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汉城湖美景,尚盛世大汉雄风

亚婷

汉城湖以凸显汉文化为主题,依托汉长安城遗址,集防洪保安、文物保护、水域生态和园林景观为一体,使人们在游园之际,学习和了解汉代文化,增强了解许多历史知识。<br> 占地面积一千余亩的汉城湖公园,最早是一座水库。而后作为西安市污水沉淀池,污水淤积,恶臭难闻,被市民形象的比喻“最大的卫生间!”2006年市政对库水环境治理,09年引沣河入库,环境由此改善,形成如今的湖区园林一体静观。因湖区西岸和汉城墙遗址衔接,由此称“汉城湖公园”。<div>  汉城湖公园以36平方千米的汉长安城遗址为依托,以850亩清澈水面,1031亩园林景观为名片,形成了一心三线七区的旅游新格局。一心:以汉长安城遗址为核心;三线:形成水线、电瓶车线、步行线三条游览线路;七区:包括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七个以汉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景观构架。规划用地面积2890亩。<br><br></div>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3日,我们一家四口人去汉城湖一游,体验汉文化休闲一日。</p> <h3><b>大风阁—汉城湖地标性建筑</b><div> </div><div> 大 风 歌<br> 刘邦 【汉】<br> </div><div> 大风起兮云飞扬,<br>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br>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br></div></h3> 大风阁汉城湖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944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4米,地下两层,地上七层,是汉城湖景区的制高点,站在大风阁最顶端,放眼望去景区美景美不胜收,盛世大汉景象,尽收眼底。 高22米孝武帝像朝向湖区,6米高基座,四面附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值守。作为汉代瓦当代表主体,四灵神图案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对传统神灵形象的再创造艺术手法,给 人厚重和空灵飘逸的感觉。<br>  汉武帝塑像高大威猛,挥手仗剑,背北向南,挥手号令,彰显武帝胸才大略、文治武功一统天下的胆魄。左手握紧佩剑,广布王道于天下,慧泽众生,疆域乐土富安。塑像前塑一组五骑车辇,左右文武官员护驾,彰显先古帝王出行君威。 <h3><b> 天汉雄风浮雕雕塑广场</b><br><br></h3> 天汉雄风浮雕雕塑广场一共分为五段,分别以“生、长、化、收、藏”立意,又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阙界之。 天汉雄风浮雕群长达200米,是西安规模最大的浮雕。通过文景之治、张骞出使、班超安边、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漠北之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典故,展现两汉400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 <h3> <b>  游 乐 场</b></h3> <h3> <b>尚 武 桥</b></h3> <h3><b> 水 磨 广 场</b></h3> <h3><b> 汉 长 安 城 墙 遗 址</b></h3> 到汉城湖观光,想要看看真正的汉代景观,有两处十分明显的汉长安城遗址,这就是霸城门遗址和汉长安城城墙东南角遗址。 霸城门是汉长安城东城最南端的门,资料显示门上建有门楼,下开3个门道,门道宽8米,门道间隔墙宽14米左右,在王莽末年被毁。相传在当时建造过程中,老百姓见城门为青色,为方便称其为青门,所以霸城门又称“青城门”。<br>  当年,即公元前139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想要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北方匈奴,身为宫廷侍卫的张骞便应募任使者,他带领团队先后出使西域,风雨十几年,历尽艰辛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甚至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西运的货物中因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名丝绸之路,要知道霸城门就是张骞当年带队的出发点,所以在 汉长安城12座城门中,我觉得它是一个最为耀眼的城门。<br>  200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在和平桥西头,只剩下一段用黄土夯筑而成的霸城门遗址了,让我对这一段被历史长河淹没的辉煌故事,感到唏嘘不已。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要是现在高祖刘邦、武帝刘彻在世,面对遗址也只能追怀“东长安、西罗马”的盛世,从而发出最后的倾诉:在滔滔的历史长河里,天汉之盛不过是浪花一朵。然而我却对这座城里孕育出的“汉人汉语,汉字汉文”等中华标志性文化,并且传承至今而倍感自豪,故而到这里漫步,穿越历史时光隧道,“奠两汉之生命,映华夏之魂魄。怀汉城之苍莽,展史脉之气”,实乃荣幸之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