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益波战友

高荃

<p class="ql-block"> (右一为王益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缅怀战友,纪念我们逝去的曾经</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新兵连群里看到你七月五号走了,一时无措,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连续两天心里莫名的慌得很,这种情况只有以前在我至亲离世前有过,于是我给我的亲人打电话、发信息,给我多时未联系的一个要好的战友问安好,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说来也怪,我发信息的这个战友当天也给你发信息问安好,可惜你没有回,可惜你不会再回。难道我心慌的时候是你在想我?</p> <p class="ql-block">  益波,我的战友,认识你时是在新兵一连,那时你在一排,我在二排,你大我两岁,浙江东阳人。在新兵连时虽在同一栋营房,但正如营长辛凤民教导的“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练,人是需要磨练的”,我们那时候都在“磨练”,没有多少交集。新兵下连后,你因为在当兵前发表过一些“豆腐块”被挑到团里报道组,后来我也去了报道组,一起给宣传股长、新闻干事干私活,一起写新闻。你温文尔雅、有才,我一个粗人、有勇,但我们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互相成就。个中往事我不想再提及,就让他们永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吧。</p> <p class="ql-block">  后来你回到一营营部当文书,再后来,我因团里清编,也曾两度下到一营部,记得第一次到营部,有一次,我上楼碰到“大灰狼”辛营长正从楼上下来,他随口一句“最近上稿了吗?”我回了一句“没”,营长破口大骂“我养的是一群猪”。正好这时你正在楼下,听到骂声站得笔直,好像答了一声“是”还是“到”,这事还一度成为笑谈。 </p><p class="ql-block"> 营长辛凤民,有牛逼的履历,三年排长直接当连长,五年时间把一个“提不起的豆腐五连”带成一个集体二等功连,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南京军区十佳连长等,受到时任最高领袖江同志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做过报告,我看到过他一抽屉的荣誉证书以及和各级领导人的合影,一度风光无限。</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兵那年五月份他从五连直接到一营当营长。那时虽然苦、累,但人有激情,营队流行“比学赶帮超”,真正是学有榜样,超有目标。他对人要求严格时是冷的,帮人时是热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清编又到营部“避难”时,他说你原来哪个床铺还是睡哪个床铺 ,我说营长要不我回到二连去,到时去教导队,他说也行,受不了就回来,床铺给你留着。那个时候一个班长提干,18块钱一盒的中华鳖精买了两盒,还买了几个苹果,合计不到五十块钱到他那里汇报了一下,他倾心尽力帮那班长办成了,东西还让我们几个小鬼给吃了。后来他到浙江省军区当装备部长时,一营部那些老兄弟还在杭州聚过一次。</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又回到了政治处,后来又离开.......我离开后你又去了政治处,并到军区《人民前线》报社跟班学习。那段时间你是高产的,因为你本来就有才。</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福州以后,十余年时间,辗转经过衡阳、长沙、惠州等地直到转业回到老家,那时通讯不便失去了联系。你因年龄稍大一些,在当兵前就有了对象,确定了关系,家里等着回去成亲,于是你就没在部队发展,退伍回去了。回去后曾在家乡的《金华日报》当过一段时间记者,因你们那边经济比较活跃,所以对进体制不是很推崇,你因岳父一句“你以后就靠着写几个字,捧着这些剪贴本养家糊口啊”,你就辞了,去西安做生意了,做天堂伞总代,后来成立西安其叶蓁蓁商贸公司。你是个儒商,对客户、对工人都很友善,有一次一个客商定制的印了字的伞无理由要求退货,你说退就退了,因印了人家公司的名称,无法再出售,放到公司,谁要谁就拿一些,真是亏了钱还给人家打广告,说人家退货或许有人家难以言及的原因,以后不跟他做生意就是了。公司一个以前辞职的女孩,回去两年生完孩子后找不到合适的事做,又回来找他,但当时人员已满,不需要人,你说人家不是到为难处也不会来找,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吧。......做了一辈子的好人,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我一直在找你,问战友,查网络。当我在网上搜到“西安某市场东阳商户党支部党员王益波xxxx”时,兴奋不已,马上给你写了个明信片寄到这个市场,后来你说你没收到。</p><p class="ql-block"> 同时你也在找我,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把我找到了,2014年11月29日,从西安坐火车到了益阳,我邀上另一个战友余辉一起到火车站接到了你。</p> <p class="ql-block"> (左一为王益波)</p> <p class="ql-block">  你来的时候客气,给我带了条好烟,虽然陕西烟我不是很喜欢抽。你家大姑娘也有心,虽然没见过面,还给我姑娘带了一套很精美的书签。回去的时候,我为给你们带点什么东西犯难了,不抽烟,不喝酒,我们这边辣的东西你们又吃不惯,只好给你买了点当时时新的黑茶,还买了个桃江特产“益芳牌”小烤火箱,我想这应该在你的大房子里可能有点用。果然,后来你说你家小女儿很喜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因我们要回老家去看老儿子,把你送上天问公司到长沙的快的,交代你先坐到航天酒店,然后坐航天酒店到机场的专车就可以了。历历在目,没承想这成了永别。</p><p class="ql-block"> 一直约着到西安去看看,可八年来一直没能去成,开始你年年问,后来就不问了。直到前年,听说你得了大病,做了手术。我又不好直接问,只好问问你身体好了没有?想去看看,可就是动不了身。就发了个红包表示慰问,你说:我好了,谢谢兄弟的大红包,但我不能收,心意我领了,有空来玩,如果忙不赢,来日方长。来日到底有多长?</p><p class="ql-block"> 老话讲“天妒英才”“好人命不长”,在你身上真是都应验了。老天有眼吗?如果有,他是不是也想找个有才的好人多陪陪他?按照“物质不灭”理论,我想你一定还在,只是去了世界的那一边,你在那边一定过得很好。侄女蓁蓁、茜茜,是你的传承,你看蓁蓁、茜茜这名字取得多好!秦为陕西、西即西安,《诗经.周南.桃夭》有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多美啊!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愿你的家人安好!愿逝者安息!愿生者余生保重!</p><p class="ql-block"> 以你在《金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结尾吧“不是到现在才想起你,而是一直想你到现在”。兄弟,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