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故宫博物院美景如画

放飞心情

<p class="ql-block">  昨日天气预报无雨,30℃,算是这几天最凉爽的一天,赶紧带上相机进宫拍片片,这次是从天安门金水桥进。</p> <p class="ql-block">  去时天气多云,没有阳光,排队算是不受罪,但外地游人放假带娃来旅游的不少,加上要查验核酸报告,北京健康宝等等,外地游人不熟悉,真有好几个人因核酸报告时间过长被挡住往回走的,放行速度很是考验耐心。没法,只能等。</p> <p class="ql-block">昨日大雨还积在城门洞里,正好有倒影,这机会可不能放过。</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有油画感?</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的古砖,每拍一次心里都不由得想以后还让不让人踩?会不会是最后一张。</p> <p class="ql-block">夏日雨后的松树新绿新绿的,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红墙配红花并不让人觉得俗,反而显得古朴。</p> <p class="ql-block">古松苍劲挺拔</p> <p class="ql-block">许久没进珍宝馆,看游人不多,购票入内。</p> <p class="ql-block">故宫九龙壁,在珍宝馆里,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内,在外面拍的,不让进。</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内金柱子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内两只宝象,长焦拍摄。</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的金门</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现在划在珍宝馆范围之内。</p><p class="ql-block">它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后经历嘉庆和光绪的修葺和重修。</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寿”出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智慧的人快乐,善良、仁德的人长寿。</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花板,全部是用木雕的,做工精细,肯定是上好的木料,你看看是不是黄花梨木?我看着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故宫里唯一能让游人在室内仔细观看的大殿,以前大部分都可以进去看,现在都是隔着玻璃,或是远远的在外面搂一眼。</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乐寿堂里面有著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匆匆的脚步都来这里看这件宝贝。但不知道是否注意到这个房间极尽奢华:其二楼围栏全是用玉镶嵌装饰的,是一圈围栏啊!镶的是玉啊!;门窗是镶嵌景泰蓝的,是景泰蓝啊!装饰门窗、隔断。</p> <p class="ql-block">这牌匾我看是用螺钿镶嵌的,跟一般的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是乾隆规划的退休后的寝宫。所以,建筑和装饰都极尽奢华。雕刻的龙都是立体雕,从平面上龙头突出出来,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木格栅都是雕花装饰,不知以前放的是书籍还是珍宝。</p> <p class="ql-block">每个木格都镶有书法或画,都是当时的名人的作品。这应该是没有维修过的原模原样东东,有的锦缎都破损了,这也很难修补。要保护好故宫也真不容易,好多室内不开放也是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住的地方就是奢华,低调的颜色也压不住奢侈。</p> <p class="ql-block">  这是珍宝馆里最土的展品,但却是最有文化底蕴的遗产,我为何没上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确偏偏推它,请耐心看完下文。</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石鼓是十块篆刻着古文字的鼓形石。以全新内容和体例布陈的石鼓馆“秦国石鼓专题陈列”于2004年10月1日在外东路皇极殿西庑正式展出。</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网上转载的石鼓传奇:</p><p class="ql-block">  此鼓非彼鼓,它形如鼓状,大小不一,每座重约2吨,身上以大篆刻着记叙秦公游猎的10首诗句,原有718字。石鼓虽不过为花岗岩石材质,但因历史久远,又有文字篆刻,被不少君王视为庙堂重器。  </p><p class="ql-block"> 自明清以来,石鼓上的文字拓本“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但贵重如斯,10座石鼓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也不过一叶,随波浮沉、命运无定。唐初石鼓在陕西天兴(今属陕西宝鸡)现世,悠久的历史、神秘的篆文,石鼓成了当时欣欣向荣的大唐王朝受命于天的证据。  </p><p class="ql-block">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石鼓没挡住安史之乱的鼙鼓。盛唐凋敝,石鼓也被人埋入地下“避祸”,因此散失。到唐宪宗时,天下稍安,石鼓被重新发现。矢志中兴大唐的韩愈,激动不已。他宣扬“文以载道”的古文,石鼓上的诗文,是韩愈心中的旗帜。韩愈重视石鼓,他自己却未受重视——将石鼓迁入太学并重视研究的提议泥牛入海。在《石鼓歌》中,他高唱“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歌声和着长安的夜风飘过九重宫阙,充满了他从兴奋到失望的悲愤。数年后,经多方努力,石鼓终于被迁入凤翔孔庙。但好景不长,大唐崩亡,五代丧乱,孔庙被毁,石鼓丢了。  </p><p class="ql-block"> 到宋仁宗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天下号称百年无事。“砸缸”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时任凤翔知府,将找回的9座石鼓安置于当地府学,却始终找不齐10座。1052年,第10座石鼓终于在一个小村里被找到。彼时,其上部已被削去,一部分被乡民用来舂米,一部分则成了村里屠夫的磨刀石。石鼓团聚,此后被送入皇宫,美坏了“艺术天子”宋徽宗。他为石鼓全文填金,以示荣宠。而正是这些金子,让它在靖康之变中,被攻破开封的金军盯上。金子自然被人剔出来取走,石鼓则被弃置荒郊。命不该绝的石鼓后来又被人找到,并送进官学机构。历经元、明、清三代风雨,受过康熙乾隆的荣宠。只是几经波折,石鼓文字磨损严重。宋代时存字465字,元代时减为386字,至清代仅余325字。  坎坷仍未终止。  </p><p class="ql-block">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石鼓共赴国难。1933年,故宫博物院决定护送一批文物躲避战火。可石鼓运不运呢?按规定,当时,宫中在千斤以上、高到一丈外的物品,均不在装箱之列。据当时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庄严回忆,他曾装箱的大件青铜器、瓷瓶,最重百斤上下、三四尺高,而石鼓每座重逾两吨,装箱后高过人身。必须运!可怎么运又成了问题。在石鼓包装之前,用极薄软的棉纸蘸水浸湿,然后用镊子把湿软的棉纸塞进石鼓的裂缝里,仅这道工序就用时近一月。继而把石鼓用薄棉花层层覆裹,一直包上四五层,以浆糊黏好再用细麻绳捆扎,而后外面再用厚棉纸裱糊,用粗麻绳捆牢,再包上三四层棉被,用粗麻绳扎紧,装进特制的木箱,以稻草覆盖,最后用钢条绑扎封死。此后随着战火绵延,石鼓辗转上海、南京、四川、重庆,再在抗战胜利后复归南京,14年动荡之中,正是得益于这充满智慧与心血的包装,石鼓毫发未损。晚年庄严回忆说:“为石鼓装箱,是生平得意大事之一。”  </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人民的故宫博物院里,先秦石鼓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畅音阁,皇帝和皇后看戏的三层宏伟大戏楼,据说慈禧太后60大寿在这里连演出10天大戏,从一层演到三层是何等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幽暗的回廊转来转去,夜晚肯定怕怕的,想当年珍妃就是被从这里带到井边的。</p> <p class="ql-block">珍妃井</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开放的部分,只能将镜头伸进隔栏拍摄几张,这是竹香馆。</p> <p class="ql-block">也是隔着木格栅拍的不开放区域</p> <p class="ql-block">这是工作人员办公的地方,也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里离角楼最近,长焦拍摄。</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的假山石,这块是整块的珊瑚礁石。</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御花园满目绿色,很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梧桐树,你注意到这么美的梧桐树叶吗?这就是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树。注意这不是街道边的悬铃木(也叫法国梧桐),这是中国的传统梧桐树。</p> <p class="ql-block">紫薇花是中国园林古老品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有灵魂的龙爪槐古树,在郁郁葱葱的树下甚是阴凉。</p> <p class="ql-block">凌霄花也是古人很爱种的花花,花期长,鲜艳的红色很喜庆。</p> <p class="ql-block">得意洋洋的麻雀喳喳地宣告自己的领地,毫不畏惧的看着我。</p> <p class="ql-block">比起游人如织的时候,今天算是很安静了。</p> <p class="ql-block">脊兽也会找阴凉</p> <p class="ql-block">对影成双</p> <p class="ql-block">敢在仙人头上拉巴巴,不知有没有收到罚款单?</p> <p class="ql-block">庄士敦曾住过的楼,住御花园里,真是最好待遇。</p> <p class="ql-block">钦安殿,道教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钦安殿前白皮松古树苍苍</p> <p class="ql-block">出得神武门,天空通透晴朗,每次都要回望。</p> <p class="ql-block">前方景山屹立,朗朗乾坤。完美收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