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我县“能力提升建设年”暨深化拓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县政府办干部队伍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7月6日晚,县政府办举办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第十二期“每周一课”大讲堂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期大讲堂由县政府办黎广行副主任主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英语语法课,由卢捷副主任主讲;第二阶段为公文作写作研讨课,由廖永晟、王泓、刘鹏翚等同志作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 卢捷副主任以《那些年我们学过的“中式英语”》为题,为我们讲述中西方英语口语表达的差异,她说:因为西方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很难转变说英语的方式,大部分人学习了十几年,都改变不了说“中式英语”的习惯,但只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多多积累,多听、多练,一定会有所突破,而且,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语法错误,而拒绝开口说英语。</p> <p class="ql-block"> 廖永晟、王泓、刘鹏翚等三位同志,选取了三篇部门向县政府报送的汇报材料、请示做为素材,从公文标题、公文格式、文字表述、文章架构、标点使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廖永晟同志做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泓同志做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刘鹏翚同志做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 黎广行副主任点评:廖永晟、王泓和刘鹏翚等三位同志在公文写作中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的工作就是跟文字打交道,如果业务不扎实,写作水平不提高,政策理解不透彻,那在工作中就很容易闹笑话,甚至会导致工作难以开展。</p> <p class="ql-block"> 政策研究岗高慧同志、文秘岗陈碧莹同志、督查室吴永东同志也从自身工作角度作了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 高慧同志认为政策研究岗如同“文字加工厂”,拟一篇好信息,就需要做好收集、分析、修改几个大步骤,因此,她在养成了几个公文写作习惯:一是必须做好文字排版,拿到部门报送的信息,第一时间做好排版工作,做到“卷面工整”;二是必须做好文字梳理工作,只有梳理好文字内容,了解情况才能准确把握好材料;三是选对角色,上行文和下行文或平行文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四是核准数据,每一个信息都要做到精准,表达精准、数据精准,每一份材料都要严谨,逻辑紧密,经得起推敲。</p> <p class="ql-block"> 吴永东同志谈到,目前督查工作中经常遇到部门材料报送质量不高的情况,如:数据错误、文章存在病句、督查汇报材料答非所问等,遇到类似情况,须第一时间做退文处理,并对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更高效、高质量的做好督查督办工作。</p> <p class="ql-block"> 陈碧莹同志以公文核稿的角度,从文件的种类、内容、格式、语法、逻辑结构等方面对几篇文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她认为核稿要做到“三核”、“七查”。“三核”指的是:核内容、核文字、核公文格式;“七查”指的是:一、是否确有必要制发此公文;二、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精神;三、是否有脱离工作实际、实践中无法执行的提法;四、数据是否准确;五、涉及相关部门的内容是否准确;六、与已出台的文件是否存在矛盾;七、政策上是否有漏洞。文稿的核校工作马虎不得,必须熟悉政策,找到依据,才可以做好这份工作。</p> <p class="ql-block"> 陈能副主任点评指出:在公文写作中要做到“一悟、四勤、三多”,“一悟”指的是解、明白,写作需要悟性,大家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政策的分析能力;“四勤”指的是腿勤、眼勤、脑勤、手勤;“三多”指的是多读书、多练习、多修改。在工作中要做“有心人”,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思多练,要加快知识更新,注重文字锤炼,善于聆听意见建议。</p> <p class="ql-block"> 黎广行副主任认为一篇好的材料:一、要先有“颜值”,符合美学,材料格式要工整、文章排版要有美感;二、要形成“闭环”,文章结构要有条理,逻辑结构要紧密;三、要找准定位,要搞清楚以谁的名义写,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篇材料的目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才能把握好文章表述。公文写作无小事,办公室的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多学、多思、多悟、多练,把笔杆子练好、练硬,把好材料这个关卡,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