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b></p> <p class="ql-block"><b>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b></p> <p class="ql-block"><b>大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3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b></p> <p class="ql-block"><b>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山西大同出差,得以有机会去朝拜中国五座大佛的《北有大同石窟大佛》。然而当时石窟前的一条公路上,满满都是拉煤的大卡车,路上拥挤不堪,煤粉尘土飞扬。景区似无人管理,几乎看不到游客,我和朋友们匆匆瞻仰了大佛,失望地离去。如今三十余年已过 不知现在景区环境整治如何!</b></p><p class="ql-block"><b> 踏遍青山</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7月2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