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海小说《换亲》的姐妹篇/《换鞋》

军旅情怀

<h3>作者简介:<br>高书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人,生于1961年,1979年高中毕业,1979年底应征入伍,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38521部队服役,酷爱学习,犹爱诗词,散文,现代诗,短文,小说写作等,已著有《献邑尹屯高家百年谱史》薄书一本。已写有诗词杂文微小说近千首(篇)等,其诗文散见于一些网络媒体,平台登载。沧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沧州老年文学社社员,沧州夕阳红读书会会员。<br><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原创/高书海<br><br>第一集<br><br> 真逗,你说这不闹出笑话来了吗。怎么回事呢。<br> 今天我村大集,想不起来的自己上集买双凉鞋吧,感觉老穿布鞋,有点儿热了。于是,抽出空儿来,到集上直奔卖鞋小摊上,买双带窟窿眼的凉鞋,还拿出其中一只在脚上试了试,穿着正好合适。“多少钱一双”?摊主说“15元”。“我穿45码的”。“沒45码的”。摊主给拿了一双44码的,给摊主微信扫码付了款。拿上就回家了。中午,吃完饭了,说穿上试试新吧,一看傻眼了,穿上这一只,再穿那一只,感觉这么别扭呢,细瞅瞅原来是一顺撇的,两只是一只脚上的。赶紧拿上返回到集上吧,溜了一圈,也没看到摊主,散了集了,人家收摊走了。<br>  你说这不闹笑话嘛,和别人一说都哈哈大笑,自己也苦笑着。以往都是老伴给买,今天自己买就买出了个笑话来。也不知下集摊主还来不来?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br>买鞋不慎闹笑柄,<br>让脚凉快愿成空。<br>祈盼摊主如约至,<br>下集调换行不行。</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第二集<br>文/高书海<br><br> 今天5.29日,阴历阳历凑巧都是29日,且又是我村集了,只不过是小进,赶集的人略微少点。上集说到想买双夏穿凉鞋,不知怎的摊主给拿了一双顺撇的凉鞋,自己粗心大意当时也没发现。好不容易熬过了五天,又是集了,心中暗喜,“可到集了”。<br> 自上一回写了买鞋的经历发到网上后,就有许多热心的网友献计献策,比我想的周到多了,也难怪网友们煞费苦心,真得谢谢网友们美意。诸如有网友建言:“过了几日,拿着顺撇的凉鞋又去赶集了,恰巧看到了先前卖鞋人。上前说,买双45的,摊主说有一双44的,顺撇沒人要,5元拿走。买鞋人说,3块吧?摊主说:得了,三块就三块吧,拿去吧。<br>仔细一瞧,正好是另一双顺撇,于是扫码拿鞋,利利索索、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哈哈😄 。<br> 你说这网友们替我想得多周到,十八元买两双鞋,因“祸还得福”了。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高智商,我这低智商的还想不到这一步呢。我只是希望能顺利的换给我鞋,就敲着鞋帮子念佛了。我沒空儿去到集上换鞋,就叮嘱老伴儿先到集上转转,看看这卖鞋的摊主来了没,我近中午腾出时间来,自己再到集上去找。于是老伴到集上买菜,顺着集上我说的大约位置,和摊主两口子的相貌,先行转了一圈,报告说:“沒看见东头有摆摊卖鞋的呀”。我的心凉了半截,瓦凉瓦凉的,但是还能感觉到心脏依然在跳动。<br>  临近中午了,我腾下空儿来,亲自到集上原先摊主摆摊的地方,查看了一番,心想“会不会换了地方呢”。顺着集市东西南北两侧,认真的侦查了一番,好,好,好令我失望,果然摊主沒来赶集。有乡邻就调侃说:“做醋你也做不酸”。哈哈😄 ,你说这也不能全怪我呀,怎么就一双顺撇鞋,偏偏给了我呢。自己试穿了一只,那一只就沒看一眼。谁知道这玩意儿也有错的时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又想今天是小进,集上人少,下集是大集,赶集的人多,再熬上个五天吧,但愿摊主会来,但愿能如我所愿。这只是一厢情愿呀,摊主到底会不会来呢?我也是一头热呀。列位看官且听下集分解。这正是<br>望眼欲穿为换鞋,<br>好事多磨费疑猜。<br>但愿下集能如愿,<br>你说应该不应该。</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第三集<br>文/高书海<br> 就好像“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一样。好不容易又挨过了五天,又到了今天我村第三个大集。为了能趁凉快赶个大集,只好把农活往前赶,也恰巧正逢端午节,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了三天假,岂不快哉。我两口子起大早,3点钟就把早餐准备好,吃了饭,我肩上扛着大铁耠子,一边骑上电动车,一边单手扶着车把,一溜歪邪的骑到西洼自家地头上。因为这大铁耠子也不是轻闲东西,重量沉着呢。<br> 到了地头上老伴前面人拉着,我在后面扶着耠子把,使劲前推着,掌握着方向,小心翼翼的好别把玉米苗耠下来,就这样一不小心还耠掉了一棵。玉米苗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掉一棵也心情惋惜着呢,“哎呀,耠下来一颗”。就像豫剧《朝阳沟》里的唱词“一不小心,把它判了死刑”。我俩边耠着,头上身上汗水滴滴嗒嗒的,老伴用毛巾不停的擦着汗,膀肩上也垫上了一块毛巾。老拉耠子,栓耠子的绳也硌的膀肩生疼。我也索性脱了上衣,光着膀子,任汗水随便流吧。耠着地我还想起一首古诗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情景这首诗太附合今天的农活了,就好像我们在广阔天地演绎着古老的农耕故事。偏偏今年麦收前这阵子,老天不爱下雨,不下雨人们也不怪你呀,你就别高温了,不行嘛,天天34.35.36.37度,今天天气预报还到38度了。眼看着小玉米苗在地里已然失去了绿色,浑身萎焉了。不得已安上水泵,拖拉机开到河边,铺上三百米塑料水龙,大水漫灌了一遍,为防止土地干裂大纹,失水失墒情,保墒时间短,需要耠地松土,这才有了开头耠玉米这一幕。<br> 自早上4点钟到地里至7.35分,我俩耠了三亩多地,也完活了,也累得快动不了了,浑身就像散了骨头架子一样。你说当个庄稼人容易吗。哈哈😄 ,真正的地地道道的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呀。还想着换鞋的事呢,于是坚持着又扛上耠子,骑到家。我说“赶快洗个澡吧,洗洗这一身汗水”。老伴说“这会儿太凉了,房顶上水桶的水,没晒热呢”,“水凉正好凉快”,我自己冲了个凉水澡,老伴嫌水凉没敢洗,换了件衣服赶集去了。我也换下黄土和汗水弄脏的衣服,顾不上累了,骑上电动车就到了集上,顺着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又溜达了一圈,大集上人还是挺多的。没有看到卖鞋摊贩,心想“完了,完了,李双双死丈夫一一这回真没喜望了”。<br>  眼看快麦熟了,麦子也略微发黄了,俗话说“抢秋夺麦”嘛,农家要忙了,这卖鞋人麦熟前恐怕不会来了。还是老伴可怜我,可能嫌我穿布鞋太热了,今天大集上花了几十元,给我买了一双,暂时缓解了脚板热的问题。那么我买鞋的那个摊贩到底还来不来呢?我是即失望又希望,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这正是:<br>加班加点为换鞋,<br>谁知还是费折磨。<br>不知摊贩来不来,<br>只得耐心再等待。<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第四集<br>原创/高书海<br> 一晃端午节三天小假期又过去去了,每天在等待买鞋换鞋的焦虑中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今天阴历初九了,哎呦,明天又是我村初十大集了,这个卖鞋摊贩还真让人十分想念,也难怪要不是买了他一双顺撇布凉鞋,你说我想他干啥呢。想谁不好,怎么也不会想个卖鞋的老板呀。<br> 说起鞋来不禁又让我想我的小时候,记得小时候穿的鞋,都是妈妈先找块木板或是切菜板,再找些破衣烂裳,整点麦子面放上水,在火上熬成浆糊,在面板上铺上一层烂布,糊上一层浆糊,再铺上一层烂布,再糊上一层浆糊,如此反复,也不知经过多少次回合,总算打成了一大块裌子。再用这裌子按照脚的尺寸大小剪裁成鞋底子,鞋底子上面再铺上一块较为结实的布料,然后中指上戴上顶针儿,找来做鞋大针纫上线绳,用针锥先扎个小眼,穿过线绳去,如此反复正反两面忙活着。也不知老妈妈戴着老花镜的双眼,要瞅多少次的来回,才算给我们子女制作成一双鞋底子。还得千方百计的配上鞋帮子,才叫完成一双完整的鞋。有时看到老妈妈捂着手指,情不自禁的“哎呦”一声,就出现了一点点血迹。现在想来,那肯定是老妈妈穿针次数多的缘故,一不小心扎在了手指上,误伤过多少次,我们做儿女的是不知道的,只有慈祥的母亲自己心里清楚。我姊妹五人,老母亲一生给我们做了多少双鞋,我们无从统计,只知道妈妈的情,是藏在深深的大爱里,是对子女刻骨铭心的关怀,是从不计回报的。有首诗是这样描写母爱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我们的寸草心,没有来的及报得三春晖,妈妈便带着万般的不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痛,还有无尽的思念。<br> 说到了纳鞋底鞋帮,就连做衣服也是一样的,如果过年添置一件新衣服,那也是妈妈织了多少个晚上的布,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一针一线亲手裁缝。哥哥穿了改改弟弟穿,姐姐的花衣服改改妹妹穿。一架织布机,一台简单的老纺车,是老妈妈的最爱,因为那是她对全家人冷暖的唯一的寄托,因为那时穷啊。我印象里还记得这台织布机和老纺车,跟了我家多少年。可惜不懂得保存下来,要不然该是件不错的古董了,放到愽物馆也是一件很精彩的励志的紀念品呀。我们穿着新衣服的时候,过年过节的却还见老妈妈穿着洗的褪了色的旧衣服,自己不舍得换一件。我们穿的衣服有时虽然旧点,但看上去却也舒舒服服,整整齐齐的,有个补丁也补的恰如其分的正好。现在的社会上流行的衣服,挺俊俏的小美女,明明是一件好衣服,却在大腿根,亦或膝盖上下,要留几个窟窿眼儿,边缘上带毛边儿,不整齐的形状。你说这要是为了凉快吧,穿裤衩或裙子不好吗,要是为了穿裤子暖和,又整出几个大窟窿眼跑风露气的为啥。咱就不明白了这是究竟为啥,或许这也是一种流行的新潮流的美,只不过咱是老眼光,跟不上形势罢了。<br>  一想到明天又是我村大集了,还有点喜出望外呢,我还得继续坚持寻找卖鞋摊主,期待明天能到我村赶集来,先敲敲鞋帮子念念佛吧,佛祖保佑,我佛如来,如来!如来!看到我写的买鞋一文后,诗社姜老师为我赋诗两首,为高书海老师发,换鞋小说点赞,[强][强][强],一赞:<br>换鞋华章好文才,<br>诗书高雅细表白,<br>民间世事接地气,<br>再续下情终未来。<br>二赞:<br>为永不退色老师发,小说换鞋,点赞,[强][强][强],赞:<br>换鞋叙述好文才,<br>诗书高雅细表白。<br>世间万事须仔细,<br>一旦疏忽为教材。<br>哈哈😄 ,你看姜老师多有才,配合我写的小说,就好象量身定做一样的附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吧。<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第五集<br>原创/高书海<br> 你说也不知咋整的,我咋就这么幸运呢,自己买双鞋吧,还碰上这么个几年或几十年,亦或百年都不遇的事。虽然花钱不多吧,可买了双一顺撇的布凉鞋,总归它不能穿呀,心里老是觉得不舒服。刚才老伴交给我了一盆花,说是集上有人给的,知道我喜欢花,爱种花养草的。正说话间一只大花蝴蝶飞过来,落在了我的膀肩上,我顺势用手一下子捂住了它,和它来了个穿越千年的对话,“你是不是古已化蝶的祝英台呀?你是不是找错了人了呀?我也不是梁山伯呀”。蝴蝶两只翅膀上下一扑闪一扑闪的,头上两只长须摆动着,好像在说着什么,“是不是让我放了它呢”。那么我就放了你吧,我把蝴蝶往空中一抛,“去找你的梁山伯去吧”。大花蝴蝶顺势飞走了,好像还回头又盘旋了两圈,似乎在感激我的不杀放生之恩,才恋恋不舍的飞远了。你说这蝴蝶它怎么会落在我身呢,用老话说我天天满身的高粱花子,当然现在我们这里很少有种高梁的了,又一身的尘土湿汗的,缺乏香味。它应该落在那些姻脂粉擦得很多又充满了香水味的大小姐身上呀。我一走神的功夫老伴又说,“我怎么在你说的地方,也沒看到有卖鞋小摊儿呢”。“啊,啊”,我着实的又吃了一惊,“难道又没来呀”。这可奇了怪了,心里老琢磨着,“我碰上卖鞋的骗子了吗,怎么就来了一个集,还让我碰上了”。“怎么老不来了呢”。一会儿中午吧,我还得不厌其烦的亲自看看去,这会儿单位值班是离不开的。<br> 三天端午节小假期,也真缓解了我们家农活紧张无人干活的困境,有时间能干点自己的活了,咱是庄稼人就说庄稼人的事,咱不说那些高大上,高风亮节的事,庄稼人有的是普通平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我们利用三天小假期,把地里该干的活梳理了一便,把三亩玉米地重新又耠了一遍,为的土地松软保墒不长草。又把杨树地打了一遍农药,防治病虫害。把家里院里种的茄子,辣椒,豆角,玉米,我种的百十棵玉米多半人高了,种的早,为的是让孙子孙女外孙回家来,能吃上个鲜玉米。菜瓜,甜瓜,西瓜,北瓜,也浇了一遍水。把两棵冬枣树又打了一遍保花保果的九二0,为的是让树多坐点果。干完了这些农活,心里轻松多了。你说今年也就奇怪了,这老天爷就是不在咱这下雨了,没浇的小庄稼苗,旱的够呛。昨晚看天空老远老远的电闪雷鸣的,好像在别的地方有雨,大小不知道。可咱这儿只让看到了一阵一阵的打闪和天上雷电轰鸣,老天爷就是不掉泪了,好像是也假惺惺的落了几点,呈了呈样儿,咱也别冤枉了老天爷,多少也算下了几滴雨。也曾听说有十二寡妇下到干涸的大坑里祈雨的事,但只觉得那是一厢情愿,人们的善良盼雨的愿望是好的,愿望总归是愿望呀。老天爷要是不下,你就是把十二寡妇都送给老天爷,它也是不下呀,咱老百姓是没法子的,闲言少叙,书归正传。<br> 一看表10点多了,又近快散集了。课间间隙, 一溜溜的各类卖物品小摊贩,也有几家卖鞋的摊贩,可人家不是我要找的那位摊主呀,哈哈😄 ,真是好事多磨,急不得,恼不得,还有点外加闹心呀。😄 ,你说这可咋办呢,我这心里也是没了主张,只好耐着性子等下去吧,守株待兔吧。“反正早晚你会来,我就不信你不来了”。老同学王随心发表精彩感言,@高书海 :哈哈老同学《换鞋》又加续篇了,读了老同学续篇心里即高兴又心痛,高兴的是想起老母亲!心痛的是永远失去了最疼爱我的人。老同学真有才!祝老同学明天换鞋成功!五集续集![强][强][强]。<br> 可惜让老同学和读者朋友们失望了,五集换鞋又沒换成。诗社老师赵镜英也发来了诗词助兴。<br>赞小说巜换鞋》<br>文/赵镜英<br>买鞋小说体裁妙<br>凉鞋顺撇怎合脚<br>多次寻觅推主换<br>曲曲折折不赶巧<br>映衬社会大变化<br>忆起老娘针线包<br>文采飞扬藏幽默<br>情景交融连环套<br>小事引伸大深奥<br>期盼五集更高潮<br>  只可惜也让赵镜英老师失望了,哎呀,真是呀,卖鞋摊主又没来,我想他,他不想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吧!这正是:<br>着急上火也没用,<br>我就和你泡磨蹭。<br>祈盼你能早出现,<br>了却心中换鞋梦。<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 第六集<br>原创/高书海<br> 换鞋总不成,聊点无用功,我买的这一双顺撇鞋,因不能穿,总觉得像是一块心病。也许会在不经意间,或是什么场合会碰到卖鞋人。更不知哪会儿会有奇迹出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想着卖鞋摊主,这也算是个美好的憧憬吧,惊喜的瞬间。古诗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么美妙的诗句,或许就在一回头的时刻,啊,那不是我苦苦寻觅的卖鞋人吗,这也许不是祈盼,哈哈😄 ,但也是幻想吧,因为我太想卖鞋人了,尽管他不想我,你咋就老不出现了呢?<br> 由买鞋换鞋屡次不达目的,我就想,你说这世间的事物总是这么包罗万象,颠覆人的认知,现实中往远处说俄乌战争吧,你说那演员总统泽连斯基,你怎么就连普京要求的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这点事儿都做不到呢,假如去纳粹化有点难,可这两条不算难吧。试想哪个国家的家门口,弁许有一个武装到牙齿,随时都想吞掉你的武装集团存在呀,何况是战斗民族,普京大帝呢,他要教训你这个小弟弟还不很容易嘛,他会揍扁了你的,也会揍得你尿裤子找不着北,亦或揍得你哭爹喊娘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虽然你会仰仗着有你的主子山姆大叔,北约撑腰,可到生死攸关时刻,他们都会跑路而丟下你这个替死鬼,替他打代理人战争,你这不是冤大头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呀,战争打到这份上,连顽固不化的亚速营都消灭了,你还能演多久呢?你还能撑多久呢?<br> 往近处说社会上屡屡发生突破底线的事,这也难怪,信仰丢失了,道德缺位了,铜臭主宰了人的灵魂,于是就什么事也敢做了。偷税漏税,以及那些被纪委拿下的贪官,贪污受贿上亿了不嫌多,最近的网上流传的教科书插图,核酸做假,简直颠覆了传统的认知。情妇上位,一个还不够,一百多个也不嫌多,你说这些被纪委拿下的贪官高管,你整天的还干勤政为人民的正事不?难道这正事都整到如何搞女人上去了呀,你怎么就不怕累死呢?怎么就不怕累的皮包骨瘦死呢?嗯,嗯,还母女通吃,夸海口相比较,这简直“和尚打伞,无发无天”呀。也许咱是不了解内幕,人家这些被拿下的贪官们也不瘦,一个个膘肥体壮的,要不然能享受得了一百多个美女呀。过去黄帝后宫佳丽三千,人家贪官才100多个,比黄帝少了去了。但这也是个力气活呀,恐怕有鹿鞭伟哥灵丹妙药什么的在做怪,这也难怪这些贪官了。还有那些被纪委拿下的美女官员们,人家也是拼了,不白活一回呀,为了利益,为了能上位,为了能当官,也就不惜自己的身体了,大概投其所好是其本能,好好的利用一下自己的美色,这也叫不枉人生搏一回呀。穿上裤子都是好人,你又看不出来。也有的为了讨好领导,讨好某些势力强人,极尽打小报告之能事,不惜出卖朋友,同事,兄弟,你若和她说点什么事,拿她当真人,一转身打小报告去了。你说谁是真人呢?谁是真朋友呢?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运用的何其熟也。一旦若有战事,汉奸将会何其多,出卖中华民族利益者,自古不乏其人。杨家将死保大宋江山社稷,岳飞精忠报国,黄继光,董存瑞,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等等,那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拋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哪一个沒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沒有这个他们或她们能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誓死如归吗?国要是没有了,家还会有吗?国要是遭敌侵略践踏了,你还有安生日子过吗?你还能保护你的妻女吗?日本侵略中国不就是明例吗。有了英雄,而不懂得敬仰尊重英雄的社会,该是有多么的危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历史悲剧,难道还想重演吗?希望永远不要重演。革命光荣传统,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要从娃娃抓起,要从教育抓起,要从小学生抓起,中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br> 扯东扯西扯远扯近的,也是自己的一点点感受吧,虽然写的不咋地,但也有不少的同学,战友,诗友,文友看了我写的,纷纷留言点赞,发表高见,着实也令我感动。说起来,我退役已四十三年了,但有些老战友,老领导依然是战友情深似海,默默的关心关注关怀着我。摘录一下当年我的接兵和新兵连指导员,军旅书法家,中国收蔵家协会理事江培洲的点评如下。<br>贊短篇小說《换鞋》<br> 作者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好戰友,德才雙馨,尤其喜爱文化,文艺,诗词创作!著名軍旅作家詩人高書海先生。<br>最近連續發表六集短篇小說《换鞋》,还在续写中。<br>閱後深感有人情味,有鄉土味,有欣賞味,一集又一集有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情結,不同的回味感,不同的视角,并且运用诙谐,幽默,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古今现实巧妙融合的手法,令读者读后感觉趣味横生,读了上一集,还想着读下一集,此乃高也。<br><br>《换鞋》凡成年人都有過多次不同的經歷,都有自己《换鞋》的故事趣味情結,但多數人《换鞋》的閱歷景象是印在自己腦海中,記憶中,隨著時光的變遷而淡忘。<br><br>作家就不同於一般平常人,象長篇小說《高玉寶》,《我是一個兵》等創作100多篇的著名作家高玉寶,象《誰是最可愛的人》著名作家魏巍等許許多多著名作家,他們深入實際,深入環境,深入生活,把所見所聞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提煉精華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一部優秀作品就是一個時代精神,就是一面旗幟,其意义不同凡响可贊可賀。<br><br>當代軍旅作家詩人高書海給人們最深的印象是他有一種永不褪色不解努力奮進的精神!<br>有一種就像他姓名一樣永遠有不斷磨煉學習攀登的精神:<br>高则更勝一籌,<br>書要破萬卷下笔才有神,<br>海要探索海納百川<br><br>短時間內連續發表了短篇小說巜换鞋》六集就是生動寫照!<br><br>高書海啊,你是好樣的!<br>戰友們為你點贊,<br>文學愛好者們為你贊揚!<br>盼你再接再勵創作出更多更出色更接地氣更受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學作品!<br>望奮發圖強不懈努力創造更多時代感強,人民性強,接地氣強的優秀文學作品,努力打造修煉成為當代高玉寶式的優秀作家方向,而持之以恒前进。<br><br>你的戰友<br>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br>江培洲<br>2022.06.09日<br>于北京<br> 你看这老领导把我捧的也太高了,惭愧呀,军旅诗人作家,我即算不上诗人,更谈不上作家,离这个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过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多写点充满阳光的接地气的文化作品,倒是我的理念和追求。<br>  鞋还没有换成,啰啰嗦嗦的又加上了一集,离我村下一个大集还有好几天呢,不知下集又会落个什么结果,且待下集分晓吧。这正是:<br>贪腐权欲为享受,<br>美女美色玩不够。<br>纪委亮剑斩魔头,<br>战友之情最深厚。</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 第七集<br>原创/高书海<br> 还不到我村大集的时日。 过了芒种节了,麦子已呈完全的金黄色了,本该是农村三夏大忙季节了。昨夜今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却给收割小麦的步伐,打乱了本该有的紧张节奏,按下了停止键,也使我有了写作的机会。你说这老天爷吧,一贯的爱整些出乎意料的事,看天气预报上是雷电黄色预警,可也没看到电闪,更没听到雷鸣。或许是到别的地方抖威风去了,窗外小雨淅淅沥沥的在下着,风也不知到哪里温柔去了,以往下雨必有或大或小的风伴随着,但今天分开家了,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雨默默的滋润着干涸的万物。你说这老天爷也是的,要下就下大点不好嘛,下透了应该正是好雨,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嘛,当然现在不是春,而是炎热的夏天了。看着天上,也不像下大雨的个样儿呀,虽然阴沉沉的,天上却少了积雨云,云彩也是亮的,根本就没有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样儿呀。人们常说的话,“什么时候下雨也有不愿让下的”,这一点真也不假,就说这次下的小雨吧,地里的麦子割不了,地皮刚见湿。有的人家急忙割了的,挺潮湿的,又晒不了,不光晒不了,雨下得虽小,可公路上不小,一大片一大片的水洼儿,有的人家虽然用塑料布盖上了麦粒堆,但麦堆儿周围的雨洼洼儿,还是用铁锹或盆向外淘着积水。下透了对已陷入干旱的小玉米苗,是个“救苗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大好事,且收割了小麦,还能及时播上夏玉米,天大的好事,可这老天爷好像在和庄稼人飙上了,就是不下大雨,这不气死人嘛。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下点小雨,总比不下强呀,最起码凉快多了。咱这儿在屋里正说着呢,外面的小雨还就真的不下了。房檐下的紫燕抖动着欢快的翅膀,在院里来回的穿梭,捕捉着可口的飞虫儿。院里的一棵杏梅果树,浸满晶莹的雨珠儿,密密的还未成熟的果实,压弯了细弱的枝头,只好用木棍顶上了。唧唧复唧唧的麻鹊,跳跃着张着饥饿的小嘴儿,瞪着圆圆的转动的小眼睛,寻觅着自己理想的食物。我用辛勤的双手,种下的瓜果类,有的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小孙女座着爸爸开的别克大轿车家来了,小孙女吃着爷爷种的瓜,开心的乐着。我领着小孙女在院里转着,向小孙女介绍着这一行是什么农作物,那一棵是什么果木树。小孙女看起来可能爱吃葡萄,就问“爷爷,有葡萄树吗”?哈哈😄 ,我说“有呀”。就领着她去看唯一的一棵葡萄树,让她数了数,小孙女不识字,还沒上幼儿园呢,瞎报着数着。还真长出了不少的葡萄,大的也和球状那么大了,我哄着小孙女,“你下次再回来就熟了”。孙子孙女自小在城市长大,这一代人已完全脱离了农村世世代代的农家生活,对农村的事物已感觉着生疏新鲜了,让她们了解一下农村的景物,我想不无坏处吧,现在可能有许多的孩子已分不清什么是马,什么是骡子,什么是驴了。毛主席曾说要让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是太英明,太有远见卓识了,只可惜此一时彼一时了。<br> 说到麦收,不禁又让我想了我们小时候的麦收情景,那是在火红的大集体年代,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仿效红军初创时期制度,支部建在连上。农村则以队为基础,县,公社,生产队三级,支部建在村上。人人挣工分,一律平等,没有特殊化。毛主席去逝后,尤其是到了总设计师掌舵了,改革开放了,社会主义前面又加上特色两个字,分田单干土地承包,现在还依然是小农单干各家经营着自己的几亩田地。那时候还没有现化化的收割机械,每到麦收的季节,勤劳的人家,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了,在磨刀石上磨好镰刀,一磨就是好几张镰刀,轮换着使用,人人在麦田里弯着腰,挥舞着谦刀,手上攥着剪子股,恐怕剪子股这个词,年轻人不知道了。大意是割下的一绺绺麦子,在手指间交叉的攥着,这样手里拿得麦子一把儿一把儿的,就拿得多,割的远,不被别人甩下距离,其形状酷似剪子,所以俗称剪子股。你追我赶的,热火朝天,谁也不肯被谁落下,但割麦子这活还真是个体力活,大大不同于上集提到的体力活,谁割就累谁呀,没有亲手割过麦子的人,是体会不到个中滋味的。尤其要是赶上大长地头子,割一会儿,抬头望望,还不到地头,再努着劲着割一会儿,抬抬头,啊呀,离地头还远着呢。甭管你多硬朗的小伙,也会把劲给你叫绝了,直累的腰酸背痛直不起腰。尽管如此之累,可一大早的也能割完一亩地。好不容易盼来了爹娘,父母亲把平时腌制的舍不得吃的咸鸡蛋鸭蛋,大玉米饼子,端到地头上,“哎呦,我的亲娘呀,可能歇歇了”。顾不上吃饭,扔了镰刀,吭哧一声,直挺挺的躺在麦堆上,闭上双眼,这会儿啥也顾不上想了,就算是有个大闺女在这儿挑逗你,那也是无能为力了。哈哈😄 ,当然这是开个玩笑,就说这个累劲,睁开眼瞅瞅天上的星星,依然在闪烁眨巴着眼睛,看看地里还有好几亩地呢,愁啊愁,愁就白了头。<br> 就算割完了,活也刚开头,还得赶着小毛驴车,小马车,一杈一杈的装到车上,一人往上扔,一人在上面垛,也不知拉多少个来回,总算拖着疲惫的身体,装完了地里的麦子。这也不算完呀,放到打麦场上,一杈一杈的分散开,让太阳晒着。等到晒干了,套上小毛驴,拉着碌碡,一圈一圈的辗压着麦穗。有时老天爷还帮倒忙,好端端的忽然一阵雨袭来,全家老少齐上阵,赶忙把麦子堆起来,盖上塑料布,行动慢了点儿,辛辛苦苦拉来的麦子就会泡了汤。什么叫抢秋夺麦,就是从老天爷嘴里夺粮食。等到雨过天晴,晒干了场,再把麦垛又一杈一杈的散开,重复着往日的劳作。后来我家买了一辆小拖抗机,那时候买拖抗机的人家还不多呢,打场轧场再也不用驴马牛了,可打场起场的依然很劳累,有时候两只眼睛困的,一不心就把拖拉机开上了麦秸垛,才醒了。直到麦粒拉到家存放起来,心里默念着,“我的婶儿呀,可总算弄完了”。简直一过麦收,多好的小伙也打怵,真有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br> 现在好了,家家户户有了拖拉机,有的富裕的人家,买来了大型收割机,买大型农机具,国家还有政策性补贴,花个钱人家就给割下来了,只自己拉到家晒晒麦粒就行了,晒几天就卖了。手工割麦子也成为了历史,但感觉如果再用手工割麦子,似乎人们也割不了,不干活还天天血压高,血糖高,腰酸背痛膝盖疼的,骨刺骨质疏松,心脏病,癌症,脑血栓,吃得好了,喝得好了,这杂病也多了,也不知这些病痛哪里来的,反正除了政迹不突出,就是腰间盘突出。<br>  哎呦,说着说着这一集是否又写的太长了,还是在无以言喻的等待中,盼着我村大集上卖鞋人能够出现,不过麦收农忙季节了,不来倒也不怪,过了麦收再来也行。老同学李国平看到我写的小说,兴奋之余,赋诗一首,买鞋不慎一顺穿,<br>急于调换讨人烦。<br>神秘摊主苦中寻,<br>惹我尴尬续连篇。<br>集集赶集集无成,<br>天天怨天天难愿。<br>如若换的随意好,<br>乐趣文章在后面。<br>老同学王随心也适时点评,摘录一下:哈哈给老同学续篇点赞!佩服老同学的写作水平,能从买鞋联想到世界战争,又从世界战争回到我们现在的社会现象,想象力真丰富啊!还有诗友为老同学锦上添花,作诗助兴,使小说读起更有品味,再加上老同学的老领导地精彩点评!六集换鞋告一段落。期待老同学再续新篇,七集换鞋成功![强][强][强][憨笑],真巧,老同学们。<br>哎,七集也写完了,换鞋的事依然是无影无踪,愿望是好的,不在咱呀,实属无奈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慢慢道来。<br><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 第八集<br>原创/高书海<br><br> 天天正事没多少,还觉得忙忙碌碌的,因为是麦收的缘故,便十二分的关注手机上天气预报,上集说到好端端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小雨,虽然天气预报是雷雨天气,可在我这里即没看到电闪,也没听到雷鸣。天气预报上两三天都是多云天气。要不我说老天爷尽整些出人意料的事呢,今天傍晚6点左右突然从西北上飞过来一大片黑云,这回真得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而且来得相当快。在街道或公路上晒着麦子的人们,见此情景,急急忙忙的迅速抢堆麦粒,推的推,扫的扫,就连一些小孩子也投入了战斗,赶紧在已扫起的麦堆上盖上塑料布,街道上公路上人来人往,扫起来的尘土飞飞扬扬,一派繁忙景象。可能有的收拾稍慢的人家来不及打起堆来,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了,真给老百姓糟践麦子呀。这回是老天爷真的放起了响屁,而且还连续不断的一阵紧似一阵,真是虎口拔牙,老天爷嘴里抢粮食。天气预报可能有的地方还会出现冰雹。要说这手机上天气预报也真逗,外面雷闪忽闪的了,再打开手机看预报,变成雷阵雨了,而且有些人的手机上,下雨之前也不一样,有的有雨,有的没雨。无奈呀,天气变化太快,这鬼天气咱庄稼人是不要不要的。似乎感觉以后是不是改改叫法呢,不叫预报了,叫现报行不行呢。也难怪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老天爷的事谁也管不了,等玉皇大帝发号施令吧,为凡间百姓多下点雨,祈盼风调雨顺。<br> 人们常说 世事无常,天气也无常。你说这老天爷还真是有时帮倒忙了,因为上次下雨我的麦子没割,看天气预报一周没雨,心想“麦子也不算甚熟,要不然再晒晒太阳,让它熟老点儿”。哈哈😄 ,你说谁知道又下起雨来了,收割麦子的进度又得停顿下来了,一耽误又好几天呀。可如果要能下透了,未尝不是件好事,雨停后晒晒地里的湿气,收割了麦子,还能及时种上夏播玉米,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呀,可老天爷就是舍不得下大点呀。<br> 今天六月十三号,阴历五月十五,因为老盘算着收割麦子过麦收的事,倒是忘了又是我村大集了,把买鞋换鞋的事给忘了。当看到房后村路上有一群一伙的人,还有小商小贩往集上赶去,恍然大悟,“又到了集了,真快呀”,老伴说“我去赶集,也买不多少东西,你自己想吃啥就买啥吧,我只买块猪肉去,顺便让人家搅成馅儿”。我也是感觉没什么好买的,瓜果蔬菜类的自己种着呢。我没打算上集,老伴赶集回来対我说“怎么又没看到卖鞋的来呢”,我也拿着不当回事了,“不来就不来吧,过了麦收也许会来,早晚有来的那一天”。但也感觉有点不放心似的,还是自己骑上电动自行车,在集上溜达了一圈,也是落得个希望而去,失望而归,这心中老有个解不开的疙瘩似的。<br> 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天上的雨不紧不慢的下着,我躺在被窝里,听着外面雨点打在彩钢瓦屋顶上,啪啪啪啪的声响,并没下多大雨,倒显得跟多大雨似的,挺热闹的。不过好像比上次的雨稍大点。九点半左右这雨停了。恐怕又是个半拉子雨,即耽误了收麦,又播不得玉米。平常日子天天高温不爱下雨,等到麦收了倒爱下雨了,还下不大,这就是年年闹麦收的节奏呀,让咱庄稼人好闹心。就像极了“天有日月星辰,月有阴晴圆缺,好事古难全呀”。<br>  买鞋换鞋的事,先搁一边吧,吉人自有天相,有福之人不用着忙,先准备过麦收这一关吧,李国平老同学又即兴赋诗一首:<br>换鞋未果至麦秋<br>粮没入仓雨当头<br>闲来伏案续下篇<br>趣文妙笔过夏收<br>老同学好文采呀,谢谢你了。<br><br>同学才女傲雪红梅即兴赋诗一首,回忆小时候的麦收情景:<br>七律《忆夏收》<br>文/傲雪红梅<br>曾经少小好时光,<br>犹忆农忙情难忘。<br>晨起鸡鸣田地至,<br>晚归犬吠伴烟香。<br>汗流如雨衣衫透,<br>神爽粮丰笑语长。<br>转瞬秋霜双鬓染,<br>惊心暮岁近重阳。<br>老同学傲雪红梅描写的麦收辛苦场景,还真是那么回事,诗者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长大的,后来移居东北大城市生活,深知农民麦收辛劳之不容易。<br><br>诗社姜老师根据小说描写麦收情况遂做诗三首:<br><br>割麦(一)<br>万顷麦海机声响,<br>迅速联合尘飞扬。<br>无须打轧省人力,<br>虽是农忙也平常。<br><br>割麦(二)<br>往昔忙种收麦忙,<br>手舞镰刀热汗淌。<br>头顶烈日苦难挨,<br>弯腰低首意志刚。<br><br>赏今乐农(三)<br>如今种田人莫慌,<br>老农地头看机忙。<br>春播夏收一条龙,<br>岁增年丰多打粮。<br>姜老师也真有文才呀,十分感谢您呀。欲知这鞋什么时候才能换成?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 第九集<br> 原创/高书海<br> 卖鞋的摊主总不来赶集,换鞋总不成,似乎就有点儿心情不爽了,哪料这回不爽上更加不爽了。<br> 昨天下午六点左右,天气晴朗,看手机上天气预报也没雨,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地里待割的麦子经雨后也见干了。本没想割麦子,于是骑上电动车,拿上锛头子,想到树地里除会儿草。到了西洼半路上,还没到自家地里,看到有一台大型收割机,正在地里给别人割着麦子,就和机主搭讪了一句,“我家的麦子有空儿割吗”?因为收割机这种大型机械不是家家都有,“能割,这块地快割完了,你能挺快的开拖拉机来吗”?“能,这还不快吗”。也没顾上去地里除草,掉转车子飞也似的骑回家,开上自家拖拉机,又似飞一样的赶回到地里,等待着人家收割机来割。稍等了一会儿,收割机来了,在我家麦地里转了四圈儿,把机仓内的麦粒倒在我的拖拉机斗上,大约三亩地的麦子就算收完了。要不说农业要实现机械化呢,这要是和过去一样人工割麦,至少也得三五天,还得累个臭屎样。<br> 拉上麦子回到家,我大侄子也在帮着我忙活儿卸麦,一小堆儿一小堆儿的卸在房檐下水泥晾台上,准备明天出了太阳翻散开好晒干了。冰箱里有儿子带回来的包子,自己在高压锅里放上两个包子热热,老伴去沧州市里给儿子看孩子去了,就我一人看家。有女儿给邮来的坚果燕麦片,用热水冲一碗。还有点剩菜儿,就算对付着吃完了一顿晚餐。感觉得有点累了,冲了个凉水澡,就躺下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谁想睡到一点左右,被院里彩钢瓦房顶上“啪啪,啪啪”的声响惊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心中纳着闷儿,赶忙蹬上裤子,也没顾得穿上衣,跑到外面雨点儿打在没穿上衣的身上,凉森森的,立即醒盹了,“这是老天爷在偷偷的下雨呢”。于是赶忙拉亮院里的电灯,找来扬锨扫帚,一通忙活,打起堆来。因卸的比较分散,情急之下只好就一堆堆的这么着了,也来不及了。找来几块塑料布,全都盖上。也不知下了多大会儿了,忙活完了,麦子多少也有点湿了,我也湿透了,又不知淋湿了多少人家的麦子,半夜的就等于又洗了回澡吧。你说这庄稼人容易吗,为了吃口饭,还得时不时的与天斗,与地斗,与病虫害斗,毛主席曾经说过“人定胜天”,农村农民生活的就这么不简单。<br> 我向来不喜欢骂街,更不会说脏话,这回让老天爷气得够呛,“这老天爷这不混帐吗”,平时天旱高温不下雨,轮到麦收了,这雨说来就来,还在夜间人们都睡熟了,给人个不提防。“狗日的老天爷”,你怎么就不知道庄稼人的疾苦呢,你怎么就不可怜可怜咱农民呢,不可怜也无所谓,关健时刻怎么还帮倒忙呢,你说这网上新发的唐山狂徒暴打美女事件,又一次突破了人们传统的仁义道德底线,悲哀啊,怎么就连老天爷也不正经了呢,百姓无奈真是老天爷有眼无珠啊,以后还怎么叫你为“青天”呀。<br> 我还得多说几句,在我坚持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得到许多老师,领导,同学,战友,文友们的悉心指导,获益匪浅,如沧州著名的作家,老年文学社长吴俊泉老师,是这样说的。书海:建议,题目是不是改为《换鞋》更为贴切些?<br>注意简练,精彩。<br>不易拖的太长。水分太多了。<br>沧州诗联学会慎独老师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所以,我就将小说由《买鞋》,改为《换鞋》了,听人劝,吃饱饭嘛。<br> 还有军旅书法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发送来了精彩的点评:賀麥收文集雙豐收<br>ssssssssssss<br>喜慶河北省獻縣xxxx村高書海戰友全家人與全村人一樣芒種季節,<br>老少齊上陣搶麥收<br>全家歡天喜地慶豐收<br><br>老天不作美風雨交加給麥收來添亂,<br><br>一粒糧食一份辛苦老天雨中奪走百姓將要進口的小麥,多辛酸啊!<br><br>盼天地日月星,風調雨順造福天下的莊稼人。<br><br>麥收忙,忙麥收,买鞋不適要換鞋,換鞋還要去趕大集,農村的事就是多,家事外事,大事小事天天一堆又一堆,忙屋忙外,總是忙得不可開交,高書海《换鞋》寫了一集又集,當寫到第六集時,又趕上芒種麥收時,又遇上老天要下雨,故作者高書海又見縫插針<br>麥收嶄停下來,<br>又趕不了集去換鞋,就燜在屋裏動起腦子,開動機器打開電腦,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鼓作氣又創作了《换鞋》七,八集。真是難得可貴,難能可貴!<br>真有一種鍥而不舍與時俱進的精神!<br>使人感動!<br>使人佩服!<br>祝賀高書海戰友麥收,文集雙豐收!<br>望<br>再接再勵攀登新的制高點,奪取新的豐收!<br>你的战友江培洲<br>2022.6.14日于北京<br><br> 沧州 老年文学社董季老师,著名编审,时时关注着我,我写的水平有限,但董老师每集必认真仔细的阅读,并热心指出文中的错别字,叫我好感动。如:第八集<br>1.天气(预)报,落字了。<br>2.糟践,是这俩字,遭溅,错了。<br>3.不当回事(的)去掉。<br>4.疙瘩,是这俩字。<br> 老同学王随心是热心的点评专业户,所有同学所发诗文,基本上都作评,如:老同学们早上好!给老同学们的好小说好诗文好音乐还有好的新闻事件统一点赞!哈哈!希望书海老同学过完麦收,心想事成,换鞋成功,九集再续新篇。[强][强][强]<br> 老年文学社张荣华老师开玩笑似的说“你的换鞋小说,到七十岁能写完不”。我想“用不到七十岁,咱才六十出头,下集第十集,不管卖鞋的来不来,就要大结局了”,本就没打算写那么长呀。<br> 诗社姜老师情寄九集,赋诗表赞:<br>赞永不退色换鞋小说,箅九集,[强][强][强]<br>换鞋巧逢芒种忙,<br>九篇写罢叙事详。<br>田间家务辛勤做,<br>更把文章多宏扬。<br>  谢谢姜老师的精美诗词, 折腾了一顿,我也睡不着了,在手机上写下点感想,看天还黑糊糊的,没亮呢,看表才三点半呀,哎,强制着自己在迷糊一会吧。欲知十集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br></h3> <h3>短篇小说《换鞋》<br> 第十集<br> 大结局<br> 三番五次寻觅卖鞋摊主换鞋总不成。“我不要了还不行吗,也省的费这个劲了”。这个我还做得了主,趁老伴不在家,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不就一了百了了。拿上鞋走出家门,来到一树林空旷处,心想:“也许是天意也,老子不换了”。我让它像探月飞船一样,冲上太空自由飞翔去吧。想到此张弓拉箭将鞋挂在箭头上,然后使出浑身的力气像火箭爆发一样,向天空射去。只听嗖的一声划过天际,掠过苍穹,可惜在半空坠落下来,倒是演变成了高空坠物。也不知出去多远,或许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呢,心中默想“永别了,我那换不回的鞋”。<br>  忽闻几日后有小道消息:恰巧有一歹徒疯狂的觊觎追逐着一位美女,眼看快被追上了,忽然天上从上而下径直飞来一鞋,正打在歹徒头上,此鞋虽然份量不重,可是从高空坠下,就不轻了。就算是一支鸡毛从高空坠下也是个威胁呀,歹徒“啊呀”了一声,应声倒下,不省人事。<br>此时美女见状,借机逃走了,临走还沒忘找着带上救她一命的鞋。美女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心想:“今天指定是有贵人相助,是观音菩萨出手了吗”?美女百思不得其解。拿着鞋仔细打量,看到里面还有绣制精美的鞋垫,上面绣着四字“永不退色”。美女想“永不退色”这肯定是个退伍军人了,可中国5700万退伍军人都是永不退色的人啊。美女陷入动情的遐想之中,就是找遍全世界我也要找到你。第二天,美女包好鞋,向永不退色找去,欲报答救命之恩。</h3> <h3>军旅书法家冮培洲亲撰习主席名句跃然纸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表示衷心的感谢!</h3> <h3>编后:<br><br>在小说写作过程中,承蒙沧州诗联,沧州老年文学社,夕阳红读书会,献县历史文化艺术交流领导,文友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同学,战友,文友们的热情参评,十集小涚《换鞋》终于落下了帷幕,写小说不同于体力劳动,但也是个费脑子的事,今天可以松口气了,希望各位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修正谬误,在此统一向各位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祝各位阖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子孙后代兴旺发达。<br><br> 诗社姜老师看了我的拙文,即兴赋诗一首:<br><br>赞第十集,[强][强][强]<br><br>十篇换鞋已圆滿,<br><br>文章多带幽默感。<br><br>适应时代情无限,<br><br>回味绵长赞美完。<br><br> 谢谢姜老师精彩诗词,为拙文增辉了。老同学李国平也发表贺诗:<br><br>赞永不退色<br><br> 鞋没换成抛太空,<br><br>感动菩萨显神灵。<br><br>掷回人间救美女,<br><br>超凡妙笔永垂青。<br><br> 老同学张树荣发阅后发表感想点评:<br><br>书海,欣赏完了你的小说,凡而不简,展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喜欢你的田园生活,喜欢语言用法,不华丽也不庸俗,接近生活,接人气。最后来了个质的飞越,给人想象的空间。<br><br> 谢谢树荣老同学认真仔细阅读了我的拙文,祝老同学好运连连。<br><br>同学才女董祥珍:<br><br>@高书海 小说意境深远!妙笔生花!欣赏点赞!<br><br> 军旅书法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江培洲适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br><br>閱短篇小說《換鞋》十集之我見<br><br>ssssssssssss<br><br>曾在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队,戎馬生涯五載的高書海戰友放下槍杆子,解甲故裏河北省獻县家鄉,卻拿起筆杆子勇上文壇,38年的播種,38年的耕耘,38年的創作,一首首詩文,一篇篇文學作品,見於媒體,見於互聯綱,文壇同行,愛好文學的綱友,戰友們紛紛點贊,跷大拇指!<br><br><br><br>壬虎年借著虎勁,發揮虎虎生威之勢,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之氣,半年時間軍旅作家高書海先生<br><br>便馬不停蹄先後在互聯綱上,微信,媒体,視頻上發表了十集《換鞋》短篇小說文集,每一集我都注意閱看回味,都有鄉土味,風土人情味,五谷雜糧味,酸甜苦辣味。接地氣,有看頭,有回味。<br><br>從第一集趕大集花15元買了一雙顺撇的鞋,便從此走上了巜換鞋》之路。<br><br>家事,外事整天忙不停,地裏活麥收也不能停,天氣不是風就是雨時常搗亂,趕集《換鞋》總是找不到攤主。時不我待,我要待時,要做時間的主人是每一位創作家品性,軍旅作家更有軍人的特質,高書海見縫插針抓時間,雨天的白天,好天的夜間打開電腦創作了一集又一集短篇小說《換鞋》,与前次发表的小说《换亲》,可并称为姐妹篇。<br><br><br><br>截至2022年6月15日發表了第十集《換鞋》终局之篇。<br><br><br><br>大結局集《換鞋》構思創作境界之高,有虛有實,有假有真,有天空有大地,有歹徒肆虐,有美女幸运逃生,就好似一部活生生的電視劇。<br><br>作品有創新,<br><br>有思想,有意境。<br><br>巜換鞋》不成便把鞋似箭穿射向高空,向宇宙飛翔,不離不棄,不偏不斜競像炸彈一樣,落到歹徒的頭上,把奔跑中的歹徒砸倒在地上。說時遲,那時快,逃命年輕女子上氣不接下氣跑到草縱中躲起來,被砸中苏醒后的歹徒,呆了一會不見那女子行踪便蹓了。<br><br>被救的逃命女子驚呼!是什麽救了我呢?上前找了又找,查了又查競是一只新鞋,她對天長呼,老天呀,這是天意呀,是我的救命鞋啊,還發現鞋裏的鞋墊上刺繡著《永不褪色》四個閃光亮眼的大字,這位得救女子如獲珍寶,要珍藏起來,永做紀念,讓永不褪色精神永遠發揚光大!<br><br>《永不褪色》就是我們革命軍人的本色!<br><br>《永不褪色》就是當代軍旅作家詩人高書海的真實寫照!<br><br>祝髙書海軍旅作家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創作更多優秀文化作品,奉獻給新時代,奉獻給廣大人民大眾!<br><br>………………<br><br>你的戰友<br><br>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br><br>江培洲<br><br>20220616<br><br>北京<br>  沧州著名作家,老年文学社社长吴俊泉鼓励我:<br><br>我看可以。 你有写小说的素质和天赋——大胆丰富的想象!但今后还要进一步地磨炼。<br><br>还有一些同学,文友,相继发表点评点赞留言,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因篇幅关系,就不一一表述了,总之,你们的支持,我将化作前进的动力,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为人们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br><br>2022.6.1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