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厦门老年大学声乐二(2)班2022上学期期末学习成果汇报习唱会花絮

徐冰

<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钢琴伴奏:许淑黎</p><p class="ql-block">班 主 任:蔡慧卿</p><p class="ql-block">节目策划:吕豫闽</p><p class="ql-block">节目主持:王 鸣</p><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美篇制作:徐 冰</p> <p class="ql-block">  共同的音乐爱好把我们聚集在厦门老年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声乐基础知识与演唱技巧,我们走到一起,快乐学习,为伟大的党高歌,为伟大祖国高歌,为幸福生活高歌。“厦门老年大学,我的深情为你守候”——</p> <p class="ql-block">受疫情影响,2022年上学期我们的课程延期开学。在短短的这学期有限的时间里,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克服了困难,经过紧张的学习,终于按时完成了这学期的学习任务,在此感谢授课老师许淑黎老师和班主任蔡慧卿老师对同学们的辛勤付出。7月6日上午,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大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声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搬上舞台,向老师与同学们作个汇报。——</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蔡慧卿老师主持今天的期末习唱会并为同学们在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中坚持学习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预祝习唱会圆满成功,蔡老师预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祝福同学们在假期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今天习唱会的节目主持人王鸣,感谢王鸣同学的辛勤付出。——</p> <p class="ql-block">“——世上有朵美丽的花,</p><p class="ql-block">那是青春吐芳华,</p><p class="ql-block">铮铮硬骨绽花开,</p><p class="ql-block">滴滴鲜血染红它。”</p><p class="ql-block">第一小组首先为全班同学表演女声小组唱《绒花》,以富有激情和演唱技巧,表达了歌曲的时代感与革命性。</p><p class="ql-block">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演唱,随后被多位艺术家演唱过。 电影《芳华》选用了韩红版的《绒花》作为电影片尾曲。《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以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p> <p class="ql-block">第一小组为同学们表演女声小组唱《绒花》——</p> <p class="ql-block">——“家乡那棵红枣树</p><p class="ql-block">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p><p class="ql-block">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p><p class="ql-block">记着我曾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这首《红枣树》歌曲表达的寓意是诉说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童年红枣树浓厚的感情。她希望用歌声让观众重回那个清纯的岁月,让那些已逝去的美好岁月再次重现。</p><p class="ql-block">第二小组女声小合唱很好的表达了歌曲对家乡眷恋的感情,演唱中把同学们似乎带到家乡农村童年红枣树下,使那种己逝去的美好岁月重现。——</p> <p class="ql-block">第二小组女生们为同学们表演小组唱《红枣树》——</p> <p class="ql-block">歌曲《多情的土地》 是由任志平作词施光南谱曲,佟铁鑫首唱的艺术歌曲,同时关牧村、廖昌永、韩红、杨洪基等多位歌唱家也在众多国家级的演出中演唱过。</p><p class="ql-block">该歌曲深沉细腻极具内涵,要求男中、低音或者女中音演绎最为合适。在2010年世博会闭幕式上由流行歌手韩红再次唱响。</p><p class="ql-block">第五组陈添才同学很好的运用了男中音演唱技巧成功的演驿了这首歌曲,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陈添才同学为同学们激情表演男中音独唱《多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红枣树表达的情怀是歌手对家乡的思念,《红枣树》是一首民谣,不以旋律和节奏取胜,而是突出自己的歌手。它的歌词和歌曲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状态。整首歌充满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游子的乡愁。在充满爱恨情仇的流行乐坛,这首歌确实是一股清流。第三小组女生们演唱的女声小组唱《红枣树》,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第三小组女生们为同学们演唱女声小组唱《红枣树》——</p> <p class="ql-block">歌曲《又见炊烟》,是邓丽君演唱的国语歌曲,可以理解为又回到了故乡。一般是农家的孩子离家后,再次回到故乡见到的景象。农村一般都是烧火做饭,家家户户都有烟筒,烧柴,烧秸秆。冒出的烟称之为炊烟。农村的孩子远离故乡来到城里,回去看到,故乡炊烟依旧那么熟悉,又见炊烟!第四小组女生们在表演这首歌曲时,很好地表达了歌曲对主人翁离家后再次回到故乡的欢喜心情,使由邓丽君首唱的这首歌曲的意境得以重现。——</p> <p class="ql-block">第四小组女生们为老师同学们表演小组唱《又见炊烟》——</p> <p class="ql-block">歌曲《邮递马车》,这是日本作曲家古关裕而有名的作品。 歌曲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函时的喜悦心情。当时,在那遥远的牧场上,得知家乡亲人和朋友的信息是比较困难的,只有邮递马车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快慰。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洋溢着欢乐的情绪。</p><p class="ql-block">第五小组男生们用节奏欢快而诙谐的浑厚男声唱出邮递马车即将带来的充满希望的好消息那种心情,并很好的运用了2/4拍较快的速度演唱。——</p> <p class="ql-block">第五小组男生表演男声小组唱《邮递马车》——</p> <p class="ql-block">歌曲《天边》的创作背后隐藏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画家与一位外交官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虽然故事版本不尽相同,但这首歌曲所表达的知青爱情寓意为世人所感动。</p><p class="ql-block">高红同学和崔来福同学用委婉清新的男女二重唱热情演驿了这首赞美知青爱情的歌曲《天边》,把男女主人公对生活的向往与爱情的幢憬表达的维妙维肖,博得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高红、崔来福同学为大家表演男女声二重唱《天边》。——</p> <p class="ql-block">歌曲《绒花》是影片《小花》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它曾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听众喜爱的广播优秀歌曲奖等。它应电影《小花》的剧情发展需要而生。以新颖的视角、清新的音乐风格深入细致地刻画了女主角翠姑内心世界的情感美。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p><p class="ql-block">第六小组同学以混声合唱形式演驿了这首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旋律,令同学们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第六小组同学们用混声合唱形式完美演驿了这首抒情歌曲《绒花》,为同学们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p> <p class="ql-block">——“你是我一片思乡的情,</p><p class="ql-block">你是我童年最真的梦,</p><p class="ql-block">你是我藏在心中的歌,</p><p class="ql-block">今天唱给你来听…”</p><p class="ql-block">这首《又见山里红》歌词意思是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山里红来表达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p><p class="ql-block">第七小组女生们为同学们带来对童年美好记忆和对家乡热爱之情的这首优美动听的《又见山里红》,博得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热烈掌声。——</p> <p class="ql-block">第七小组女生完美演驿的这首优美抒情的《又见山里红》,很受全班师生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而成,这首歌流传甚广。</p><p class="ql-block">由陈添才、林国华用男女声二重唱的形式完美演驿了这首草原上的人们热爱生活与讴歌爱情的真实感情的歌曲。这首歌曲至今传唱不衰。——</p> <p class="ql-block">林国华、陈添才同学为大家表演男女声二重唱《敖包相会》,博得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高高的骆峰 从来不寂寞</p><p class="ql-block">茫茫的翰海里 印着它脚窝</p><p class="ql-block">沉甸甸的骆背上 骆着它的希望”</p><p class="ql-block">这首《天边的骆驼》是蒙古族著名歌手呼斯楞演唱的歌曲,由朱思思作词作曲。骆驼的精神,在内蒙古也广为传颂,生活在草场、沙漠地带的草原人民,他们像骆驼一样,相信沙漠的另一端就是绿洲,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的走向远方,充满着生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由高红、崔来福同学用男女声二重唱形式为大家演唱这首《天边的骆驼》表达了草原人民生活在草地沙漠的环境下,却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向远方,对生活充满希望信心和意志。——</p> <p class="ql-block">崔来福、高红为大家表演的男女声二重唱《天边的骆驼》激情奔放,充满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长亭外,古道边,</p><p class="ql-block">芳草碧连天。</p><p class="ql-block">晚风拂柳笛声残,</p><p class="ql-block">夕阳山外山…”</p><p class="ql-block">《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p><p class="ql-block">这首歌曲曾被广泛应用于故友相别时的挽歌,至今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第八小组女生们今天演唱这首《送别》,也可应用于同学们期末将至且大家聚首又离别时的感慨情意。——</p> <p class="ql-block">第八小组女生们用含情脉脉的感慨演驿了这首《送别》,寄寓同学们友谊常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习唱会即将结束前,全体师生一起高歌唱响《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的《同一首歌》曲调悠扬,旋律优美,词曲贴切,通俗易 懂。《同一首歌》作为电视音乐 栏目,已经播出很多场的演出.《同一首歌》的歌名大大地超越了此歌曲所表达的范围,成为 了中央电视台最受群众欢迎的播出栏目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学期虽然己经结束,同学们恋恋不舍分手道别。这学期来,同学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演唱技巧都取得很大进步,大家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学们都希望下学期再一起重返校园,畅享学习生活,歌唱幸福明天。——</p> <p class="ql-block">老师同学们,期待下学期大家重聚一起。祝老师同学们假期愉快,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感谢同学们为习唱会美篇的制作提供精彩图片及视频,有你们的参与,这世界将更加美好!</p>

同学

歌曲

小组

演唱

这首

表达

首歌曲

枣树

演驿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