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三线厂:854、913、锦江厂的前世今生

清风徐来(丁浩)

<p class="ql-block">854、913、锦江厂,彭州三线工厂的前世今身</p><p class="ql-block">最近去彭州避暑,车行到丹景山镇附近时,偶然看到公路旁有块路牌,上书“八五四厂”,这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经历过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都懂的,但凡采用数字为代号的工厂大多都涉及国家机密。看到这块路牌,好奇心驱使我想要一探究竟,于是上网查了一下,这一查不要紧,发现除了854厂,丹景山镇附近还有913厂和锦江厂,三座都属于三线工厂。</p><p class="ql-block">854、913还有锦江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修建的工厂。而三线建设,则是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实施的战略决策。当时,我国东面和南面有美国的威胁,北方有苏联的威胁,国家战略将沿海和沿边划为一线,中部地区划为二线,西南和西北的广大山区划为三线。为应对可能的侵略特别是核打击,中央将大量的军工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厂矿科研单位迁建到三线,提出“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短短数年时间,在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量工厂。彭州丹景山一带的这三座工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决定去这三座三线工厂探访一番,了解一下它们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图为三线建设场景</p> <p class="ql-block">854厂</p><p class="ql-block">又被称为电子三十所,于1966年11月在丹景山麓的桂花乡建成并投产,中国第一枚巡航导弹发射时采用的远程检验保密通讯系统就是在这里研发生产的。从前这里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单位,有部队担任警卫任务,当地村民只看到繁忙的生产景象,却根本搞不清楚到底在生产什么。</p><p class="ql-block">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加之地处偏僻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854厂从80年代开始逐步搬迁到成都。人与设备搬走了,但搬不走的老厂房和生活设施却留下来了。</p><p class="ql-block">854厂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854厂生产区大门,工厂搬迁后有武警部队暂驻,因此作了改动。</p> <p class="ql-block">854厂过去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854厂生产区和生活区被一条公路一分为二,生产区掩映在密林之中,由办公楼、科研楼和生产车间等部分组成。我们车开到厂区大门口,却发现两扇铁栅栏门紧闭着。经向当地人打听,说是这片旧厂址被私人买下了,时不时会有剧组在此拍摄年代剧,平时并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854厂科研生产区俯拍</p> <p class="ql-block">没办法,只得去生活区转了转。生活区有十几幢宿舍楼,大多已经无人居住,任由其荒废。不过也发现尚有十多户老人居住在此。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厂里的退休人员,在这里住习惯了,也就打算在此安度晚年了。走在绿树葱茏而又荒芜静谧的生活区,还别说,虽是盛夏仍感觉到幽幽凉意。</p> <p class="ql-block">854厂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854厂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宿舍楼前种植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体育设施</p> <p class="ql-block">913厂</p><p class="ql-block">位于丹景山镇边边上,于1965年11月建成投产,由天津754厂整体包建,当年也属一级保密单位,生产军用短波测向机和通信保密机等电子设备。80年代初期更名为“国营成都中和无线电厂”,开始转产民品如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等等,1987又更名为“国营成都中亚无线电厂”,2004年政策性破产。</p><p class="ql-block">图为913厂生产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913厂地处开阔的平坝,规划修建都很有气势,横平竖直,整整齐齐。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大门隔一条窄窄的公路相向而立。生产区车间有一处现在仍在生产,打听了一下,是一个机械加工厂,做金属表面处理,厂名叫“中和机械厂”,但与原来的中和厂没有什么关系了。</p> <p class="ql-block">913厂的生活办公区面积很大,有办公楼、科研楼,还有二三十幢职工宿舍楼,招待所、医院、食堂、子弟校、大礼堂(影剧院)、文体室、灯光球场等等也是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社会。</p><p class="ql-block">图为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科研楼</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舞台,上方挂着子弟校庆祝2000年元旦和澳门回归文艺演出的横幅,这无疑是大礼堂的绝响了。</p> <p class="ql-block">空旷的大礼堂垃圾遍地</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前厅</p> <p class="ql-block">医院,是更名中亚厂后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食堂</p> <p class="ql-block">文娱活动室</p> <p class="ql-block">灯光球场</p> <p class="ql-block">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中和厂曾经获得过花园工厂的称号,现在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构成的林荫路都漂亮得很。但花园却是没有了,全都被住户们开垦为庄稼地,种植了玉米和各种蔬菜,而且打理得很好,一片片玉米长势喜人,显得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废弃单身职工宿舍楼前郁郁葱葱的玉米</p> <p class="ql-block">仍然向生活区一位老人(后来知道他是管保卫的)打听,得知生活区现在还住着300多户人家,大多也是退休的老职工了,房子都具有私人产权。但办公楼、单身宿舍、招待所、礼堂之类则因废弃不用已成危房。</p> <p class="ql-block">宿舍楼前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无人打理而毁坏的建筑,楼前的庄稼却十分茂盛。</p> <p class="ql-block">913厂生产区废弃的车间</p> <p class="ql-block">锦江厂</p><p class="ql-block">锦江厂是三座工厂中唯一不用代号的,其全称是锦江油泵油嘴厂,又称锦江农业机械厂,专门生产柴油机关键部件油泵和油嘴。有人也许会产生疑问: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为何也列为三线建设项目?且不说农业机械关乎国计民生,而且柴油机也不单单是农业机械才使用吧。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拖拉机厂直接转产坦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锦江厂生产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锦江厂是三座工厂中最晚建成投产的,因工厂选址迟迟未决,最后选定与913厂既相近又不相邻的地方,因受地形限制,生产区还比较平坦,但生活区就只能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层叠而上。</p><p class="ql-block">图为锦江厂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锦江厂由上柴和锡柴援建,技术工人也基本来自上海和无锡,从1966年开始筹建,由于选址折腾了三年,建成时间在三座工厂中也最晚,直到1970年才正式投产,当年7月1日,以“七一牌”命名的喷油嘴正式下线。2003年锦江厂宣布破产,从蓬勃兴起到苍凉落幕历时三十七年,可谓弹指一挥间。如今走进生产区,除了当年种植的法国梧桐生机盎然、成行成荫外,眼前看到的景象只能用荒凉破败四个字来形容。偌大的旧厂房,如今有一个木器工厂在利用,但也只是占用了一两个车间,其余部分则闲置任由其逐渐湮灭了。</p> <p class="ql-block">锦江厂建成投产后的车间</p> <p class="ql-block">如今荒废的厂区</p> <p class="ql-block">遗弃的设备</p> <p class="ql-block">一个木工加工厂利用锦江厂车间生产</p> <p class="ql-block">只有植物找到了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很漂亮的厂区林荫道</p> <p class="ql-block">三座工厂的生活区职工宿舍,锦江厂的自然条件比另两座差些,房子顺山势而建,全部是红砖垒砌。据观察,锦江厂的生活区现在是基本无人居住的状况,宿舍楼或现颓势,或被野草藤蔓遮掩,也许再过一二十年,这片红砖房屋就会消逝在山林荒草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生活区的林荫路</p> <p class="ql-block">无人居住的宿舍爬满藤蔓</p> <p class="ql-block">生活区依山而建,通向宿舍的石梯掩蔽在林木和野草之间。</p> <p class="ql-block">三线工厂是那个年代国际形势下的必然存在,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过去的事物。而且,因为三线建设,使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工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功不可没。一个时代过去了,但建设三线的艰苦奋斗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说明一下,现今西部的三线工厂旧址,已经不存在保密的问题了,本文也参考了大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那些认为泄密之类的观点完全是是杞人忧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