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面的故事,只有平实无华的叙说,没有哗众取宠的煽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关于湘西北筲箕湾里外的这些人、这些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的商人、骡子客、山农、土匪、蛊毒、妖咒、道场、劳作、争斗、辛酸、感伤,都曾经真实地存在过、发生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物、地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做了稍微的更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引 子</b></font></h1> 苍茫河山中,人间多少事。<br><br>三十年代的湘西北,一个混沌的世间,活着一些混沌、霸蛮、朴实但不缺个性的人。<br><br>他们的径路,犹如溇澧的水和山,一样长,一样远。<br><br>他们的往事,遗忘了的,如烟如尘,如鸟如风,消失在天际,连影子都看不到。他们的行迹,记得起的,有春花,有秋月,有温暖,有美好,也有伤痕和血泪。<br><br>他们的生活,简单、朴素,他们的日子,动荡、艰难。在这里,尘世的欢与乐,情与爱,苦与难、恶与毒、罪与罚,一样不缺。淳朴、厚道的山民形象,往往是后来人的文学意象。那些罪恶、那些怨仇、那些厮杀,少得了的吗?山村生活的美好恬静,大多是当代人的一厢情愿,那些困苦、那些挣扎、那些号哭,没有发生吗?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br><br>后来的时代与他们的比,没有质变,变化了的只是活着的方式。人性、底层逻辑和生活中的问题,还是一样的,亘古未变。<br><br>屋檐水,滴滴落到现窝里。<br><br>一代代,一世世,周而复始。永远不变的,只有那苍茫河山;永远美好的,就是那日起月落。这是天地间、人世间的运行规律。<br><br>有人拖着他们的腿,有人骑在他们头上,他们负重前行。<br><br>他们有幸福,有顺当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日子;他们常常认输,常常叹息;他们认命,他们倒下,但那是在血汗流干之前。这就是他们的世道和人生。<br><br>他们就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一、这里就是筲箕湾</b></font></h1> 湘西之地,尽是大山。<br><br>湘西北的大山深处,筲箕湾卧在溇江上。<br><br>溇江就是溇水,澧水的最大支流,慈利人称后河。前河是澧水,潇湘四水之一。<br><br>溇江发源于湖北鹤峰,西北向东南,从鹤峰到桑植,顺势而下,经过筲箕湾、龙潭湾、九溪、莫家河,长潭河……一路奔流到慈利。在县城附近的琵琶洲,跟澧水合流,河长五百里。琵琶洲以上,是崇山峻岭,河谷幽深,多险滩深潭,两岸人烟稀少,水浅滩急的河段,山边壁立处,多凿有纤道。纤道与河之间的岩石上,被纤绳勒出了一道道光溜溜的槽,这是时光与力量的记载。<br><br>从慈利县城附近的琵琶洲往上方走,过长潭河,莫家河,是象耳桥;过了象耳桥,上九溪,过龙潭湾,再往上就是筲箕湾。筲箕湾往上走,到桑植、到湖北鹤峰江口。<br><br>站在筲箕湾,山有多高,水有多低,全在筲箕湾人的眼里。脚下是奔流不息的清清溇水,身后东边是高高的蓑衣界;抬头西望,是苍翠山峰枞树界;左手边,也就是南边,是崇峻的山岭和尚界;往北的右手边,是迷儿垭。前后左右,除了山还是山,中间夹着奔流不息的溇水。<br><br>湘西北的地形命名有规矩:山脊为岗,山麓为坡,山落平阳为坪,山窝有路有田为落,山顶有路可通上下为垭,地无高山大坡、两山之间有田有溪为溶(音yong),两山之间有田有地可居之地为峪,似峪而狭小者为沖(音chong,本字应为山+中),地略平有大片面积可耕者为塌;另,屋前场坪亦为塌。大山连绵,高而险者谓之界(音gai),比如张家界、茅花界。<br><br>溇水流到筲箕湾,渐趋平缓,形成了一个百丈长,十几丈宽的大潭。长潭形似沥饭的筲箕,此地得名就是这么来的。长潭两岸,各有一个码头,大大小小的船,有棚的,没棚的,都沿着河岸系停;有时候,河边还有上游来的木排,也停在河边歇脚。两岸沿着码头的条石伸展开,形成了筲箕湾的街市。<br><br>两岸街市上,二三百户人家,一千多人口。在湘西北来说,筲箕湾是挺大的码头了。街市上用麻石铺路。各家各户大多住木排山屋。有的一层,有的是两层的,两层的修成吊脚楼;除了木排山,也有青砖瓦屋,一层或者两层,两层的也多修成吊脚楼。砖瓦屋中,最好的是赵家祠堂和庹家祠堂。赵家祠堂在筲箕湾的西岸,庹家祠堂在筲箕湾的东岸。<br><br>河湾两岸,不修屋的地方,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柳树,枝繁叶茂,伸到潭里去。鱼儿在树荫下游,鸭子白鹅在水面上耍,各得其乐。夏天的时候,伢儿俺爬上河边柳树,从伸展到河面上的树枝上一跃而下,汆出去好远再漏出头来,好玩得很咯。鸭子鹅们见惯了,溅起的高高的水花,也不影响他们的悠闲。最多是惊一下,划远点。<br><br>小小街市,且不小,是山里的重要去处。除了附近的几个乡镇的村民,上达湖北鹤峰、五峰,下至九溪、江垭、杉木桥的客商都到这里赶场。十天一场,雷打不动。沿河两岸,都用条石砌好,洗衣洗菜都在条石上。<br><br>从河边的筲箕湾,再往河两岸的大山延伸,是两岸的平地,从河边到山边,各有两三里地。这就是山间很大的一块平地了。平地上庄稼长得好,是山区少数得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农人比一般的山民日子好过,只要没有天灾人祸,日子总是过得动的。<br><br>筲箕湾里的溇水,日夜不停地流淌;日头,除了阴天落雨,每天东起西落。千百年来,筲箕湾的人在这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