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

<p class="ql-block">小的时候,每逢麦假、秋假就去地里帮父母干活儿。 挑水、锄地、翻地很多农活都干过,口燥舌燥、浑身无力是当时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给棉花喷农药时,我就负责给他挑水,一肩、一担、两桶水,半路上要换几次肩,歇很多次,很少能像成年人那样一臂压扁担,一臂甩开轻松走的,往往是两只手扶扁担,摇摇晃晃走路,一次下来,肩膀要疼上好几天,但我知道这是我的责任,这种经历成为我现在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今天,带孩子们去学校的作物园拔草,孩子们很是高兴,一路欢呼雀跃,在感慨老乡的庄稼长的真快。到了我们的地里,孩子们傻眼了,因为他们分不清楚哪些是草?哪些是红薯、花生?我还要细细的教,慢慢的引领拔草要领。</p><p class="ql-block">“这是韭菜吗?”“啊,虫子!”“花生长这样?”地里的交谈声、欢笑声不断,可以看得出他们很兴奋。但我也有一些隐隐作痛,多数孩子都来自农村,却没有能享受到土地的馈赠,父母宁肯他们在家里呆着玩手机,也不肯让他们亲近一下大自然、黑土地。劳动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应该在孩子劳动教育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虽然孩子们拔草时还有些不细致、干活缺乏次序,虽然几颗红薯也被当作草被拔掉了,虽然不小心手指划了一下,虽然他们从最初的兴奋到最后的疲惫、懈怠,最终不愿意干了,但这种出力流汗过程,会让他们有不同的体验,也许他们能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艰辛,能认识到生活的不易,能感知劳动创造幸福的含义。我觉得这就是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教育和种庄稼一样,没有一劳永逸,孩子们就像地里的庄稼,需要拔草、松土(思想工作)、施肥、浇水(文化知识),需要我们的关爱、呵护,这样才可以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