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十大好处和二个弊端

美梦成真

<p class="ql-block"><b>  国际象棋首先的“弊端”就是“观赏性略差”。</b></p><p class="ql-block"><b> 让外行看不出热闹所以,不能像绘画、乒乓球、篮球、足球、乐器一样让外行也看喜欢;也不能像英语、数学一样能“立竿见影”——说几句、做出题来。</b></p> <p class="ql-block"><b>国际象棋弊端二</b></p><p class="ql-block"><b>- 家长帮不上忙,因为不懂 -</b></p><p class="ql-block"><b> 孩子在掌握基本规则,掌握基本战术之后(按时间节点来算,大概是5岁左右的孩子学习一年之后)。家长有心帮孩子,可发现那开局谱着太难理解了,中局泽不知道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残局又发现太烧脑了。日常练习题家长根本帮不忙,不能指导孩子了。</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这两大弊端成为“家长不让孩子学棋的理由”或“孩子对学棋没有了兴趣”最大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b> 那么……想请问:孩子上了五六年级或初高中,家长还能辅导孩子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吗?如果家长是学霸,肯定能辅导。那么大部分对初高中数、理、化都不懂(或忘记)了的家庭怎么办?干脆就都不学了嘛——因为家长不能辅导了嘛。换言之,家长都能辅导了,要老师干嘛呢?</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说:那不一样呀!数理化英是刚需,因为高考要考,高考又不考国际象棋。喔……,原来高考的数理化英是只考知识点呀:</b></p><p class="ql-block"><b>不考分析力</b></p><p class="ql-block"><b>不考计算力</b></p><p class="ql-block"><b>不考静心能力</b></p><p class="ql-block"><b>不考抗压力</b></p><p class="ql-block"><b>不考抗挫折力</b></p><p class="ql-block"><b>不考全局观</b></p><p class="ql-block"><b>不考自我研究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相比起这两大弊端,不知道以下10大好处能不能“将功抵过”:</b></p><p class="ql-block"><b>1、促进大脑发育,增加脑树突出(即提高智商IQ)</b></p><p class="ql-block"><b>2、提升记忆力、专注力、分析力、计算力;增强全局观和抗挫折力。</b></p><p class="ql-block"><b>3、促进阅读与自我学习。</b></p><p class="ql-block"><b>4、懂得团队合作,知晓“得失”之理。</b></p><p class="ql-block"><b>5、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6、教会计划与前瞻。</b></p><p class="ql-block"><b>7、懂得变通,有计划,也有变化。</b></p><p class="ql-block"><b>8、拥有一份通行全球的体育运动。</b></p><p class="ql-block"><b>9、学会自我节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b></p><p class="ql-block"><b>10、锻炼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