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世界最大的古文物遗址场

墨逸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令人心怡的法瑞卢梵意五国游之二十五(完)</i></p> <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古罗马城,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庞大的古建筑艺术作品,众多的古废墟和古建筑,无不显示着这座散发魅力的“永恒之都”,那种骨子里透出的神圣、庄严、沧桑和悠久的古风古韵。</p> <p class="ql-block">凭着我最初的想象,罗马城一定是很美丽,很繁华。 然而,当我坐着大巴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陈旧的,街道是陈旧的,房屋是陈旧的,整个一座不太大的古罗马城,就像是陈列在巨大露天博物馆里诸多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隔着车窗或是下车用短暂的时间,近距离外观了我在经典电影《罗马假日》中见过安妮公主扮演者郝本擅自骑着摩托车闪过的几个经典景点。</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远眺到罗马万神殿,据导游介绍说,万神殿大穹顶的直径跨度达到近五十米,是全世界两千多座神殿或教堂中跨度最大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图为威尼斯广场上的祖国祭坛。</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上的祖国祭坛,地处罗马城的中心。导游说,它建自上世纪初,时间不算太长,但光建它花了二十五年,原是埃曼纽尔二世开国国王的宫殿,后来有一段时间,临时做过威尼斯共和国的大使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国祭坛的前方,最显眼的是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二世的青铜骑马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二十年代,在雕像的下方,增建了“无名烈士墓”,祭坛内部是纪念意大利独立与统一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称作“埃玛努埃尔二世纪念碑”,后来才通称“祖国祭坛”,成为意大利独正和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祭坛最高处最下方两端,分别对称雕刻多组镀金的胜利女神与劳动女神展翘欲飞的铜像和众人物的群雕,左方群雕整体寓意“胜利与自由”,右方群雕整体寓意“统一和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坛下端石阶前边,有两个半圆形的喷泉石池,池上各卧一巨人石像,分别代表意大利东西两岸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近了安妮公主扮演者郝本和派克在西班牙阶梯“巧遇”的场景,了却了电影《罗马假日》这一场景,带给我的久久念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西班牙广场上的阶梯,是欧洲最长的阶梯,阶梯最上方的建筑是罗马有名的圣三一教堂。</p> <p class="ql-block">阶梯的下端靠近西班牙广场,是艺术大师贝尔尼尼与他父亲联手设计建造于罗马的第一个喷泉即别具风格的《破船》喷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同贝尔尼尼设计圣彼得大教堂金铜华盖那样,他父亲和他都是把他们对宗教的痴迷,将雕刻和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几何形式广场喷泉的重叠水池看起来栩栩如生。四条弯形鱼托起一个巨大的贝壳,两侧海神的脸贴在贝壳上,嘴中朝上方喷着泉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罗马在世界上享有喷泉之都的美誉,几乎每个大型广场或者十字路口都会有高低不等,形态多姿,寓意丰富,风格各异,大小不一的喷泉,喷泉总数达到三千多座,有相当一部分喷泉出自贝尔尼尼之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惜,我只观看了几个喷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罗马逗留的多半天时间,目之所及,耳之所听,大都是巴洛克艺术的首席设计师贝尔尼尼的名字,这位神一般的人物,可谓多才多艺。能文善画,其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文艺复兴的遗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贝尔尼尼,有位知名人物曾这样形容:“他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给予那个时代的影响,在罗马乃至欧洲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一位杰出的大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怪有人感叹,古罗马是贝尔尼尼打造的罗马,没有贝尔尼尼,就没有古罗马城中诸多的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甚至音乐。</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一位生前为古罗马留下了诸多艺术作品的大师,死后的墓地却如此的简洁和平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是我没去过,只是听导游讲他葬在古罗马圣母大教堂贝尔尼尼的墓地。下图是贝尔尼尼本人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当我站到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前,感觉它和巴黎的凯旋门很相像,虽然历经了几千年,仍能看出十分精巧的雕刻工艺。 </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的右前方,是一座于公元72年由四万多名战俘,历经八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的古罗马斗兽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外观看,由于历经几次地震和人为的拆卸,己是毁损严重,残破不全,仍不愧为是人类建筑史上遗存下来的世界遗产和伟大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 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大型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里面到底是什么样,我在附近的艺术品摊上花1欧元买了一本罗马风光明信册,通过明信片我看到古罗马斗兽场里面的现状,四周呈环形的是同时能容纳6万名观众呈阶梯式的座位和数十条长短不等深壕沟。   </p> <p class="ql-block">我左顾右盼地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风雨得以保存至今而倍感庆幸。 </p> <p class="ql-block">紧邻斗兽场旁的是现存世界最大面积的古罗马城中心的废墟。</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凝视两千多年前是古罗马帝国的中心广场和建有无数宫殿的建筑群,如今让岁月和战争摧残成只剩下颓垣败瓦,一片荒凉的古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的我们,己很难想像它当时是如何辉煌和壮观的模样,正视它如今的现状,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这是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帝国的心脏之地吗?苍老的历史与现实安宁的对比,又怎能不让人滋生人类世代和平友好相处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哎,古罗马,曾经的众多神庙与市政建筑,现在已是一片历经战争与地震后的废墟。</p> <p class="ql-block">在罗马三千多座喷泉中,最负盛名是特莱维喷泉,这座喷泉位于威尼斯广场跟西班牙广场之间,当地人习惯称它为许愿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愿泉是罗马最具知名度也是最大的喷水池。导游说,至所以叫“特莱维”,是指三岔路口的意思,也就是三条道路集中的交汇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愿泉地处十五世纪修建的阿格利帕水道的水源所在地。以罗马神话中海神尼普勒战胜归来为题材,整体雕塑呈现巴洛克建筑风格,外形自由、装饰丰富、立体感强、整个喷泉气势磅礴、大气恢宏、泉水清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愿泉建造前后花了三十年,设计师萨维巧妙地以波里侯爵宫殿前墙借景,使喷泉与宫殿雕塑融为一体,显得极为壮观大气。</p> <p class="ql-block">前去欣赏许愿泉,是我们此次欧洲游的最后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罗马众多景点中,不能不去观看的是就是罗马这座著名的许愿泉。</p> <p class="ql-block">尽管天色渐晚,当我们随团队连跑带颠来到许愿泉时,已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游人在此蜂拥着水泄不通。 </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地望着许愿泉的喷泉结构,完全是左右对称型,中央立着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尼普勒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海贝中间的尼普勒,桀骜不驯、藐视众生的神态,褶皱的衣襟,如同真实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神脚下有两匹骏马,被两个人身鱼尾的男人所牵引,分别象征着平静与汹涌的河流,左边的一个毫不驯服,右边的那个温顺随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神的左右还各有一个女人神,在背景墙的顶部,有四个女神,各持不同的神器,象征着四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设计师萨维对每个人物的刻画丝丝入扣,令人佩服,整组雕塑恢宏震撼,是喷泉作品中少见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泉水从各组雕像、海礁石之间涌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于一处。</p> <p class="ql-block">或许众多游人和我一样抱着宁可相信古罗马美丽的传说,几乎所有游人纷纷弯着腰钻进池边,背对着一池泉水,从肩上抛出一枚又一枚寓意着“我还要来罗马”心愿的硬币飞入许愿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导游说,每年光扔进许愿泉的硬币累计多达上千万欧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钱数,足以说明还想再来罗马的人是如此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背对着许愿泉,分三次抛出硬币之际,心中念叨着有机会再次光顾罗马、再次造访欧洲、祝福我爱的人。 </p> <p class="ql-block">“相见时难别亦难”,罗马别了,欧洲也别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有代表性的欧洲三国,我这一生或许只来一次,但所见所闻带给我旅游生活中的百感交集,会让我终身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