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6年,徐岩在朋友的帮助下,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p> <p class="ql-block">徐岩,我的爱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今天,他的画作在这里展出了,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热泪奔涌。说多少声谢谢都表达不了我此时感动的心情。 </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的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北京杨飞油画艺术基金。感谢承办单位:北京维基国际艺术修复中心,重庆山舍艺术品修复中心,北京艺术联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丹青云集。是你们为徐岩的画作提供了这么高规格的展示平台,你们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徐岩的画作搬上历史的大舞台,只为那份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 </p><p class="ql-block">我要感谢所有参与了展览的所有朋友们。或许徐岩生前并不认识你们,但通过这次画展,你们认识了他。你们不辞辛苦地为一个平凡的画家的作品布局设展,绞尽脑汁,费尽心力,让这次画展独具一格,展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p><p class="ql-block"> 我更要虔诚的感谢陈丹青先生。一次北京某新华书店的邂逅,徐岩有幸结识了当代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陈丹青先生以独到的视角和眼光发现了徐岩,发现了徐岩画作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震撼力。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对徐岩说:“感谢你为人民画了这么好的画。这些画作有深度,有广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画卷,我要给你办画展”。今天丹青先生的诺言实现了,表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胸怀和气度。他不居高临下,不巴结权贵,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认为值得尊重的人。他在展览前言中对徐岩的画作及其本人的介绍,笔起笔落间倾注了知己之间的深情,赋予了徐岩的画作质的升华,并让人们对这样一个信守清贫,孤寂无闻的画家有了别样的认识,从而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丹青先生的知遇之恩,我永生不忘,无以为报。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同样还要谢谢丹青夫人黄素宁女士。从画展的筹划到展厅的布置,从画展的大展板设计到所有的小物件的摆放,她都事必躬亲,事事都布置的周到妥帖,件件都安排的恰如其分。为了这次画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特有的爱心、细心和耐心。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还要谢谢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参观画展的热心人士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徐岩,走进徐岩画中所描述的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老北京记忆。 </p><p class="ql-block">—— 雷爱新2020年8月8日在《徐岩的北京》画展开幕式上的致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岩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但他的画做、他的诗文、他的书法、他的石刻将永垂不朽。徐岩的灵魂在他的画展里和懂他的人交流;徐岩的石刻在日月轮回中熠熠生辉;徐岩的诗词字画在人们的传颂中将流芳百世。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徐岩的北京</p><p class="ql-block">文:陈丹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00年前后,阿杰特直觉到旧巴黎的灵光行将黯灭,沿着大街小巷拍摄了数百张银版大照片,然后死去了。</p><p class="ql-block">奔向新世纪的人们不在乎他的照片。七十多年后,摄影界有心人公布了这批作品,新一代欧洲人这才明白,阿杰特预先留存了十九世纪巴黎的经典肖像。</p><p class="ql-block">画家郁特里罗同样迷恋旧巴黎。他跟着画家母亲瓦拉东在蒙巴纳斯长大,根据当年的彩色明信片,画出无数动人的油画,每个角落停着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名胜、乡村、都市、街巷,是风景画家逗留不去的主题,但一往情深凝视自己的城邦,画了又画,毕竟是少数个例——并非每个城市的记忆都会托付给艺术,除非有位痴心的人,譬如阿杰特或郁特里罗。</p><p class="ql-block">北京也有这样的痴心人,名叫徐岩,诸位一定从没听说过他。</p><p class="ql-block">如六七十年代油画家,徐岩以苏式的笔法与印象派色彩,画油画,也画老老实实的素描。新世纪初我认识他,他已年届花甲,积攒了数百幅纸本小油画和大尺寸素描写生。一年四季,除非雨雪,徐岩每天带着画夹子,幽灵般走遍全城,描绘旧京经已拆除,将要拆除的老街巷,如今,他画中的大部分景物,被新北京埋葬。</p><p class="ql-block">徐岩先生在北京街头写生</p><p class="ql-block">他在北海、紫禁城、团城、京郊描绘的油画写生,明丽而多情,街巷素描写生却像是低吟的挽歌,所有旧楼与门墙藏着记忆,每幅素描的边上,写满题记:这里曾是何处,谁曾是楼宇的主人——前清格格的宅院,北洋时期的官邸,占领时期的刑警处,民国文人的旧寓——如今它们破败不堪,沦为大杂院,有如历史的残骸。</p><p class="ql-block">在谦卑的描绘中,徐岩怀抱近乎疯狂的执念:他要将日记般的素描写生,变为岁月的档案。</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批再朴素不过的素描,无可企及地诚恳。稍经训练的画手都会画几笔街巷写生,但没有哪位画家能画出徐岩赋予素描的哀婉,绝望,挚爱,处处投射诀别的目光。</p><p class="ql-block">他用毛笔题写的文字、年份、印章,破坏了这些——我以为是一流的——素描,但在徐岩,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在为记忆作注。论年资,他不算民国一辈,并未亲享旧京的荣华,但他来自昔年的大家族,叔祖徐世昌是北洋总统。他知道,他笔下那些破败的街区、宅院,曾经体面而自尊。</p><p class="ql-block">这也是他和他的作品的自尊。信守清贫、孤寂、无闻,徐岩的画没有观众,没有展览,不出卖。晚年体衰后,出门少了,他开始一幅接一幅画自画像,在纸端下方写一首诗。当他画遍旧京,当旧京变得无法辨认,他回首凝视自己的垂老,直到谢世。</p><p class="ql-block">徐岩先生在北京街头写生</p><p class="ql-block">这批自画像和他的街巷写生一样,无可企及的诚恳。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中,徐岩的目光分明显得无助、哀矜、固执——令我想起晚年珂罗惠支,甚至,伦勃朗——这样的自画像无关乎艺术与技术,而仅仅是凝视。</p><p class="ql-block">今日的艺术家恐怕不会看得起徐岩的素描。他的画,提醒我久已忘记的什么。那是什么呢?诸位如愿暂时放弃市面上关于艺术的种种妄议和谗言,稍稍驻足看这些画,或许各有所悟吧。</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5日</p> <p class="ql-block">《两地情 宁夏北京 徐岩素描油画展》于2022年6月26日~7月5日在银川美术馆隆重展出。</p> <p class="ql-block">徐岩的儿子徐峥在开幕式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在徐岩画作收藏交接仪式上,徐岩夫人雷爱新上台把画作交给银川美术馆进行收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立人回忆好友徐岩在宁夏的日子: 认识老师40年,但是我今天才真正全面的了解徐岩老师,开幕式之前第一次看见徐岩老师的油画,他的油画在上世纪70年代就是国家级的水平。</p><p class="ql-block">——曹桂菊</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一家人聚集在银川美术馆为徐岩举办画展,只为完成他的一个心愿: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画。</p><p class="ql-block">徐岩于一九六五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服从分配来到了宁夏。在宁夏秦腔剧团做舞台美术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他的业余时间就是做画。他以大地和天空为画室,用手中的画笔傾注了他对宁夏山山水水的深情。只要是能走到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画作。宁夏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画了宁夏的黄河,宁夏的贺兰山,宁夏的唐徕渠,宁夏的一草一木。那时候老百姓都很艰苦,有一年冬天,他骑着辆旧自行车,到贺兰山下去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下起了大雪,手都冻僵了,他却浑然不知。</p><p class="ql-block">退休后,他回到了北京。他又把北京的胡同和皇家园林收入到自己的画夹之中,他聚精会神的描绘着逐年渐渐消失的旧街小巷。给人们留下了老北京珍贵的存证。这期间,只要身体情况可以,风里雨里他总是在坚持着每天出去写生。周围的那些北京人都渐渐的熟悉了他。有的人看他在那儿花很长时间做画时,都被感动了。附近饭馆里的老板还给他端来热腾腾的饭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鼓励吧。</p><p class="ql-block">終其一生, 徐岩远离功名,甘于寂寞。没有是非,少有应酬,没有打扰,清净自在,纯粹随心。痴迷于做画、书法、写诗。上千幅画作中展示着他对美学的独特认识,给了许许多多静物以灵动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雷爱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6日,《两地情宁夏北京徐岩素描油画展》在银川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一大早原宁夏亚麻纺织印染厂的老师傅们,怀着对徐岩的深情和厚爱来到了美术馆展厅,参加开幕仪式。近距离的观看徐岩的每一幅画作,领略画家别具一格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两个年轻的帅哥,都是亚麻的二代孩子,一个是徐岩的儿子,一个是章师傅的儿子。章师傅告诉我儿子从小跟着徐岩学习画画,今天是专门跟着母亲来看老师的画展。</p><p class="ql-block">——曹桂菊</p> <p class="ql-block">85岁高龄的方厂长,在女儿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展厅。认真的观看每一幅精美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厂工会主席徐喜彬在留言里写道: “徐岩先生的画展,留下了画家对两个故乡的追忆,描述了历史,平凡而伟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两地情</p><p class="ql-block">观徐岩先生的画展</p><p class="ql-block">——阿芳</p><p class="ql-block">我不懂画也不认识徐岩先生。只因为他是我的一位工友的爱人,致</p><p class="ql-block">使我怀着崇拜欣赏的心情前来观看。</p><p class="ql-block">从徐岩先生的 画中看到了他对画画的执着和求是。他用心画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画出了北京宁夏两地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从画中使人感觉到时代的沧桑,时代的真实感。画中看到一个画家的与世无争心无旁骛。表面看起来画家很是孤独,但内心深处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徐岩先生用画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宁静致远且汹涌澎湃的胸怀。画中展示出一个画家的风骨与先生的家国情怀。以这样形式缅怀徐岩先生很棒!</p> <p class="ql-block">在炎热的夏天在曹桂菊和張卫东两位热心姐妹的组织和协助下,使我们看徐岩画展很顺利。本人观看后受到很大鼓舞和感动,看到几十年再没见过面画师的夫人雷爱新精神面貌还较佳,她能在自已有生之年为相伴大半生的夫君在宁夏举办画展,使亚麻人和友人们再次欣赏已故画师的杰作,为雷爱新有这样的美德奌赞。 </p><p class="ql-block">———— 曹立凤 2022.7.4日</p><p class="ql-block"> 每看到亚麻友人们对雷爱新己故夫君徐岩的杰作给予高度评价,证明这次在银川举办画展很有意义,也是给逝者一份宽慰之愿。 </p><p class="ql-block">————曹立凤 2022.7.6日</p> <p class="ql-block">一位酷爱画画的英俊少年,认真的看着每一幅画,在一幅素描画前驻足良久。他在和大师进行灵魂的交流,感悟大师那廖廖数笔就勾勒出来的人物形象的超然功力。</p> <p class="ql-block">在挚友卫东的推荐下,我知道了徐岩这个人。今天近距离的看了徐岩精美的画作,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徐岩的人物素描栩栩如生,形象传神;徐岩的景物描写精美的无可挑剔,每一幅画让人陶醉于情境中。</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一九六五年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分配到了,宁夏秦剧团,从此他心无旁骛的在宁夏,一干就是三十年,他这样的学历,在当年可是人才呀,纵观他的一生,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但他有信仰与追求却从未停止过。他毕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他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现象,就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前的城市面貌无法保留,他要用他的画笔留住它们,这是别人连想都想不到的,他做到了!</p><p class="ql-block">感谢陈丹青,慧眼识珍珠,为我们宁夏推出了一位名人!</p><p class="ql-block">—— 武晓东</p> <p class="ql-block">6月26日“两地情徐岩北京宁夏素描油画展”在银川美术馆一楼展厅开幕。</p><p class="ql-block">由画家陈丹青前后三次推荐为他办展。在2020年触动中国油画界的“徐岩的北京”画展第一次在北京展出,这一次在故乡宁夏再次举办画展。</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画展,徐岩的名字进入更多的宁夏人的视野。徐岩1942年出生于重庆,他生长在大家族。在北京度过了童年时光,祖父,父亲写字绘画都很好,他幼年受到良好的熏陶。他196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先后在宁夏秦腔剧团、京剧团任舞台美术设计。1995年退休回北京,每天背着画夹,画遍了北京的老街小巷。我们看了徐岩的画展后,被他的素描惊讶到了。大家认为徐岩画的北京胡同有地道的北京味儿。有灵魂,没人能超越。徐岩的画展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艺术中心观展。徐老晚年的旧京写生是一流的素描,徐老是一位艺术造诣非常高的艺术大家,更是极为罕见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通过观赏徐老的艺术作品,从而对作者肃然起敬,徐老作品是非常走心的作品,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我们心目中的徐老,是一位完人和伟人。</p><p class="ql-block">文静2022.7.1</p> <p class="ql-block">徐岩老师,一生超然脱俗,淡泊名利,从不趋炎附势,洒脱的溶身于大自然中,让人肃然起敬!他用心血,思想和灵魂创作的每一幅画,都无不展示着徐岩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伟大艺术家。我看了3次画展,发自内心的感慨,非常感动,有感而发。 </p><p class="ql-block">——徐如涛2022.7.6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英姐是真正的在看画展,她甚至连每一个字都不错过。国英姐的认真和专注引起了雷爱新的注意,她专门过来给我们做了一些讲解。</p><p class="ql-block">——曹桂菊</p> <p class="ql-block">没有了开幕式那天的忙碌,我们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徐岩的夫人雷爱新亲自做了讲解员,她为我们指出我们没有认出的人和场景,绿化队的林间小路、亚麻厂家属院的一角、贺兰雪景,有些画的创作背景。讲起一幅幅画作,雷爱新如数家珍。她曾经是畅淑英班里的带班长,多年不见的朋友相聚在这特定的环境,看她们的笑容多阳光灿烂呀!</p><p class="ql-block">——曹桂菊</p> <p class="ql-block">仔仔细细看完了画展,国英姐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她提笔在留言簿上写: “徐岩,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画家,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永远怀念您。”看到姐姐那龙飞凤舞的字体,羡慕极了,实在为我难看的字无地自容。 我们的留言引用了我以前文章中的一段话,由小畅抄录,最后的签名各签各名,只有这时候才那样后悔以前没有好好练练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曹桂菊</p> <p class="ql-block">我曾在网上看到过徐岩先生的素描油画展作品。从作品里可以看到他一生坚守信念和挚爱,用心用情不辞辛苦进行创作,作品栩栩如生,深沉感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徐岩先生的佳作获得美术界大师“陈丹青”的关注赞赏支持!受到群众的喜爱,徐岩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一生虽平凡却很富有、伟大。徐岩先生虽已逝画魂永存、流芳百世。同时也为徐岩先生的夫人贤内助雷爱新点赞!祝雷爱新保重身体生活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封民平2022.7.3</p> <p class="ql-block">徐岩。可能是在一年多以前,就在你的美篇里看到,那是要在北京举行画展,因为离得远。</p><p class="ql-block">近几天看到在银川画展的举办,若在银川我想我是一定要看的。</p><p class="ql-block">素描展示了那时人间的生活气息,但有两幅我看了为之心动了一下,就是油画杨树的,让我看到了熟悉的地域,多想再仔细看看。但再没有多的镜头去展现… 曹桂菊,谢谢你的报道。</p><p class="ql-block"> 向未曾谋面的徐夫人雷大姐问好</p><p class="ql-block"> ——吴英 2022.7.4日</p> <p class="ql-block"> 在7月5号徐岩画展的最后一天,亚麻纺织厂前纺车间细纱女工蔺寅晓来到了画展,她心情激动的站在50年前徐岩为她画的素描跟前合影留念,素描为她留下了青春的印记,画画的人已经驾鹤西去。</p><p class="ql-block">——曹桂菊 2022.7.6</p> <p class="ql-block">看到《两地情徐岩北京宁夏素描油画展》在银川美术馆展出,我感慨万千。虽然不能回银川参加徐岩的画展,但激动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我和先生与徐岩的友谊有40余年之久。在纺织厂家属区居住时的往事,常常浮现在眼前。茶余饭后的趣谈,唱歌读诗,翻看徐岩的画作:那些小树林、土坯房、纺织女工、青涩的女孩……,都是当时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今天不由得又想起了当时看《徐岩的北京》画展的情景。</p><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8日《徐岩的北京》画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陈列馆正式展出。画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深深地触动了中国油画界,被称为“打着灯笼的难得”。我作为徐岩的朋友不只一次的去看了画展,勾起许许多多的回忆,看到动人之处竟止不住的眼眶湿润了。</p><p class="ql-block">在徐岩的影响下,我也对画画产生了兴趣,向他请教起画画的技巧,他也不厌其烦的给我讲光影,透视色彩等等。他还反复的对我说,你要是想画工笔,这些基本功也是少不了的。退休后我住到了北京,每次去美术馆看画展,总是要顺路到他的家里去坐坐(徐岩的家距离中国美术馆也就是100米的距离),和他一起交流一下看展的体会和感想,那段时间他对我的帮助不小。他一再对我说:“小鹿啊,千万别偷懒,千万别放弃,要一直画下去”。</p><p class="ql-block">更多的时候我去他家时多半会扑空,一问雷爱新,说徐岩又出去画画了。一个冬日的中午,我和先生寻他到了报国寺,远远望着几个孩子围着一个作画的老人。他坐在马扎上,佝偻着身子,头向前探着,面对着画板,痴痴的涂抹着。我上前去,要去叫他。先生阻止了我,给我指了指徐岩的手背。我定眼一看,那儿手边上有深深的裂口,露出了红红的血肉……..。我说:“你何必这样拼命呢?”他.说:“我就是要抓紧拼命地画,眼前的这景,也许明天就见不到了”。我无话可说了。</p> <p class="ql-block">《一幅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鹿过林香</p><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的一天,徐岩的画展在中国油画院举行,我早早地赶到了展场。没想到更多的观众比我到的更早,更出乎意料的是,徐岩画展的粉丝竟然是一批00后,他们似乎更懂得素描和油画显得知性,而有话语权。开幕式隆重而简洁,陈丹青先生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称“徐岩是无名画家,甘于寂寞,远离功名。凭着对寻常景物与调色板的眷爱,留下了近千件无人问津的作品”。是的,徐岩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不求功名,不争利禄,甘愿以一个小人物和普通百姓而自居。他一生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是手中的画笔,总是像一只辛勤的蜜蜂,孜孜不倦的画个不停。突然一幅织毛衣的姑娘,让我心中一颤。画上的她身穿一件花棉衣,头扎着小辫子,正专注地织着毛衣,画的落款是74.12.23。这画得不是我吗?这就是徐岩当年给我画的像啊!</p><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了46年前。徐岩的夫人雷爱新和我都在纺织厂工作,我们彼此都是最好的朋友。当时他们刚成家不久,他们的新家就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的京剧团很少有演出,他多半待在家里,但他很少在家里做做家务,也不会像邻居那样打扑克下象棋聊大天。而是背着画板,拿着马扎,到野外去画画,一走就是一天。我问雷爱新,徐岩画的啥?回答说就是一些小树林羊圈土坯房。徐岩的脾气好,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姑娘,总是给予最大的宽容。他给我们讲普希金和高尔基,给我们唱苏联歌曲,最爱唱的就是《三套车》。不知怎么回事儿,每当他抖动着嘴唇唱起这句“你看我这匹可怜的老马“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等到我们开始聊天了,他就不作声了,默默地坐在墙角的小板凳上,摆放起他的纸和笔,开始画起画来。记得那天晚上就是这样,他坐在那里,佝偻着身子,偶尔抬起头看上一眼,就又埋起头画了起来。不知怎的,在我的眼里,此刻的徐岩,仿佛就是那匹可怜的老马。等他停下笔来时,我将画拿了过来。我惊呆了,画的真好啊,把我美化得太多了。我说画我就拿走了。他马上拒绝了,说这不行,这张我得留着,以后我再给你画。我听别人给我讲,徐岩对他们也是一样,一见别人有点空,他就抓住画个不停。他在我们中间,渐渐有了点名气,大家都夸他画得好,画得像 ,只是画的画很少给人。慢慢大家也都习惯了,你要画就让你画画,不给人也没关系。我只知道,他在住在新市区的几十年里,他几乎跑遍了贺兰山下的每个角落,画了很多很多的画。当然他对我没有食言,后来他也没少给我和我的女儿作画赠诗。天底下的事儿就是这么奇,真没想到,当年他以我为模特画的这张“织毛衣的姑娘“,46年后又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面前。</p><p class="ql-block">记得梵高说过,艺术需要坚持不懈的工作,不顾一切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观察。纵观徐岩的几十年,他就是这样在持之以恒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他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努力从那些正在逝去的事物中挖掘出永不消逝的东西,把它们化为永恒。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相信他还活着:在塞北高原上,在京城的街巷里,一位执着的老人,在不停地寻觅着、彳亍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部秦腔吼,</p><p class="ql-block">徐岩在幕后。</p><p class="ql-block">舞台天幕上:</p><p class="ql-block">七彩写春秋。</p><p class="ql-block"> 一一漠野(一个网友的感言)</p> <p class="ql-block">徐岩自画像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陈旧的画夹和小马扎,以及那些残缺的画笔和颜料,竟是一代绘画大师徐岩画出惊世之作的全部家当。这些宝贝们就像永远陪伴在徐岩左右的小跟班,不知疲倦的行走在银川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幽灵般穿梭在京城的繁华闹市和冷清的旧墙门楼。一画就是几十年。不畏炎热,无惧风雨,日复一日的画着,描着,写着。他終于将日记般的素描写生,编织成了岁月的档案。永远留在世人心中。这些能用斤称的画作,它的价值是常人不可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徐岩在北京街头写生</p> <p class="ql-block">徐岩的画很小,小到像一个小学生作业本那样大,甚至一张香烟盒他都能拿来作画。它的小堪称世界之最。然而,别看它小,它却承载着一个大大的世界。画幅虽小,内容丰富。当代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曾说:“我不知道谁会认真看待这些小画。徐岩先生不需要安慰与名份。当家园消失无可陪伴,他会以性命守护自己无用的画作。这是憨人的幸福,这也是真的画家的尊严。”看徐岩的画,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的徜徉在哀婉与感怀的情境之中。</p><p class="ql-block">徐岩一生专注于画画,用画家的眼光审视着世界,关注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笔到之处必是一幅人们长期忽略的历史画卷。傾注着画师对这个世界深刻而独到的见解。</p><p class="ql-block">一事精致,足以动人。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走近徐岩,解读徐岩,了解徐岩,认识徐岩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岩的宁夏素描油画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人物素描,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看园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动人”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渡口</p> <p class="ql-block">渡口一角</p> <p class="ql-block">搞副业农民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公路旁一家</p> <p class="ql-block">绿化队的小树林</p> <p class="ql-block">鱼</p> <p class="ql-block">看了曹奶奶的美篇,才知道徐岩先生"两地情"画展在银川美术馆展出。7月3日早晨我第一个走进美术馆,有幸地一个人静静地在展厅里观看了徐岩先生的油画、素描写生作品。出于对绘画的喜爱缘故,我对银川的画画艺术家略知一点。但对徐岩先生是陌生的,不知道的。在看了徐岩先生的作品和陈丹青老师的文章后,对徐岩先生的艺术水平和甘于寂寞不图虚名的品行有了些认识和了解。也深深地喜欢上了徐岩先生的作品,同时也对自己的无知和寡闻而汗颜。徐岩先生的艺术水平是很高的,徐岩先生在巴掌大的尺寸上展现的西北风景和京城风景,构图功夫和色彩运用掌控能力可见一斑。那么小的空间里很美地展现西北的美和皇城的威,这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徐岩先生的油画作品巜鱼》很夺人眼目,五条鱼将整个画面占满,色彩自然见真。观其舒心赏目,即是对生活真实的写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徐岩先生的京城胡同的写生作品同样让人震撼激动,在破败的现实场景中,通过徐岩先生的心与笔,使我们见到了曾经有过的历史的辉煌。正是徐岩先生这样有大愛的痴心人,把繁华掩饰掉的苍茫时光留在了天地间。时间可以让我们忘掉所有,但岁月的时光里永远有徐岩先生的"两地情"。最后,把观看徐岩先生"两地情"(宁夏北京)素描油画展所悟有感献给伟大的平民画家 徐岩先生。阅尽繁华空留痕 写遍京夏地铸魂。 </p><p class="ql-block"> —— 云在梦中 2022.7.5</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岩的北京素描油画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岩日记摘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