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情趣

任永生

<p class="ql-block">老槐树下的情趣</p><p class="ql-block">文——任永生</p><p class="ql-block">这几天村内唱戏,老槐树下人多了好多。正值盛夏六月,大槐躯体下的纳凉是人们躲避烈日暴晒的好去处。自记事起,这里是最热闹的信息传播的地方,四叉路口的交汇点,而且还有废墟的菩萨庙。逢年过节时常遇见供奉祈祷的人们。</p><p class="ql-block">今年这里的人显得格外的多,有外村的、村内的、男女老少来回的窜走,认识的人打个招呼,寒喧几句,喝口水,抽支烟,座在不知几辈人座过的带着凉爽感觉的,被磨的溜光的青石条上,打个间歇。人们都在不由的注视着修茸与新的槐阴之下两座神堂。</p><p class="ql-block">神堂一座坐西向东,面向着四叉路口的主道,另一座坐南面北。背面的墙上有人们捐资的姓名和告示,告示大体内容是捐款人的姓名和神堂开光的时间。这是村内区域办事的一般方式。便于大家互为转告。</p><p class="ql-block">每年的阴历六月六是村内不知延续了多年的古老庙会,民间承传的祈雨祭祀的方式至今乃在延续。今年的天旱高于往年,虽北方十年九旱,而今岁却有些特殊,割麦后的秋庄稼也旱的蔫巴,卷起的叶子,在暴日下弯身萎缩着身躯,随处可见。长于斯的老槐技杆的叶子也显得有些干巴,并不时的在风的吹摆下落下些许的黄叶!人们在纳凉间不时在议论着今年的旱情,言语中留露着村内“六月六祈雨古会”来场大雨的迫切心情!</p><p class="ql-block">老槐树旁住最早两户人家。躺在椅子上的大伯是其中一位,今年己是八十高龄,因性情耿直,在我们这一块威望很高。大儿子比我长一岁,我倆为发小,父辈关糸也好。前几天身体不适医院刚回来,儿孙四辈,四世同堂。适逢村内逢会,再加上自家门口神堂开光祭祀,老爷子一个招呼,在外务工的儿孙个都全部回家。儿孙们都很孝顺。大伯的旁边座个几个年纪相逢的大婶。槐树下是他(她)们聚集的常客!一般都在午后的三、五点中,儿孙们大多去外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老幼病残守候着这块土地在当今农村已是普遍。大伯说话一问嗓门高,压住了其她人。言语中对孩子们孝顺的夸奖和开心,说什么儿孙们花钱为他看病,农合医疗的补贴的多少,养老金每月领数量……这要是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旁边在听的众人只是点头应勻。不知谁在一旁冒了句“现在国家对老人比个别家的儿子还好,老人每月都有钱,儿子未比能做到”逗起了大家的开心大笑,其实这句话很值得去回味!</p><p class="ql-block">是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从城市发展由农村转变,惠及到整个农村医疗、养老、教育、农业、建设等方面,广大农民得到了充分的受益。人们从对解决温饱的需求,提升到追求物质、精神生活的满足,这无不体现出社会变革对民生改善的优越性。人们对生活的水准有了新的提高要求。加上国家惠农兴农,宜居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百姓思想有了质的改变,对国家的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和积极的参与意识。</p><p class="ql-block">几位参与修复古庙的到来引起人大家的注意。他们是今年组织大家集资捐献的主要成员,年龄可以说老中轻结合。从三月古会发起到今天修复完工已有三个月左右。靠义务东奔西忙确实不己!虽比不上其它神堂的高大尚,但了却了这里居住了人们的多年来共同心愿,精神可敬!墙上捐款的红榜中可以看到其中缘由,钱的筹集不是问题,只是有没有人张罗干事的结果。年轻人大都外出,挣钱养家,对与公益性的支持,只不过是在外少吃条烟,少几次朋友聚会罢了。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年轻人出钱,年长者在家跑腿操心,何乐而不为?大家心在一起,还有什么干不成的事?和谐共谋,其乐融融。在外的能回来的则回,实在回不来的就督促家人去捐款,只害怕落下自家,落个不好的话舌。这不又有几个家主事妇女在问捐款的事?负责收款的在给她们做一一登記。中年的媳妇们斗着嘴,牵着孙子,互相嬉戏着腰体,显露着充满活力丰满身躯,老槐树下好个热闹!</p><p class="ql-block">今天是阴历六月初五日,明天是六月六正会,大伙原商量在明天开光祭祀,可找的开光“主持”说六月初六是“忌日”。只能挪到“初九”,为此特此通知大家......几位主事的到来的目的大家心里明白!大伯高噪们又发声了,“对,你们考虑很周全,这‘开光’大事不是闹着玩,应选‘吉日’。老皇历一查变知,先生(主持)人家也明白,这是咱俩这块的大事,你们做的挺好,赶快告诉大伙…...”</p><p class="ql-block">开光为道教仪式之一。凡神像塑成后,择吉日按一定仪式致礼供奉,名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开光祭祀在民间活动,自近年来更为盛行。这无不说明老百姓的对物质需朮转变到精神的需求。盛世兴乐礼,人们在延续着辈辈传承的民俗祭祀文化,只不过图个心良的安慰,家庭的安祥,五谷的丰登,子嗣的繁衔罢了!这是国强民富,乡村百姓的在富裕生活的現实缩影,遍及中国长江南北,城市乡村。腰包鼓起来了,好的政策到家了,兴乐礼安一方,民间民俗的延续与传承是中华民族固有传统!</p><p class="ql-block">上天是乎对这片地方偏爱,天的西北方打起了雷声,看天象似乎有个暴兩的到来,老槐的身躯在风的吹动下,摆动的大了些。记得我们这里有句方言那就是“六月六淹降州”,降州也就是距这里有三四十公里的新降县。下雨是十有八九的大事,是千百年来百姓的总结,还是村民对上天的虔诚而感动?不得而知!自记忆起,村内六月古会唱大戏剧团每每到来,时常是阴雨绵绵,难以赶场。人们编出了顺口溜来描述剧团的心情:</p><p class="ql-block">“尉村六月庙会烦,</p><p class="ql-block"> 一驻就是七八天。</p><p class="ql-block"> 天降大雨难开唱,</p><p class="ql-block"> 耽误下家演不完。”</p><p class="ql-block">每每六月六尉村唱戏,剧团领导都很头痛,演不完走不了,经常是这样。</p><p class="ql-block">雷声越来越近,风也越来越劲,老槐下人们也显得少了许多,大风扬起的尘埃没有以前那么的黄土飞扬的剧烈场面,村内的水泥路改变了以往的环境,比起以前好的多多了。大伯和邻近老槐下的邻里仍在坚守,大伯不愧是饱经风雨的老农,嘴里在嚷嚷着“这不是下雨的阵式,干热风不会下雨,只是过云雨”果不然几滴雨过后天晴了。老槐下又恢复了过去,只不过是年轻人多了。几个年轻后生很有礼貌的与我们打了招呼,都是本巷看着长大的,都在外打工。说家里人让回家参加神堂开光,年龄不小了,家人在督催,尽早谈对象。“这不咱村唱戏,又是咱这里神堂开光,把对象带回让父母看看”,其中一个小伙指身边的女孩说着。小伙子说女方让买房,同父母商量,准备今年国庆办事。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承受,对小伙子来说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大爷咱村每年六月会祭灛是怎么回事?以前小不懂事,能给我们说说吗?”大伯的话匣子又拉开了,“知道你们不懂,这是村内辈辈世世留下来的,咱村之所以人口聚多,与三官峪洪水漫地分不开的,每年祭灛求雨唱戏,民间不知多少年了”。那么大伯祭灛就是我们一个村吗?“憨娃你不知道,每年咱们漫地是全村人的比命还重的事,经常有这样的事遇上,初六中午到祭完要么跟上山上下来的山水(洪水[方言])漫地,要么下午漫地,很灵应的……。唯独咱村……”大伯在给后生们一边讲解,一边批划,仿佛回到当年的英武,特别开心。这是血浓水的交汇,这是民俗遗风的传承!在当今农村极度萧条的时代,但愿遗风承传永久!我们每个人深信相信国家的力量,农村的现状必然会改变!!!</p><p class="ql-block">“走,看戏去。”大媽提着登子,搀着孙子从巷中出来给旁边人打着呼。“不做饭了晚上,在庙里随便买些吃,啥吃的都有。省事在家洗刷了。孩子人家逢会给了五百元,忙着回不来,让我照顾自己,同时指着身边的孙子。”给人一种十分幸福感觉!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p><p class="ql-block">老槐在见证着人间岁月的过往,人间苍海桑田的变迁!</p><p class="ql-block">老槐树下红红灯的灯笼高高挂起绕缠四周,红光四射;旁边的群众活动广场乳白灯也开启,打破的夜色的里暗。不喜欢看戏的人们座在石台上谈着闲话,调侃着时事,声音时高时底。年龄混杂的少妇,大媽们在广场的中央跳着广场舞,拗摆的舞姿,时而窜来窜去的孩子,也难以破坏音乐与人们的舞步的结奏,这何只是一种乐趣?又何只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望着夜色下灯龙缠绕着祥光四射老槐,两座修茸与新等待开光的亮敞的神堂。我在想这也许是一方水地养一方人而已,已去的先人们为糊口而栖息此地,滋生繁衍,与天地斗,逃避灾荒,战乱,莫过去这块肥沃的宝地栖身!形成了在这里可数的五、六千人香火延绵的有着独特民俗遗风的自然村。在这块华夏古土上,人们民俗遗风有别,但愿景尽同的很多。人们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国泰民富的喜悦......老槐见证的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百姓生活的改变,见证着村村通油路,出入水泥街的顺畅,见证着拆旧盖新,从步行、自行车,摩托到小车入户的村民嗚炮的岁月过往的喜悦!这也许是人人的为了感恩以了愿神堂护佑着一方儿女的安泰的而复修的结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以是过去,新型的农民在一步步壮大和发展,这已是现实农村的大趋势。国家对农村惠民政策深入,这不正是为民服务的神堂恩赐,老槐阅历中更好的见证吗?</p><p class="ql-block">二0一九年仲夏与汾城镇尉村</p><p class="ql-block">作者:任永生</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13453787518</p>

开光

神堂

老槐

村内

六月

大伯

人们

老槐树

农村

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