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说新疆/香妃传奇感触多

襄阳野老

<p class="ql-block">新疆霍城县薰衣草庄园</p> <p class="ql-block">伊帕尔汗薰衣草庄园图片。</p> <p class="ql-block">伊帕尔汗薰衣草庄园碑文</p> <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当我走进伊犁河谷薰衣草庄园时,看见花海中竖立着一块白色的石碑,上书“伊帕尔汗”四个俊秀的汉字。这是庄园的名称,也是薰衣草品牌的名称。当时向在庄园工作的一位美女打听,伊帕尔汗是什么意思?她莞尔一笑:“是香姑娘”的意思。我从她的笑中感触一种艳丽而神秘的韵味。进一步了解得知,这位香姑娘就是乾隆最宠爱的香妃。我的感触多了,继续询问,她告诉我,这座伊帕尔汗薰衣草庄园,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笫四师的著名产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产业很兴旺。我推算了一下,庄园的建立应在文革的末期,革命的思潮仍在延续,兵团人竟敢以皇帝妃子给庄园和品牌命名,借她推销产品,发展事业,我的感触更加多了。</p> <p class="ql-block"> 伊帕尔汗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伊帕尔汗在沙漠中骑马。</p> <p class="ql-block">伊帕尔汗在寺里礼拜。</p> <p class="ql-block">  伊泊尔汗是喀什维吾尔族人,出身于显贵门第。乾隆24年,家族协助清军平定和卓部落叛乱有功,其叔额色伊与长兄图尔都被乾隆召进京城封官进爵。为表忠心,其兄将年纪26岁的伊泊尔汗献与乾隆。因伊泊尔汗姿容妙曼,能歌善舞,乾隆大悦,当即封她为“和贵人”。不久封为容嫔,最后升为容妃。因为她满身溢香,闻者欲醉,故称为香妃,俱有传奇色彩,洋溢神秘浪漫。</p> <p class="ql-block">按照维族风物给香妃建了一个家园。</p> <p class="ql-block">香妃走进维族家园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乾隆是一个非常风流的皇帝,拥有艳妃42人,但最宠爱的是香妃。为了讨得欢心,专门在皇宫里按照维族风物,给香妃建了一个家园,供她玩乐。</p><p class="ql-block"> 乾隆毅然打破宫廷规矩,允许香妃穿本民族服装,跳民族舞蹈。并运进新疆肉类瓜果,满足她的口福,配备专门厨师,为她烹饪美食。同时,乾隆还陪她骑马射箭,带她出京巡游,讨她喜欢。但是,俩人婚姻没有丝亳情感铺垫,只是兄长送给皇权的礼物。一个豪爽奔放的维族姑娘,带着浓浓的乡思,突然走进高墙环围的深宫,不是个滋味。真正的爱情是平等的交融,而她们是等级的接触,是皇帝对民女居高临下的宠幸,即使侍寝也是皇权与臣妾的交媾,好似一只猛虎戏糕羊,尤如一树梨花压海棠。</p><p class="ql-block"> 香妃在宫庭中,尽管锦衣玉食,灯红酒绿,看起来十分风光,实际只不过是只羁鸟,在寂寥中荒度韶华,哪有在辽阔草原上自由奔放欢悦?乾隆只好想尽办法,讨她开心。在京城给她建造豪华的宝月楼,请来同乡陪她玩乐。就这样,香妃在京城度过28年,苦乐春秋,无有子嗣,55岁悄然逝去,葬在河北遵化东陵裕妃园寝,成就了一段传奇故事,留与后人沉思。</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有一荣俱荣的现象,香妃家族也不例外。喀什东郊有一个较大的墓园,叫阿帕克霍加墓园,典型的伊斯兰建筑,据说葬有香妃家族5代72人。传说香妃的衣冠也葬于此地,故而改称香妃墓园,成为当地最显贵荣耀的墓园。 各地游客参观墓园,不仅会想到香妃,也会想到乾隆皇帝,想到君妃的浪漫与奢华,家族也自然绽放光彩,至于香妃在宫庭是否自由幸福,人们早已忽略。</p> <p class="ql-block"> 喀什香妃墓园图片</p> <p class="ql-block">  凡到北疆的游客会去看看伊帕尔汗薰衣草庄园,遐想香妃的风釆。凡到南疆的游客,会去看看香妃陵园,想象一下皇妃的奢华生活。而文学艺朮作品也是长篇累牍的宣扬她的传奇色彩,吸引人们眼球。</p><p class="ql-block"> 在此,不禁要问,人们为何对这位伊帕尔汗姑娘感兴趣?是出于好奇?是肯定君妃之爱?更多恐怕是出于对香妃的欣赏,因为她是皇帝的女人,夫贵妻荣,潜意识里隐藏着对皇帝的欣赏。如果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女人,人们会如此感兴趣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会,绝对不会!可见皇权在人们心中的影响之大。</p> <p class="ql-block">香妃月夜登楼,遥望故乡。</p> <p class="ql-block">香妃抚摸家乡的石榴花。</p> <p class="ql-block">香妃思乡伤感。</p> <p class="ql-block">  说句心里话,这一辈子,我最讨厌的就是皇帝。它们自称为天子,君权神授,皇恩浩荡,无论哪个皇帝践行的都是家天下的勾当。它们的存在,往往与极权、专制、暴力、残忍联系一起。这是与民主、共和、宪政水火不容的力量。它们自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却要天下的普通女人三从四德,缠脚守寡,立贞洁牌坊。中国的封建王朝已经消亡190多年了,可是现代的官吏仍在效仿皇权,要求别人清正廉洁,自己却二奶成群,花天酒地。这难道不是皇权的余毒?</p><p class="ql-block"> 古代圣贤孟子喊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两千多年过去了,民主政治的潮流在世界奔涌。可是封建意识仍在泛滥,有一个所谓的作家,为清朝皇帝树碑立传,把多个皇帝颂为雄才大略,宽厚仁慈,为民造福的君主。既然这样,孙中山推翻大清王朝,实现共和,岂不是天大的错误?我们今拥载孙中山,维护共和,岂不是天大的笑话?网上点评说,他的书发行越多,危害越大。一个丧权辱国的朝代有什么值得歌颂的?香港澳门被人占去几百年。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至今仍在俄国手中,海参崴良港仍然是别国的港口,连海水也日夜怒吼,也为之不平!</p><p class="ql-block"> 哲人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让历史警示未来。当我们到伊泊尔汗薰衣草庄园和喀什香妃陵园时,不仅要观光,更要思考,我们来此欣赏什么,你心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这恐怕是每个游客要关注的焦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