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莫愁啊,莫要愁!</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古城,这里古迹深沉。南京曾为中国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都城遗存。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城内古朴灿烈,山青水秀。景点星罗棋布,美不胜收:秦淮河、玄武湖、鸡鸣寺、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阅江楼、雨花台、总统府、莫愁湖、桃叶渡等等,让你目不暇接。关于南京景点的传说:有秦淮河传说、玄武湖传说、鸡鸣寺传说、鬼脸城传说、莫愁湖传说、桃叶渡、文德桥的故事等等,其中莫愁湖的传说更为凄美动人。</p><p class="ql-block"> 莫愁湖的传说版本众多,经典版本有三个:南京莫愁女、钟祥莫愁女、洛阳莫愁女。</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 南京莫愁湖景区游览时,我曾即兴写下一首诗《凄美莫愁湖》:“何期幸遇爽红枫,相聚寒秋月华中。冰肌玉骨羞苑甸,莺歌燕语乐伶工。 知心知意成知己,琴无瑟弦失落梦。再会焉知何处岸,嘁凄涕泪夜朦胧”。 说的便是明代南京莫愁女与中山王府之子徐澄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明代永乐年间,有一无名女子,是大明朝中山王府的烧火丫鬟。该女子原也是朝中少卿府之闺秀,因父亲被奸人陷害,全家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该女由官府卖入中山王府作了丫鬟,遇到王府相公徐澄垂爱。徐澄发现该女子很聪明,是少见的会识字、能绘画的女子,于是就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做伴读。无名女因家中经受塌天之灾,常常闷而不乐,忧郁不语,徐澄就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莫愁”。其实,三年前,徐澄在他祖母的寿诞上,第一次见到莫愁女时,就被其美貌及言谈举止所吸引。后来他便故意将莫愁女调到自己身边伺候自己。两个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互存爱慕之意。</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徐澄的老师去鸡鸣寺会友去了,徐澄就带着莫愁女到花园湖中泛舟玩耍。“湖光山色荡涟漪,情窦初开难抑己。”舟上徐澄忍不住对莫愁女的爱恋,于是主动表明心迹,莫愁女心存感动,就向徐澄透露了自己是罪臣之女的身份,两人至此私定终身。但门第却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徐澄的祖母得知徐澄和莫愁女相爱,她极力反对,逼着徐澄去迎娶邱丞相的女儿邱彩云。大婚之日,徐澄找到莫愁女,约定和她一起私奔。徐澄走后,莫愁女却被老太君打个了半死。邱彩云认为徐澄的心不在她这边,徐澄的魂早被莫愁的明眸勾引去了,于是她诓骗莫愁女,说徐澄患了重病,药引子需要一双眼睛。莫愁女为救徐澄,亲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最后悲伤地跳湖自尽。徐澄知道莫愁女已死,也不愿独活,于是也跳湖殉情。人们为纪念这对苦命的恋人,便将这湖称之为莫愁湖。</p> <p class="ql-block">江苏南京莫愁湖</p> <p class="ql-block"> 相传战国时代,湖北钟祥江边有一个靠打渔为生的渔夫叫卢公,家有一个貌如天仙的女儿。这女儿出生后总是啼哭不停,她父亲卢公就说:“别哭啊,别哭!莫哭啊,莫哭!莫悲啊,莫悲!莫愁啊,莫愁!”一连几个叫法,都是想劝小女儿不要昼夜啼哭的,但小女儿一直在哭,当听到“莫愁”二个字的时候,她突然停止了啼哭,令卢公惊呀不已。于是,卢公从此就把女儿叫做莫愁了。女儿越长大,容貌越出色,渐渐名声传了出去。莫愁女有时到沧浪湖中采莲,有时跟着父母到街市卖桃,有时在父亲捕鱼时帮着撑船划桨。她在舞蹈、唱歌方面极有天赋,有一副清脆的嗓子,音质美妙动听。楚国郢都流行的曲子,只要莫愁女听过一遍,即刻学会。她能歌善舞的天资,被当时的“学者、专家”发现了,于是她得到了屈原的的引领,接受过宋玉的指教,莫愁女舞艺、演唱能力均飞速提升,她还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词的入歌传唱,其中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莫愁女能歌善舞的消息,传扬出去后,楚襄王就将其召进宫中当了歌姬,硬生生地分离了她正与王襄哥相爱的一对有情人。那天莫愁女在目送被楚襄王贬去扬州的王襄哥后,悲伤欲绝。她来到了汉江边,纵身跳进了江中,这便有了湖北钟祥的莫愁湖。</p> <p class="ql-block">湖北钟祥莫愁湖</p> <p class="ql-block"> 又传南北朝时期,洛阳有一个姑娘,因为是秋天生的,父母就给她起名叫秋女。可是后来人们却叫她“莫愁女”,这源于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秋女出世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秋女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她聪明好学,采桑、养蚕、纺织,样样能干。邻居家的小孩念书,她听着记着,不但识了些字,还能写上几句诗文。别人唱洛阳民歌,她也学着唱。她的歌喉婉转,像莺啼一般,人们听着听着,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大家很喜欢她,不想离开她。秋女还跟爹爹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好本领。</p><p class="ql-block"> 十六岁那年,秋女跟爹爹上山采药,她走一路,唱一路,歌声随着山风飘荡。飘到耕田人耳朵里,耕田人松开了愁眉;飘到打柴人耳朵里,打柴人的斧头砍得更加来劲;飘到采药人耳朵里,药篓子不费力就装得满满。今儿爹爹领着秋女登山采药,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秋女的生日,爹爹拨开荆棘往高处攀,秋女抓着枝藤紧跟上。不多一会儿,父女俩的背篓里就装满了药草。就在这时候,爹爹听女儿喊:“爹哎,那有郁金香,郁金香……” 原来秋女最喜爱郁金香。她喜爱郁金香的花开得金光灿烂,郁金香的气味清淡怡人,郁金香的花枝还能给人治病。这会儿,她看见山顶上,郁金香正开得一篷,又一篷的。</p><p class="ql-block"> 爹爹晓得女儿的心思,应道:“好哩,我们上山顶去,今儿爹让你采个痛快。”父女俩继续往山上攀,在悬崖峭壁上一步步艰难爬行。爬呀,攀呀,眼看快到山顶了,哪知道老爹一脚踩到一块已松动的石头上,上头手还没抓牢,脚下石头一松动,“ 呼啦啦”连人带石直往山崖下滚去……秋女见状,顿时被吓得人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辛苦了一辈子的爹爹就这么撤手而去了,她哭得心碎肠断,像个泪人。家里穷得叮当响,拿什么去给父亲安葬呢?她顾不得今后怎么过了,决定卖身葬父。秋女回到家写了个卖身牌子,想想自己从此要孤单飘零,还不晓得会被谁人买去,那愁苦不尽的日子又怎么过?想着想着,心也酸了、意也乱了,就在写名字时。“秋”字下面添了“心”字,改成了“愁女”!</p><p class="ql-block"> 莫愁女把牌子插在街边,自己跪在一旁,哭得正伤心,忽然听得一声呼唤:“莫愁女,莫要发愁,快快起来,你爹的后事我来操办”。 这人是谁,他就是洛阳的卢员外,告老还乡后,移居到建康(南京)西头长江边。他在那里建了座花园,过起了长久安居的生活。以前他是梁武帝的朋友,他这次回到洛阳是为做生意的。他看愁女很可怜,人又长得秀气,就把她带回家去做了儿媳妇。愁女婚后,和丈夫倒也恩恩爱爱,不过她总是怀念父亲,惦记洛阳的老家,一双愁眉难得舒展。只有上山采药,替穷人治病的时候,山上的风吹去她眉宇的乌云,脸上才露出笑容。丈夫卢公子呢,十分体贴愁女,想方设法让她高兴。采药治病的事,从不拦她,家里常常为她插满郁金香。有一次还逗她说:愁女呀愁女,你这个名字,听了真让人发愁,今后你不会再过从前那样的苦日子了,何不在“愁”字前面加上个“莫”字,就叫“莫愁女”呢?来看病的邻居听了,都夸莫愁这名字好,说:“莫愁,莫愁,今后人们再有个病呀痛的,一见到你,什么忧愁也就全没啦!”说得愁女终于笑了。“莫愁女”这个名字也就传开了。人们还因为她房间里总是放满了郁金香,就把她的闺房叫做“郁金堂”。卢员外为这事高兴,还欣然命笔写下了“郁金堂"三个大字,贴在门楣上。</p> <p class="ql-block">洛阳凄美莫愁女</p> <p class="ql-block"> 卢员外,原来做过梁朝的将官。那阵子朝中不太平,这天,梁武帝到卢家花园找他商量军机。正说话间,看见一个穿紫衣的美女,肩荷鹤嘴锄,身背采药篓,篓里插满了金黄金黄的郁金香,倩影一飘就过去了,顿时满屋清香。梁武帝简直呆住了,还以为仙女下凡哩!愣了半天,梁武帝问卢员外:“这是谁家女子?”卢员外就把自己在洛阳收养莫愁女的经过一五一十讲了出来。梁武帝叹了口气说:“原来她还是个孝女!"谈了一会话,便回宫去了。</p><p class="ql-block"> 哪晓得梁武帝回宫后,莫愁女的美色,一直令他食无味,寝难眠,他便起了歪心。没几天,先把卢员外的儿子支去当兵,不明不白地就死在外面。没过多久,卢员外又被莫名其妙地扣上有欺君之罪,也枉送了命。然后,圣旨下来,说皇上顾念卢员外的旧日之情谊,选莫愁女进宫好生相待。莫愁女把前前后后发生的事一想,心里明白了:丈夫当兵亡命,公爹含冤而死,这都是梁武帝玩的花招!梁武帝本是虔诚信佛的帝王,竟然干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儿!我若入宫去,岂不是往火坑里跳?思前想后,“三十六计走为上”,宁死也不进宫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刚亮,莫愁女就来到江边,乘一只小船离了江岸。哪知小船离江岸不过几丈远,父老乡亲们便赶到了江边,大声叫唤着:“莫愁一一回来吧一一莫愁别丢下我们一一莫愁你不要走……”</p><p class="ql-block"> 莫愁女站在船头,回首望着乡亲,望着白浪滔天的江水,顿时心如刀绞:回吧,有家不能归;去吧,小船将自已载向何方?她六神无主,心乱如麻,不由狠狠一跺脚,小船颠簸不定,摇晃着,歪斜着,兜圈儿。奇怪,小船刚停下的地方,竟长出了一条圩埂,围成一个大湖。“莫一一愁一一莫一一愁一一”岸上的父老姐妹们还在哭呀喊呀,抬头再望时,只见湖里长出了许多莲花,向着乡亲们点头弯腰。莫愁呢?早已拉开小篷,乘风飞快地远去了,再也看不见了。因为她去得太急,连长江都被带动朝北移动了一段,让出了那个大湖。</p><p class="ql-block"> 待到梁武帝派人来招莫愁女进宫时,乡亲们都说莫愁女跳江了,一来想气气武帝,二来也让武帝断了歪念头。梁武帝嘴上没说,心里有愧,就假惺惺地把大湖取名莫愁湖,又亲笔写了“郁金堂"三个大字制成匾额,在卢家门楣上换下卢员外的题字,还写了《河中之水歌》替自己遮丑。这首歌就刻在“郁金堂”的一面墙壁上。</p><p class="ql-block"> 歌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莫愁女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忆过去,多少灾难多少泪,看今朝,满园花卉满园春。那六朝古都,“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美好的爱情,向往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封建压迫、诸候纷争、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天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人民革命,风起云涌, 时过境迁,华夏焕新。封建社会吃人制度塔倒殿塌,民主革命福惠众生光普赤县。“有情人终成眷属享恩爱,无花果离枝配偶得温馨。”</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啊,生老病灾莫担心,衣食住行不用愁,跨入新时代,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莫愁啊,莫愁!安居乐业,和谐温馨。莫愁啊,莫愁!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听召唤。让危机感,促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之大业,让中国梦,圆满你生活幸福恩爱到白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现实的莫愁湖,梦幻的莫愁女。</p> <p class="ql-block">湖水烟波渺,岸柳情丝绕。</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董绍华,又名董韶华,网名韶华流连。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人民作家》会员、《华夏诗文苑》文学顾问、盐城市大丰诗画社社员。爱好古典文学,注重地方人文景观研究。著有诗文集《韶华心语》(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白驹茶话》(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古镇情缘》(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水乡渔歌》(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