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湘潭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她不但历史底蕴雄厚,而且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也特别多!像湘潭的高峰塔(原名叫宝塔)就是其中之一。</b></p><p class="ql-block"><b>高峰塔青砖砌成,七层八角,高十三米。底层为红砂石和麻石垒砌,有大门可出入,门额有石刻“屹镇重离”四字。塔内甬道曲折,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每层中有佛阁,外有走廊,均有三门相通。</b></p><p class="ql-block"><b>高峰塔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江东岸,湘潭三大桥与一大桥之间,兴建于明朝万历42年(公园1651年)将近四百年的历史。高峰塔上下共七层,在文革期间被毁以后,宝塔街道江边村于1994年在旧址重建高峰塔并于次年对外开放。而后由于年久失修,高峰塔逐渐被人们遗忘。</b></p><p class="ql-block"><b>2012年7月,江边村通过招商引资,开始对高峰塔进行更换琉璃瓦,修葺木门木窗,开辟地宫通道,设立孔子雕塑,地面铺装麻石、青砖等修缮工作,并在塔院内广植各类名贵花木,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依山造势,将原村文化中心进行苏式园林改造,使其建筑与宝塔融为一体。</b></p><p class="ql-block"><b>明代是湘潭重要的发展时期,曾在明初、清初被两次屠城,可见湘潭历史命运的惨烈与曲折。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五年间,嘉兴秀水人、县令包鸿逵主政湘潭,轻徭减赋,地方经济才有所发展。湘潭籍进士、左谕德李腾芳,左迁太常博士,引疾家居,襄助县令包鸿逵先后建设万楼与宝塔。之后,李腾芳起任行人司正,历太常少卿,直至担任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协理詹事府,晋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b></p><p class="ql-block"><b>塔成之时,李腾芳出面恭请南京光禄寺少卿、嘉鱼李憭为宝塔作记,并代笔完成《高峰石塔记》。此文对宝塔建设始末以及宝塔的功用作了详细介绍:“湘潭于湖南最有名,地势自交广峤岭戟立斗折而来者,忽然释其岩嵁巇而放于夷悠,潇、蒸、湘诸流又有以宣其滞、出其恶而潴其美。故生于斯者,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商于乡先生克扬张公辈,告于邑令仪甫包公,为石浮屠尖于邑治之南山,占巽之隅,因崇为高,凡若干尺。始于去春甲寅之二月,考之以今秋乙卯九月。”</b></p><p class="ql-block"><b>宝塔建成后,湘潭地方逐渐形成了“八月十五游宝塔”的民俗,并演绎出中秋儿童放孔明灯、以瓦片垒塔而“烧宝塔”的异俗,“宝塔镇蜈蚣”的传说也不胫而走。塔第一层做了几尊观音像,每年二月十九日、三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大师的三个生日时,就会有附近的百姓到这里来朝拜</b></p><p class="ql-block"><b>宝塔与宗教和迷信无涉。它虽然借助了佛塔的建筑形式,有如同时建成的万楼一样,宝塔完全是一种寓意文运昌盛的中国传统建筑。建筑它的用意在于鼓励学子努力学习上进,多出进士,多出人才,以振起地方之学风,推进地方之文明。</b></p><p class="ql-block"><b>清人周兆鹏《登宝塔岭》诗:“塔势崔巍暮入秋,诸天斗宿豁双眸。百年文物荒丘冷,千里征帆故国愁。石嘴似人横浦口,昭山如舫劈江流。开轩试看凌霄鸟,只恐狂风卷不休。”</b></p><p class="ql-block"><b>这是从前的宝塔!</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改建后的新高峰塔</b></p> <p class="ql-block"><b>在全国所有的塔寺文化中,没有一处像高峰塔一样,设有一处伟人的敬拜堂!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了敬拜堂,向伟人毛主席三躹躬,一躹躺,感恩毛主席让我们劳苦大众站了起来;二躹躬,感恩毛主席让我们劳苦大众当家做了主;三躹躬,感恩毛主席让我们劳苦大众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劳苦大众的今天!</b></p><p class="ql-block"><b>不忘初心,永远怀念毛主席!</b></p> <p class="ql-block"><b>登高望远,湘江及两岸沿江风光带尽收眼底,真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觉!</b></p> <p class="ql-block"><b>远处的湘潭四桥、万楼、铁路桥、城际铁路桥、沪昆高速桥等。</b></p> <p class="ql-block"><b>远处的湘潭三大桥</b></p> <p class="ql-block"><b>远处的湖南工程学院体育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站在塔顶层,放飞心情,放松精神,怀着美好来上一张呗!</b></p> <p class="ql-block"><b>远处的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宿舍</b></p> <p class="ql-block"><b>远处的湘潭一大桥</b></p> <p class="ql-block"><b>奇珍异石展示</b></p> <p class="ql-block"><b>天师宫坐落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江东岸,原著名的宝塔岭公园中心。天师宫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历经四百余年历史。</b></p><p class="ql-block"><b>天师宫为湖南省第二批重点寺观教堂,原规模宏伟,后历遭劫难。屡经兴废。后为龙门弟子修复,成为全真龙门庙宇。现有天师殿,石牌坊,坐龙,玉皇殿,斗姥阁,丹房等建筑。</b></p><p class="ql-block"><b>天师宫内供奉有张葛许萨四大天师。鸿钧老祖,慈航真人,财神赵元帅,药王。玉皇殿供奉有。玉皇大帝,持笔将军,持印将军,天地水三官大帝。斗姥阁供有斗姥元君,六十甲子,等像。</b></p><p class="ql-block"><b>天师宫据《宝塔简介》《湘潭人文风物掌故》《湖南民族文化图志》等书云:“四百余载仙迹,三六九峰皆白云”。就是赞美天师宫道家仙境。天师宫毗邻107国道公路河湘黔铁路线。又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交汇处。交通十分方便。地理位置重要。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秀美。庙宇畔江而建,被誉为“小龙虎山”。</b></p><p class="ql-block">天师宫传说</p><p class="ql-block"><b>相传,明朝宝塔有妖蟒作祟,每年中秋节晚登高赏月时,妖蟒出现危害乡民。员外,绅士知道后上报给县令包鸿逵,包鸿逵上奏折于嘉靖帝。后下圣旨于六十代天师张培源来潭收服妖蟒。员外,绅士,立天师宫祭神。</b></p><p class="ql-block">坐龙传说</p><p class="ql-block"><b>当时汨罗周晓军石匠。安装坐龙时,问张道长:“安坐龙有何规矩否。”道长答曰:“祈神后,天师同意第三日安装”。三日早,食毕。石匠等人进行安装,突然天气风云变幻。坐龙一次到位,不曾有任何偏差。刚一合拢,天空电光直射坐龙。达三十秒之久。石匠游客等人莫不以之为奇兆。于壬午年大年初七,主持张道长有感而梦。初八辰时到江边村外,当时原书记村长,安放鞭炮接待。坐下后,问曰何事。张道长曰:“昨晚有感于怪梦,张天师曰村委会发财。书记答曰:“上届财务赤字,吾等准备裁员。原九人裁至五人。道长曰吾等有财源,何也。道长大笑答曰:“靠山吃山”转身而去。半年后湖南工程学院征地达八百亩地于江边村。从此村民富矣。</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上天师官的一条老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