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长沙——411寝研学美篇

93w

<h3>于湘江之畔,领湘土风情,知湖湘历史。本次我们来到湖南省省会长沙,进行研学活动。<br><br></h3> <h3>黑云渐消,金光初探,雨雾与琉璃相恋,徘徊,徘徊,似森中荧光,流连,若现。</h3> <h3> 湖南省博物馆<br>刀盾相拥,马鞭轻扬,青瓷里的话俑历经沧海桑田,应证着大汉昔日疆途万里。<br>编钟争鸣,鼎食权贵,青铜礼器篆刻生前高位。古人千年来的智慧凝聚在这幢建筑中,吸天地之灵气,养今人之魂魄。</h3> <h3>青瓷俑,颇有英雄气概</h3> <h3>古鼓</h3> <h3>铜戈(与现代手枪有些相似)</h3> <h3>古箭头</h3> <h3>逛着偌大的博物馆,我们心中各有所思。历史车轮不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朝代而停下,我们终究会被时间抛下,但我们应考虑的不是如何延长自己在世时间,而要考虑怎样才能像古人一样,为后人留下灿烂辉煌的文化价值或精神引领,创造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目标</h3> <h3>傍晚前往研学基地</h3> <h3>大家都十分期待宿舍环境</h3> <h3>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br>在此,我们进行了宪法宣誓仪式,了解中国法律发展,体验当市长的快乐,感受模拟法庭。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法律的了解,更加强了大家的法治意识,督促大家做一个懂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h3> <h3>认真研究的大家</h3> <h3> 远大集团科技城<br>远大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以独创技术为理念,以“远大,为了人类未来”为使命的企业,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尾气非电空调。在刚开始的讲座上,远大“完善自我,出类拔萃,严于克己,绝对服从”的企业精神令人赞叹,坚持环保、利润最后的企业观念令人敬佩。</h3> <h3>F楼采用远大芯板为主要材料,结构稳固,物理性能高,且十分轻薄,是使F楼能够仅靠四根空心承重柱屹立于地上的关键点</h3> <h3>J57小天城内部大堂集中式、西式、穆斯林式为一体的装修风格尽显企业集思广益、广泛学习的理念。</h3> <h3>J57小天城顶部把长沙城尽收眼底,泳池、花园打造良好娱乐环境。</h3> <h3>在远大集团里参观完一圈后,令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优厚的工作条件,而是他们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的风气。他们的非电空调从1989年的初号机,到如今遍布全球,防地震活楼从只考虑防地震性能,到既能对抗高级地震又能住的舒服,这一切都是一代代远大员工潜心钻研干出来的成果。上至老板,下至车间里的工人,没有一个不是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为远大集团做贡献,他们不计代价、不求回报,只求为国家、为社会出力的无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h3> <h3>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传承<br>  湖南大学作为湖南省一所综合性的双一流985大学,其内部环境优美典雅,古树遍布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h3> <h3>对古树的保护充分体现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秀典范。</h3> <h3>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少年</h3> <h3>小池塘周围环境清幽,使人忘返。</h3> <h3>自卑亭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沙府同知赵宁倡建、亭名取《礼记》《中庸》“若登高必自卑”之意,亭系砖木结构,上盖青瓦,平面作方形,现亭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 为岳麓名胜之一。<br>保护范围:四向各至墙基外30米处<br>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h3> <h3>驻足于毛主席雕像下,一束放在雕像基座上的早已干枯的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是谁放的这束花呢?学生?教授?亦或是来过此访问的习近平主席?我们不得而知。但就是这束失去原本光鲜亮丽的花,让我们感受到湖大对伟人的尊敬、爱戴,从而体会到湖大人热爱祖国、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精神。从给我们做介绍的研究生小姐姐口中,我们愈发佩服湖大学子认真努力的品质,打从心底觉得无论我们最后有没有来到湖大,都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这对我们日后的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h3> <h3>树木青葱,阳光透过枝叶散落下来</h3> <h3>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h3> <h3>制作“时光书签”中,把我们对此次研学之行的纪念浓缩于枫叶之中。尽管未到红枫满山、风吹舞落的秋季,但夏日的绿枫更能代表我们青年一代,对比已至暮年的红枫,更令人倍感清新活力。</h3> <h3> 题宫保孙公宜晚亭<br> 严嵩 〔明代〕<br> 翠屏无限好,历历近青冥。落景闲宜对,高歌醉自听。<br> 浦帆依鸟尽,岩桂向人青。黄绮疑公是,终朝辅汉庭。</h3> <h3>三天两夜的研学旅行眨眼功夫便过去了。它为高一落下帷幕,同时也为高二开启新的大门。本次研学,我们收获了快乐,加深了感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充实了灵魂。从这次旅行中学到的东西,我们不会忘记,它能够为我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参考与建议,使我们的最后两年过得更加精彩。在此,我们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感谢田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同学们的一路陪伴,让我们高二不见不散!</h3> <h3>小组成员:安颜、袁思逸、向鑫媛、曾璐、代佳沂、杜芮璇、罗歆雨、吴奕萱</h3> <h3>图文制作:吴奕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