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百年》长篇传记连载之(八十二)

止戈为武

<p class="ql-block">《百姓百年》长篇传记连载之(八十二)</p><p class="ql-block">一般的大学毕业生,从离校到安排好工作,最快也得三个月时间,十月份能拿到第一次工资就算不错了。可我的两个孩子,七月份就开资了。因为他们都是入学就等于定向了,未来的工作单位都确定好了。</p><p class="ql-block">我儿子毕业的时候,去向就是保险公司,这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签了合同的。合同上写明,如果不服从分配,还得退还人家培养费。当时保险公司是不错的单位,一般人巴不得进去呢,哪有不服从分配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的大学同学有在省人事厅工作的,我事先都打过招呼,他答应帮我联系,把儿子留在省公司。后来我想到,儿子将来很快就要涉及到结婚安家等具体事,还是回到身边来好安排,就改变了主意。而且我还说了,只要是小子有出息,什么沈阳北京等大城市,通过自己奋斗哪儿都能去。这其中也暗含着,我对他的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我最了解,念书的时候从小到大都是小淘气,自由散漫惯了。没有什么大本事,书生气的有点目中无人,谁也没放在眼里。万一有点什么事,离远了鞭长莫及,放在身边还是好点。</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带车去接他,只是把东西拉了回来,儿子说和同学们有事,还要在一起混一宿,明天自己回来。</p><p class="ql-block">报到证在手里,回来我就让他上班了。因为报到的时间决定着起薪的时间,不应无故耽搁的。过了几天,我时间宽松点了,到公司去拜访一次。儿子的工作是正常分配的,我对他们无所求。不过都是混机关的,地方又不是很大,不熟也知道彼此。儿子到人家的手下了,不去礼节性地拜访一下就不对了。那天我特意带了两瓶好酒,就在他们旁边的饭店请了公司的头们一顿。人家也不在乎吃喝,礼节到了就没说了。他们公司当时的一把手外号曹老歪,我们认识,只是没有什么来往。他在康平当县长的时候,我跟领导代表省委组织部去考核过他。后来他的仕途走向了偏门,到了保险公司当头,也算是可以啦。</p><p class="ql-block">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领导安排他在办公室,没有什么事就让他打打字。这有什么不对吗?他在那里可以熟悉业务,熟悉人头,甚至熟悉什么叫做工作。可是儿子回来了,撅嘴巴子,说不重视他。我怎么说呢,怎么说也不理解,想让我去找他的领导。我能去吗?孩子不懂事,爹也不懂事?我只好说,你别着急,等过一段时间,再不给你挪地方,我再去。没过多长时间,就让他到了业务部门。我心里想,这孩子是油梭子发白短炼啊,只有让他在实践中去体会人生了,不然我说他也不能理解。</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五年,女儿也毕业了。回来我一看他的报到证,直接就开到了铁岭市建设银行。女孩子胆小,我陪着她去报到。到那儿报到证一递,把人家闹愣了。他们的人事科长说,我们没接到通知啊,没说今年有接受新大学毕业生的事啊。我说,那就麻烦您给省行打电话问问吧,我看这个报到证是直接开到你们这里的呀。</p><p class="ql-block">他就去打电话问了,我们等了一会,回来了说是有这事。他就让我们回来了,说明天来上班吧。第二天女儿自己就去了,那时候七月份,女儿当月就开资了。建行我没有熟悉的人,工作随便他们安排,从此我再也没去过。女儿干到现在,老实本分,业务过硬,服从分配,也不想往上爬,这不就挺好的嘛。</p><p class="ql-block">其实,对孩子的工作我还是挺关注的,有时候和他们聊天,方便的时候就顺便打听一下。女儿刚参加工作那阵子,有时候有饭局,也让她参加。她说,她能喝一玻璃杯白酒。我知道酒桌上那些事,就告诉她,喝酒属于应酬,你不是主角,可别犯傻,别太实在了。后来女儿就知道如何把握了,喝酒的事该喝就喝,不该喝的也没有人攀她了。</p><p class="ql-block">儿子单位的曹总调省公司后,一把手换了张兴洲。这个人我们一起在政府办工作一小段时间,就算熟悉认识,没有什么来往。我们先后离开了那里,在街上遇到过,还是能打招呼那种。我没有特意会过他,因为没必要搞什么请托。有一段时间,听儿子说,好像在给他拎包。跟老总混能开阔眼界,得到锻炼,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坏处。后来听儿子说,让他到业务部门负责了,我觉得路走得还是挺正的。</p><p class="ql-block">可是当时保险公司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人保和财险也分家了,加上又有不少新的保险公司参与竞争,活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后来儿子就闯北京去了。人家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也没争求我的意见就去了。我虽然有点替他担心,但是儿大不由爷,也不能再说什么了。相信他会成熟起来,能够把握好吧。</p><p class="ql-block">当时他离开铁岭的时候,张总是不同意的,还用不给档案,不给取暖费卡了他一阵子,最后还是放手了。</p><p class="ql-block">这期间,儿子也结婚了,有孩子了。对象是他的高中同班同学,也是大学毕业生,在银行工作。两个人是自己处的,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工作两年就结婚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已经调到文联工作,离开师专已经五年了。没搬家的原因是老伴在师范学校上班,照顾她上班近。我一个大男人,不管家务事,远近无所谓,再说上下班还有车坐。</p><p class="ql-block">儿子结婚需要钱啊,我们这些年仅靠工资收入过日子,也没攒下啥。手里多说有一万五千块钱,也不好干啥。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这回就试试吧。</p><p class="ql-block">最主要的是房子,当时年轻人结婚和父母住在一起还属正常,少数人有独立的房子。我以前说过了,因为我不想搬家,就没跟市房产处提过要房子的事。这回因为儿子结婚要个小房子总可以吧,我跟人家一说,还真挺顺利,给了我一套五十多平米的二手房。装修和买家具花了七千多,都没有用我操心。孩子还挺知道节省的,弄个虎皮色。</p><p class="ql-block">操办结婚的事情肯定是钱不够了,那时候老百姓都是这样,有几个有那么多闲钱的。都是靠办事情摆酒席凑份子,来弥补亏空。我当然也不能免俗,这些年也没少往外随礼往了,就得这么办了。</p><p class="ql-block">正日子那天,在群众艺术馆办的,也算是冠冕堂皇了。那时候搞商业经营成风,群艺馆的展厅早包出去开酒楼了,条件还是不错的。我记得初定三十桌,实际来客超过五桌。来的除了老亲少故,就是我在工作上的同事,社会上的朋友啥的,反正能通知到的都来了。除此之外,提前几天,在岭东专为师专和师范两个学校的同事朋友们摆了一次酒席。这两次酒席下来,去掉还饥荒,正好持平。也就是说,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弄房子,总供花了一万五千块钱。事后,我长长地喘了口气,心里想,爹妈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啊!</p><p class="ql-block">女儿出嫁就容易多了,喜事是婆家办,又是湖北省这么远,我们就都没去。只是她们回来之后,请了几桌客。女儿的陪嫁也是有多就多给,没有就少给。我们家的孩真是不讲究这些的。女儿结婚之后,不能两地分居,定居在哪儿,由他们自己说得算。我心里是希望他们在铁岭安家,不能难为他们,让他们商量决定。但我表了一个态度,就是如果女婿能来铁岭,我会拿他当儿子一样对待。最后他们决定来铁岭定居,女婿辞了当地的工作,来这边应聘。先是在一家企业做会计,不久就考试进入了建行,很快就被提拔做网点主任了。后来又被新成立的邮储银行挖去做了多年网点主任,因为年龄的关系,最近行领导把他调回本部,工作就轻松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