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文一画度春秋(9)“首钢,我心中的伊甸园”

雪莲

<p class="ql-block"> “首钢,我心中的伊甸园”</p><p class="ql-block"> 一周前的一天,近中午,忽然收到女儿发的信息:“下午我开车去房山开会。带您去,您在附近公园玩儿!”,我一看,啊?房山区,多是山路,我不会开车走山路。看到城里西南方向乌云密布,和天气预报说将有大雨。。。我果断的说:“我不去!那年的7.21房山就水灾严重。你也不要去。去就打车!” 放下女儿电话,我立即给他爸打电话,协调此事希望他放弃去医院弄牙,亲自开车送女儿去房山开会。但他随后一句弄完牙,我还得接孩子,搞得我特别失望又无奈。听说事业心爆满的女儿,已经开车出发了。我一惊!自己是妈妈,关键时刻怎能不管不顾?!于是,我立即给女儿发了:“速来接我,咱们一起去!”,随即,我抓了几块儿点心,拿了家里仅有的三瓶矿泉水。赶紧急步奔向约定上车地点。 看到我,女儿笑了,挺放松的样子。我坐在副驾驶,想着能给孩子提个醒儿也好,免得她自己第一次自己开车去山区,再遇上大雨,心里没底就麻烦了。虽然我开车技能也不尽如人意,但一个女孩子,开车出远门儿,有家人陪伴,还是会很放松的。未想到我们车已经行至四环,接到通知“会议延迟两小时 ” ,于是女儿立即做出决定:在沿路找好玩儿的地方转一个小时。他从手机上查到了“首钢工业区原址”和某公园,让我选。我便立即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去首钢!”。随着她风驰电掣般地高速路上一阵行驶,顺着手机高德地图的指引,女儿直接开车去那个我从小就好奇、神秘、又向往的“首钢”。</p> <p class="ql-block">非常惊讶:首钢工业区还会有这样的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忙着相互拍照留影,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一座座老式重工基础设施耸立在一片绿色、紫色植物中;附近一大片河水在碧波中荡漾。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出生在北京西长安街南一个机关大院。</p><p class="ql-block">还是儿时,初次听说我们院儿最南面平房里有一位“首钢”工人。记得他的上、下班时间,总和我们机关的人们不同;早晨,大家都上班去了,个子高高的他也没换工作服,经常上午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院儿里最先享有日产“嘉铃摩托车”的除了我家(专为接送孩子而买),也是他;记得休息日,他就会骑着“摩托车” 带着鱼竿儿等垂钓工具外出钓鱼。。。从小就从收音机、电视等上面听到、看到的新闻中了解到:首钢,在首都石景山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国营企业。是北京,乃至全国,生产钢铁的最大钢铁冶炼厂。</p> <p class="ql-block">2011年我因“被”下岗了,我在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参加“首届老北京小吃班”上,看到一位首钢下岗工人(男同学),经常不怕热和累,在油锅前操作依然乐呵呵地继续学习新的技能,想着学成也在昌平郊区家里开个“餐馆”呢。他经常配合老师给大家示范,汗流浃背实操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参加海淀区作协在海淀礼堂的那场由著名作家“李春雷”的“作家大讲堂”,他为了写一篇记述钢厂纪实小说,李春雷老师,为了文学创作,孤身一人到钢铁厂体验生活长达一年之久。尽管自己也没能逃脱被“火花溅烫”的后果,但他的创作却深入人心,得到钢厂领导工人们的赞美。李春雷老师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邯郸钢厂工人们不畏高温、艰险的创业历程。。。。。。</p><p class="ql-block">在我半个多世纪的记忆中,那张五元“人民币”上面的首钢工人手握钢芊站在炼炉前冶炼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在家虽然老小,但我一直生活在体弱多病的父母身边,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劳动,是我半个世纪一直默默奉献的主旋律!在家烹饪过程中,我也多次被热油溅烫过;我也被开锅的热气薰烫过。。。我对首钢、钢厂工人们长期战斗在如此炎热高温的工作环境中,非常理解、敬佩,并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里挺大的,但我们只留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里游玩。毕竟,工作第一。我非常理解、支持女儿的安排。</p><p class="ql-block">今日能到此一游,也已经初步圆了我数十年对国企“首钢”的好奇和向往。等以后有时间的,一定会再来,踏踏实实参观这里的基础设施;游览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感受“首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为建设新中国钢铁冶炼的摇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快乐、紧张的一个小时,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2022冬奥会“一起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