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日记——第一个南瓜

田园牧歌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发现院子里最大的南瓜可以摘来吃了,刚准备去拿剪刀,就想到了儿子,心想还是等他起来了让他去摘吧!孩子这个阶段正好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哪知,儿子跟我心有灵犀,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过来跟我说南瓜可以摘了,他要拿剪刀把它剪下来。</p> <p class="ql-block">等儿子摘下南瓜,我跟他说:“这是结的第一个南瓜,我们要拿给爷爷奶奶吃,可是爷爷奶奶不在这里,我们就拿给李老师的爸爸妈妈吃好不好啊?”“好!”儿子回答得很干脆。他又补充到:“这个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等第二个南瓜长大了我们再吃,要学会分享!”我说“好的!”他就说马上要给爷爷奶奶送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去年到现在,孩子已经习惯了有好吃的先拿给长辈,哪怕再好吃的东西他都能够做到自己不吃,先拿给爸爸妈妈,有时我们不在跟前,他也会送过来。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每当在学校有小朋友或者老师分享的好吃的,他都会给父母留着,哪怕是一颗腰果、一颗糖,他都能给我们留一半(有时是一小口饼干)。我们吃东西时,如果他爸爸不在,他就会提醒我给爸爸留一些,不能吃完了。家里一旦有好吃的或者做了馒头和饼,他就会说给老师送、给阿姨和小朋友送。看到院子里长了南瓜,说等南瓜长大了,到时候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过来摘。看到孩子这样,我们既高兴又欣慰。</p> <p class="ql-block">(这是孩子从学校回来带的半颗腰果)</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有一颗芝麻丸,拿给他吃时,我故意试探他说:“只有一颗芝麻丸,你是自己吃呢还是留给芊芊吃呢?”没想到他自己轻轻咬了一小半,剩下一大半留给了芊芊小朋友,留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去动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是一位新来的家长带着女儿来上学,刚开始是住我们家。那次我炒了蛋炒饭,两个孩子都喜欢吃。</p><p class="ql-block">正吃着饭时,小姑娘不小心将碗给打了,蛋炒饭也没了,孩子的妈妈让她出去站着反省(因为孩子把碗放在桌子边上,当时我还提醒了她)。这时儿子对我说:“妈妈,姐姐还想吃蛋炒饭。”“但是蛋炒饭已经没有了,怎么办呢?”我问他。</p><p class="ql-block">“把我的给姐姐吧!”说着,儿子把碗往前一推。但是看他的样子,他是很想吃蛋炒饭的。</p><p class="ql-block">小姑娘的妈妈见状,就说:“把你的给姐姐,那你就没有了,你不想吃吗?”</p><p class="ql-block">儿子一本正经地坐着,回答到:“不想。”那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最后,小姑娘的妈妈还是让她把蛋炒饭分给了儿子一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家长的无私的爱,哥哥姐姐和其他小朋友们有好吃的也会一起分享,所以当他有好吃的,自然而然首先就想到分享给他人,那份心是纯净纯善的。在这样有爱、有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幸福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孩子从小在这样的集体里熏陶,我们不用担心他将来的心量太小,他的心里一定是装着他人的。心里有他人的人,也一定会是幸福的人。</p>

蛋炒饭

南瓜

拿给

儿子

小朋友

好吃

孩子

爷爷奶奶

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