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

冯其永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四个本科上线,这几天高兴,心老静不下来。想让人知道,内心还纠结,若别人不知道,心里更纠结。</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源出《尚书》的古训指导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也为我们学校办学做了极佳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在世俗的眼里,技工学校的孩子就是三等公民,技工学校的老师就是二混子老师。我刚来技校,有人这么说,现在讲这个的仍大有人在:“你们学校轻松,没有升学压力,混着就退休了”每每听到这个,我会友好的对他一笑,除此再无半点言语。</p> <p class="ql-block">  工作是诠释生命的方式。自从入职以来,自己并无懈怠,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高尚,因为自己也是技校毕业的学生,社会对技校的认识似乎根深蒂固,学生似乎也是不可救药。我经常对学生讲我“灰黄”的历史-----五个五年计划,三次高考,文理艺术都不被待见的经历。正因为自己的经历和内心历经的挣扎,或许我更了解技工学校的孩子和家长,我见过不聪明的孩子,但没见到和我一样笨的,我都可以用时间把大学磨出来,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开始,山东就有了春考的试点,11年下半年开始做班主任,从那时候就动员学生参加春考和单招,连续两年有9人升入高校,赵鑫一路从淄博职业学院到山东农业大学再到仲恺学院完成了从专科到研究生的蜕变。其间卖孩子的,得好处的流言四起,就好像我利用学生得了多大的实惠一样,要不他为什自己乐此不疲的做这些事情。其实我享受的是看到孩子一步步找打我那种自我实现的快乐,因为他们和我都是一回事。至于别人的评说,那是别人的认知和处事的方法,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为自己的经历,在我的内心里,从未给孩子贴上三等公民的标签,而是选择相信他们,选择他们毕业后才会明白自己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  组建职教高考班,内心的这颗种子由来已久,当这火种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拍即合的时候,曾经的过往就历历在目。一个人利用课下单打独斗都能把孩子送进大学,一群人岂不是更有战斗力?但在三年前,</p><p class="ql-block">社会观念不认可---技工学校的孩子,学点技术上班就行,你们高考,高中做什么?</p><p class="ql-block">相关学校诋毁----这个学校不发毕业证,去上也是白上。</p><p class="ql-block">家长没信心----你们不收学费,还免费补课,不会是骗子吧?</p><p class="ql-block">学生没自信---我高中都考上不上,让我考大学,真会开玩笑。</p><p class="ql-block">老师在看戏---说的是挺好,能不能考上,等着看吧。</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三人小组开始走街串巷,拉下脸皮,磨破嘴皮,走破脚皮:“只要相信我们,三年后一定能有考上本科”。甚至有神评价:做的这些事情,连狗都不如。其实真的感谢这个狗的精神---认准的事,一条道走到黑,好不容易到嘴的肉必须吃到肚子里,即便是身子被打烂了也不会松口。就这一句话让我们坚持了三年。有人是看见才相信,我们是相信才看见今天。</p> <p class="ql-block">  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辛酸,我们自己知道;收获了多少快乐,我们自己真懂;历经了多少磋磨,我们自己明白;经历了多少斗智斗勇,我们自己清楚;做了多少探索与尝试,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一切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在稳中推进,从一个电商实验班,到两个,再到三个;从一个专业到三个专业;从一个本科到四个本科;从15级李柯莹,到16级田鸿菲,从17级宫文静完成了专升本的过渡;18级张祎凤是技校本科第一人,到19级今天的四人本科,这些都是我们的初心在一点点变现。相信技校的这点星星之火未来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  我说我们的工作状态,好多人都不理解。单位没有要求我们这么做,也没有给我们什么额外的好处,但是给了我们自我实现的舞台,得天下英才教而育之,能够享受到孟夫子的圣人三乐,难道还不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古人还说初心易得,始终难求。老子说慎终若始,则无败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