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幼 中三班《倡导家长支持把教育“惩戒权”还给学校》

佩洳

教师简介 <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萧斌臣</p><p class="ql-block"> 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家长教育专家、公民教育模式创始人。三宽家长教育模式创始人、首倡“宽厚”、“宽容”、“宽松”的三宽家长教育理念。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专家团队负责人;国家“十三五”重点课题《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特聘研究员,子课题六《家校合作的政府职能与对策研究》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惩戒就代表体罚,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老师该不该有惩戒权成了一个世纪难题,很多老师陷入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在认真负责与惩戒担责中夹缝求生。老师不敢管,家长不舍得管,外人不方便管,长此以往,受害的最终是孩子。合理惩戒才能让教育赢得应有尊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萧斌臣老师学习《倡导家长支持把教育“惩戒权”还给学校》。</p> 如何看待惩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惩戒教育的必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一)帮助幼儿自身改掉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幼儿天性善良、纯真、可爱,但好玩好</p><p class="ql-block">动、情绪不稳定,专注力不持久、服从能</p><p class="ql-block">力差等共性,如果教师一味顺从儿童的天</p><p class="ql-block">性,则无法树立幼儿正确的是非观。</p><p class="ql-block">(二)帮助教师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对犯错误的幼儿惩戒,其他的幼儿会效仿,我们的课堂会乱成一锅粥,不但没有教学效果恐怕课堂反而成了“传播错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三)培养幼儿良好性格,健全的人格</p><p class="ql-block">马卡连柯就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p><p class="ql-block">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p><p class="ql-block">生抵抗引l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合理、恰</p><p class="ql-block">当的教师惩戒有利于完善教育制度,增强</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效果;有利于维护校园正义,预防</p><p class="ql-block">校园欺凌;可以帮助幼儿树立集体意识和</p><p class="ql-block">规则意识,完成社会化,为未来社会输入</p><p class="ql-block">道德、守法公民奠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教师合理使用教育惩戒的策略建议</p><p class="ql-block">(一)规范教育惩戒的使用方式,防止体罚</p><p class="ql-block">和变相体罚的出现</p><p class="ql-block">(二)幼儿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教师惩戒的反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幼儿在接受教师惩戒后,其同一不合乎社</p><p class="ql-block">会规范行为在幼儿园仍 会反复出现,那么</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师应将对幼儿实施的惩戒与说理</p><p class="ql-block">教育结合起来,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思</p><p class="ql-block">维特点,形象生动地为幼儿讲解其需要遵</p><p class="ql-block">循的社会规范,增进幼儿对社会规范行为</p><p class="ql-block">的理解。在此方面,教师还应注意加强与</p><p class="ql-block">家庭的协作,然后提请家长追踪幼儿在家</p><p class="ql-block">的表现,由此共同帮助幼儿真正改正其不</p><p class="ql-block">合乎 社会规范行为,提高教师惩戒的有效</p><p class="ql-block">性。</p> 总结 <p class="ql-block">教育中的“惩戒”缺失已久,导致家长“不忍管”,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服管”。学校教育因此成为只有赏识教育的“跛腿”。严重影响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和中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节课程,专家分析了教育惩戒缺失的种种乱象和生成的原因。从心理学、教育学和法律法规等层面剖析了“惩戒”在教育的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解读了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惩戒规则》的相关条例。特别明确了家长支持学校行使教育“惩戒权”的积极意义和角色作用。</p>

惩戒

幼儿

教育

家长

教师

社会规范

学生

体罚

老师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