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2年6月23日早8时,一辆雪佛兰七座越野车乘坐着七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青年,从通辽市老城区出发,去开鲁县一日游。<br> 发起人、领队兼司机李寿江,车上郭志良兄、李秀云和我都是李寿江1971年到开鲁县五部落农场插队的知青战友,鲍福贵兄是寿江的小学同学。另两人一位是寿江夫人刘丽辉、另一位我老伴徐秀芝。<br> 车子走上高速公路西行,路上车极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唠起50年前插队的往事,那一栋栋土坯房四周高墙岗楼的劳改大院改成的知青集体户,一栋房子南北两排大通炕,一个被褥挨着一个被褥。郭志良兄说起那14号地一眼望不到头的垅头,一个上午才铲两垅地。说到打羊草,想起四队西边一望无际的草场,风起时绿草如碧波汹涌,我们挥动着一丈多长的苫刀打羊草,草长得比人高,挥汗如雨,草场方圆几里路都没有一棵树,无处乘凉,累了倒在草档子上就睡,每人每天的任务是三大马车干草。寿江讲到自己有一次清晨3点赶着牛去辽河大堤边耕地,玉米苗齐腰高,扶犁中耕,裤子被露水打湿,衣服粘上牛粪,饿了吃来时揣着两个窝窝头无法下咽,在树上摘几个沙果佐餐。往事历历,恍如昨日啊。<br> 不知不觉中到了开鲁县东来乡路口,下高速走县道去五部落农场。东来乡根据张东来烈士得名,在五部落农场南12华里,是我们当年插队时回通辽的必经之站。当年的土路没了,如今国道县道和乡间路都修成了柏油路。寿江边开车边讲起;1971年秋天农场给我们知青放了一天假,寿江、我和舒红光三个不满18岁的小伙子步行12里路到东来供销社饭店,买了一瓶青梅煮酒,饭店只卖一个菜就是酱猪肉,又在门外买了三毛钱沙果,算两个菜,三个人就此模仿刘关张结拜为异姓兄弟。一瓶酒能让三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进入半醉状态,回农场的12里路一路唱着歌走回来。<br> 说说笑笑中过了清河小桥,走进了五部落农场地面。 物似人非,当年的知青大院的建筑荡然无存,砖厂东边的盐碱地早已建设了三分场和七分场民房。当年的知青战友齐丽明退休后思念农耕生活,回农场买了户平房,每年春夏秋季回农场生活,冬季回城里。顺路到她家坐坐,看望一下老战友。当年的小齐是我们农场知青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善唱京剧老旦,扮演红灯记的李奶奶和沙家浜的沙老太,人人称赞。如今不用化妆也是白发苍苍啦。吃几片西瓜唠一会儿嗑,谢绝了齐丽明留我们吃饭的美意,互道珍重告别,继续向开鲁县城进发。<br> 开鲁县的历史比通辽悠久,中华民国时归热河省管辖,伪满洲国时是兴安西省省会。县城东南有一座古代砖砌白塔,有说建于辽代,现说是建于元代,因为如果是元代白塔,那就是中国唯一。1973年批林批孔时,郭志良兄和寿江兄都到开鲁县白塔公园参加学习半个月。如今的白塔公园整修一新,当年学习的瓦房早已拆除,前边是麦新烈士纪念馆,中心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北边是古代白塔。当年白塔东北侧砌砖脱落处早已修复,基座也修复如初。十三层白塔巍峨耸立,默默记录着历史兴替。<br></h3> <h3> 白塔公园林地中还陈列了石头碾子、石磨、石槽子等多年前石器设备,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拍个照片留念,怕以后就更少见了。</h3> <h3> 没有电的时候,碾子就是粮食加工厂,碾米、压面都靠它。农民白天种地打场,回家推碾子拉磨。就是原始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h3> <h3> 这是一口仿造的古井,辘轳,井绳。想起那句歌词:命运不是那辘轳,莫要把井绳缠在自己身上……。</h3> <h3> 以前给马饮水的石槽子。</h3> <h3> 不知在哪里捡到的一块石雕残片,扔在这里攒历史呢。</h3> <h3> 离开白塔公园,我们西行三十公里去瞻仰开鲁县著名的大榆树。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榆树,据说树龄1300多年,大树腰围6米多,覆盖面积200多平米,至今枝繁叶茂,虫鸟不侵,千年不衰,特神奇。</h3> <h3> 开鲁县大榆树镇因这棵千年古榆而远近闻名。改开以来,重建古榆园,并在园内建了佛寺,为旅游观光之地。据说,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里办庙会,南来北往游客香客人山人海,烧香、祈愿、祈福者络绎不绝,盛况空前。</h3> <h3> 在古榆树前合个影吧,右起为李寿江、刘丽辉、徐秀芝、李秀云、郭志良、李文学</h3> <h3> 三姊妹合影</h3> <h3> 榆树前边陈列一块木化石,也是远古之物。</h3> <h3> 古榆树旁有一口井,据说清朝康熙大帝或是乾隆皇帝来此观赏大榆树时,曾饮比井水,又沾了点皇家龙气。</h3> <h3> 寿江的鲍福贵兄年长我和寿江一岁,今年七十有一。同代人同命运,1968年下乡到科左中旗,选调回城后在蒙药集团工作,与郭志良兄同事。为人刚正不阿,一路上和我们交谈,特有共同语言。<br> 在古榆树前坐着乘凉时,大家都谈大榆树神奇,他讲起一件亲身经历的往事,某次鲍兄出差在某地,家里电话告诉小孙子要出生,可能难产,公事在身,回家也不及,心情烦躁无助至极,恰逢大家都去那里的佛寺拜佛,他也随着去许个愿吧,买一支高香向佛叩首祈福,当他抬起头与佛像四目相对时,突然感到佛目光中充满了慈爱,相信亲人一定平安,自己内心豁然开朗。</h3> <h3> 与古老神奇的古榆树 再见,我们一行人沿去莫力庙的路回来,顺便到莫力庙水库看一看。莫力庙水库是当年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是通辽地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源,连年干旱水库已干涸多年,据说今年上游水库给了点水。来到水库大堤闸门处,看库区水极少。回忆了一些多年前来水库游泳游玩的往事,回想当年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水面,不胜唏嘘。<br> 沿原胜利乡、民主乡公路返回,从建新村中走过,回想当年肖德新书记风采,胡耀邦视察时盛况。物是人非几度春秋啊!<br> 一日故地重游,回味数十载往事,收获满满。七十岁的人啦,一生一世的缘分。好友同学能多见就多见几面,能聚就多聚几次。活好晚年,不负夕阳。<br> 近年来,记忆减退容易忘事,写几个字加上照片,留作记忆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