阳,更名为阳翟。阳翟故城遗址,因南水北调工程施工被发现,位置在禹州市城北的八里营村。</p><p class="ql-block"> 翟国出兵帮助周天子打败了郑国,周襄王非常感激,听说翟国国君有个叫书隗(wei)的女儿,生得貌美出众,就派人向翟君求婚。翟国国君求之不得,就把叔隗送到了都城成周(洛阳),襄王大喜,立叔隗为后。</p><p class="ql-block"> 时间不长,襄王发现弟弟王子带与叔隗私通,周襄王怒废王后。</p><p class="ql-block">王子带又联络戎狄,翟君带兵直接进攻都城,还抓了一批大臣,王子带则以母亲惠太后的名义宣布称王。</p><p class="ql-block"> 周襄王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好厚着脸皮到郑国紧急避险,躲到郑国的氾(fan)城,公元前540年,氾城属楚,楚灵王再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至今,这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襄城县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周襄王为何如此不着调,故事还得从“王子带之乱”说起。</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驾崩,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襄王名郑,大概是因其父惠王当年遇“王子颓之乱”,避居郑国栎城时所生,惠王又是依靠郑厉公复国,因取名为“郑”。大概与现在的京生、沪生一样。</p><p class="ql-block"> 襄王生母早死,依后母惠后。惠后生子姬带,受到惠王的宠爱,而惠后欲让姬带即王位未果,襄王时封姬带于甘(今洛阳市西南的甘城)。</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51年夏,周襄王派太宰参加了齐桓公的葵丘(今河南兰考县)盟会,支持齐桓公成为霸主。</p><p class="ql-block"> 而一直被周惠王、惠后宠坏的弟弟姬带,却是老鼠腰里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一直想取襄王而代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49年,王子带组织发动第一次叛乱,联络伊洛附近的戎狄,进攻都城,在霸主齐国的干预,管仲的直接调解下,周襄王稳定了王权,王子带于次年逃到了齐国。</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周襄王接受大臣建议,把王子带接回洛阳,并把黄河以北的王畿之地交其管辖。没想到的是,英俊潇洒的王子带,却利用入宫探母的机会,勾引上了王后叔隗。因宫女告发奸情败露,王子带顺势发动第二次叛乱,再次联络戎狄攻打都城,周襄王出逃,王子带自立为王,与隗氏住在温地(今河南省温县西),过起了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时,齐国陷入五子争位的混乱,周襄王只好派使者求救于较强的晋和秦。</p><p class="ql-block"> 秦穆公将秦军驻扎在黄河边上,等待观望。在外流亡19年的晋文公回国不久,刚刚稳定住国内局势,毅然决定出兵勤王。</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三月十九日,晋军自阳樊(今河南济源西南)兵分两路,一路直接至氾城迎接襄王,四月初三,护送襄王回到王都。另一路包围温地(今河南温县西),抓获王子带,把他杀死在隰[xí]城(今河南武陟县北郭乡城子村)。</p><p class="ql-block"> 晋文公的勤王之举,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逼襄王把黄河北岸的阳樊、温、隰等5邑之地赏给了晋国,这是就是最早的“南阳地区”,因在太行之南,黄河之阳,所以称南阳。</p><p class="ql-block"> 自平王东迁进入东周,周王室进一步衰微,诸侯纷纷争霸,又遇上如此不着调的周襄王,王权更是一落千丈。要想别人尊重自己,最好是自己首先尊重自己。</p> <p class="ql-block">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 1、禹州市沿革。春秋至元代一直沿用阳翟,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1913年,改禹州为禹县,1988年恢复禹州。</p><p class="ql-block"> 2、春秋时的滑国,在河南省偃师市东的府店镇滑城河村,1962年考古发掘确定。《古文观止•崤之战》记载的秦军灭滑,就是这个滑国。历史上滑国有三,最早滑地,是商朝的方国,在今天商丘睢县西北的滑亭。春秋时滑国在偃师市东的费地,史称费滑,为姬姓封国,公元前627年被秦国所灭。第三个滑地,在今天的滑县西,由卫国安置被秦所灭的滑国后裔,始名滑台城,后称滑县。</p><p class="ql-block"> 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启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王又弗听。</p><p class="ql-block"> 冬,王使来告难曰:“不穀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氾,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天子凶服降名,礼也。郑伯与孔将鉏(chu)石甲父、侯宣多省视官具于氾,而后听其私政,礼也。</p><p class="ql-block"> 4、《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p><p class="ql-block"> 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p><p class="ql-block"> 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 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