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已经为我的半亩园写过两篇文章了,感觉还有点言犹未尽。这是因为半亩园有了很大变化,已经由原来的一块地发展到现在的五块地。远远超过了半亩地,但习惯上我们还是称为“半亩园”。曹兄退休后去年从山西老家返回第二故乡庙湾,第一项计划就是找一块空地自己种菜,尽量不买或少买市场上的菜。市场菜不仅价钱贵,而且味道还不对味儿。自己种菜是一种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收获各种蔬菜,比在马路边上走路锻炼强多了。曹兄在老家有六亩地,有专属自己的菜地,一直保留着四十年前的老玉米种子和黄豆种子。去年来时除了山西老陈醋,重要的是带来了老品种玉米和黄豆种子,还带来种了二十年的老南瓜种子,使它们能够在庙湾地区落地生根发芽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仅用十天时间,我们就开辟出半亩园,年底又开发了一块。加上“拾”的两块地,一共有五块地了。曹兄为它们编了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就像人的名字一样,一说就清楚。比如几号地种玉米,几号地种黄豆,几号地栽西红柿辣椒苗,几号地撒青菜等等,一目了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挖完地打好畦子加固好栅栏后,曹兄在地边栽上了从老家带来的牡丹花苗和金银花苗,又从附近挖了几株竹子,移栽到地头,适时对菜园进行美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五块地,都在森林之中,谓之森林中的菜园十分恰当。每天早晨,沐浴着第一缕阳光我们一起来到菜园,在晨风吹拂下鸟语花香中讨论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不知不觉一篇文章的思路就出来了,我们的好几篇“同题散文”就是这样来的。也同时有十几篇文章获得美篇“加精”,最后同时出版了各自的第二本书。曹兄说,这是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所在地,是“极善”之地,所以我们的文章有点“妙笔生花”的地方,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们这边天凉,一般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对我们种了二十多年地的半工半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没想到遇到了不小挑战。出问题的是二号地和三号地,即玉米和黄豆地。本来这两块地是最好管理的,地整好后播下种子就行了。可没想到苗刚出来就被什么东西咬了,甚至苗没露头种子就被挖出来吃掉了。“什么鸟这么厉害,竟能把地下种子刨出来吃掉?”对比各种鸟类,最大可能是野鸡。果不其然,那天我们天刚明就来到地里,一只公野鸡正在地里刨种子吃,听到动静马上飞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野鸡是山里常见的一种大型飞禽鸟类,以橡子虫子为食。一般对庄稼没啥危害,没想到它竟对玉米黄豆下“嘴”了。必须赶紧采取措施,否则苗将不保。从来不买农药的我们被迫买了一瓶敌敌畏,兑水给未被吃掉的小苗喷洒药水。似乎不起作用,小苗每天扔在减少,地里不断出现新刨的小窝。一连打了两瓶敌敌畏,甚至把玉米黄豆种子撒上药水摆放在地上也不起作用,野鸡根本不予理睬,还是刨地下种子吃。而且野鸡黎明即起,天黑之前还要出来活动一次,就这样我们辛苦播种的玉米黄豆种子全军覆没。加之天旱少雨,还要给新栽的西红柿苗辣椒苗浇水。可谓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野鸡斗,忙得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时候别人家和附近农民地里的玉米苗都已出齐,长势良好。我们地里却一片残迹,不免使人失望。我们清楚,那些地里的种子都有一层包衣,即农药种子。很可能是……种子,虫子鸟类根本不到跟前,一口也不吃。而这些四十年前的老种子却是野鸡的最爱,费尽力气也要从地下刨出来吃掉,甚至敌敌畏都不能阻止它们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么四十年前没有包衣种子,都是自己留种子。那个时候就没有野鸡刨食种子吗?农民兄弟又是怎样防护野鸡刨食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稻草人”,这个过去我们熟悉的东西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大量的农药化肥加上现代农业科技培育的新品种种子,使得鸟雀们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田地里早已没有了它们的踪影。但在山里面,在我们的森林菜园里,由于播种的是四十年前的老种子,引得野鸡们三番五次光顾。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种子好吃,那么这些种子种出来的粮食,玉米黄豆也一定好吃。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这是不言而喻的。小学教材《社会与自然》里,有一篇专门介绍有机蔬菜的文章。首先是对土地的要求,即三年以上没有使用过农药化肥,一直使用农家肥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才称得上有机蔬菜。长期吃这种粮菜人就会少生病,身体健康且精力旺盛。第二类是农药化肥种出来的粮菜,只要不超标就可以称为“绿色蔬菜”。第三类蔬菜究竟使用什么肥料就不便明说了,可以自己想像。现在很多人抱怨自己每天吃的都是农药化肥菜,对身体不好。实际情况是,农药化肥菜也不一定就能吃上,很可能是第三类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曹兄有一个愿望,就是近几年把山西老家的老种子在庙湾地区全面播种。也就是每家每户都种这些老品种,而且一直传下去,让更多人吃上有机粮菜。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种好有机蔬菜的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稻草人”,这个中国农业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应该是阻止野鸡祸害的有效手段。马上动手,没有稻草,就用旧衣服代替。似乎比传统稻草人更先进,更有效。第二茬种子补种后,新式稻草人也做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场雨后,补种的豆苗玉米苗陆续出齐,野鸡再也没有出现,“稻草人”果然名不虚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个菜园按计划都已完成播种和移栽工作,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我们是森林菜园,鸟语花香是其最大特点,每天都能听到各种鸟叫声。曹兄想搞清楚森林里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就天天在菜园里数鸟叫声,到现在也没数清楚。这是因为每次都是多种鸟叫声交织在一起的,加上知了声,更是无法数清了。曹兄还有一个计划是搞清楚周边有多少种药材,显然是一个大计划,一半年是无法完成的。据说我们这里有四百多种中草药,这也只是听说,没有人实地考察过。但药材多却是事实,在去地的路上或菜园周边,就有几十种。比较常见的柴胡黄芩何首乌黄精山药苍术等药材随处可见,连翘漫山遍野,淫羊藿则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天都很忙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锄草施肥,给西红柿黄瓜丝瓜搭架子。每天都有新话题,谈题材,讲构思,说体会。晚上静下心来学习写作,我们以平均三天一篇文章的速度搞了一个月大会战,加上过去写的东西,各自出版了一本书。真是劳动促激情,促思维,促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菜园各类蔬菜按照自己的习性正常生长,每天都有新变化。我们的心情也随着蔬菜的变化而变化,也同时为找到退休后的正确生活方式而心生愉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