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随笔

秋印

<p class="ql-block"><b>初识白石山</b></p><p class="ql-block">1986年,我随有色勘探分队来到涞源县找矿,住在涞源县南屯村,后又搬到上下台村,卡车在曲曲折折的盘山路上行驶,道路险峻,尘土飞扬。脚下是万丈悬崖,勘探队员站在车厢上确实需要胆量。记得同事手指远处墨绿的高山,说那座山叫白石山,上面有信号塔。我抬头看了看山峰,云雾缭绕,便打开地图,用铅笔做了个标记。那时的白石山,没有通往山顶的公路,更没有索道,是林区不是景区。大概二十年后,白石山成为五星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它是国内唯一大理岩峰林景观,有国内最长的玻璃栈道,是爱情圣山,有佛光云海。</p> <p class="ql-block">2006年,我和同事驾车来到白石山,那时候景点刚刚开发,游客不多,后来游客多了就不允许自驾车上山了。</p><p class="ql-block">旅游开发是个好事,为游客提供吃住行的便利,可以让这个地方的知名度提升,看过有这么一句话,赫赫有名者未必优秀,默默无闻者未必拙劣。人如此,自然景观也如此。不管怎么说,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如果你有内涵,自然不是坏事。</p> <p class="ql-block"><b>陆地神仙境</b></p><p class="ql-block">总想写一篇有关白石山的文章,目标是写的有点精神内涵,有点文化底蕴,想了一年了,就是没敢动笔。今年六月中旬,我再登白石山,同游的是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初次来,赶上一路阴雨天,有说白石山是幅水墨画,有说这里是云鹤仙境。看到云雾中的太行山景,不由得让我想起雁荡山的水汽,雄伟的山峰被湿气笼罩,北方山区有这种水汽而且空气感觉特别凉爽的,当属白石山下的涞源(凉城)了。</p><p class="ql-block">我刷了几次白石山了,季节都是五六七月,觉得白石云海,太行第一绝壁,用照片和摄像传递这些美景,比用语言要更直观,更有层次,所以迟迟不好落笔,主要是素材积累少。笔下的文字,总不比相机的曝光来的直接。</p><p class="ql-block">这两年白石山游客大幅度减少,有些清净。山下的饭店和地摊生意都不太好,停车场车辆不多,收费特别便宜。我花20元买个登山杖,花10元买个太阳帽。这样看上去像个登山老人。我只想用镜头把山色拍摄的更接近眼睛看到的。听说当地人知道,哪里拍云海,哪里拍星轨,哪里拍长城,然后建成民宿,展示一些摄影师的作品,好的作品是观察和等待的结果,想想不知道里有多少摄影师把三脚架支立在深山角落里,镜头对着野长城,镜头对着彩虹云朵,等着日出候着日落。</p> <p class="ql-block"><b>  世界地质公园</b></p><p class="ql-block">国内的名川大山,论自然景观,有说当推五岳之首泰山,也有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佛教名山,菩萨道场,当属五台普陀峨眉,寺庙里面装满了文化,香火弥漫,代表信仰传承的厚重。好多名山,去了就好比掉进知识的海洋里,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白,每次去,也就看到文化的一角。看不懂,才觉神秘。白石山是比较好看懂的,也是你看懂了,还想再来的山,每次去的季节不同,天气不同,视觉体验不同。</p><p class="ql-block">地质学和医学类似,基础的知识是互通的,细分专业后,比如找油找金之间,如隔行隔山。退休后脑子里逐渐忘记板块运动和大陆漂移的学说,引用中学地理学的描述,看山脉,看阶梯,不谈地质年代,只论沧海桑田。</p><p class="ql-block">白石山2006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里,有些地质学的知识牌,山下面是侵入的花岗岩,山上面是变质的白云质大理岩,这样的解译游客是看不懂的。只知道山峰如张家界般奇特,云海如泰山般精美。历史上没有文人墨客为白石山题词,只有不远处一段段完整的明长城还屹立在那里,告诉你曾经宋辽的分界,太行八陉飞狐陉,这里的飞狐峡,峰峭谷幽,花香鸟鸣。你心里有历史便可以想象,没有历史画面便纯粹的看景,最好带上有情人,手掌心印在洁白的大理石上,山盟海誓的呼喊,让声音在山谷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b>  大理岩峰林是天然洁净之地</b></p><p class="ql-block">从国学角度看山脉,基本都是传说的,据说昆仑山是华夏子弟的祖脉龙脉,太行山是支脉也是次级龙脉。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太行山脉是中华的脊梁,是中华的地理山脉,文化山脉,精神山脉。太比大多一点,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来太行山。</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太行山脉看成一个整体,用他一条山脉的文化和风景,就是把五台山、白石山、云台山等5A景区合为一体,用太行山的寺庙、塔峰、峡谷以及长崖的集合体PK世界上任何的山脉景观,估计它都不会输,也会一一压倒前面提到的五岳三山。若是南北太行山之间比较,觉得春色各具特色,南太行水色占优,北太行的秋色会占上风。</p><p class="ql-block">旅游看山,基本看山景,注意山体本身岩石成分的人很少。花岗岩的山有黄山华山,泰山是变质岩,张家界是石英砂岩。白石山下面是花岗岩上面是大理岩,论岩石构成,论山体的洁净,不用比,白石山绝对的是上品极品了。再说唯一性,就是绝品了。</p> <p class="ql-block"><b>白石醉绿</b></p><p class="ql-block">这次再上白石山,是从白石山东门乘索道,缆车像是在山坳绿林上飞行,大片大片嫩嫩的红桦,一般是五月初发芽,六月初才吐出翠绿,坐在缆车上,树尖的嫩叶就在你的脚下,它生机勃勃的直接刺向你,你好似悬浮在绿色的海洋里,远远望去,红色的缆车,好像是森林中游动的果实,人便是果实里的种子,精神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同缆车的两个小伙子恐高,不敢看下面的树林,只是望着远处的长城,头不敢晃动,眼不敢斜视。我看到他们的女朋友不停的笑,终于找到男友的痛点,甜美的笑容被绿色包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上山后游走在栈道林阴路,抬头看看笔直的红桦,叶子好似刚被雨水被洗刷过一般,绿叶便是白里透红的桦树干的荣装,显得儒雅高贵,密叶遮挡蓝天白云的光线,随风闪动的叶子像是蓝天的感光快门,随光线一张一合的连拍,在林中沙沙作响。</p> <p class="ql-block">白石山顶的落叶松,是人造林,但长的有些野蛮,树枝直挺挺的伸展,无拘无束的,个性感很强。松叶针的绿,是少女般羞怯的绿,这般的绿伴着松树枝的嫩黄,让人忍不住想去摸它,它会用锋利的叶针保护着自己。我不知道这种迷人的绿色,在六月的白石之春,能维持几天,它的肢体它的肤色,会很快老去,也会很快坠落,好比人的寿命,以一个春秋为一个生命周期。但或悲或喜,也是有几十年的轮回,如果人的生命有这样的轮回,是不是还要谈人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  悠然见南山</b></p><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白石山大道,是通往白石山的风景路,华中小镇白石山居就坐落在白石山脚下,用松风馆的小松林和温泉馆的白桦林,和山上的主要树种呼应。院内有山上的大理石铺垫,用灰白色的汉唐建筑群和山上的峰林呼应。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融合,也便是华中掌舵人的大手笔了。</p><p class="ql-block">植白石翠绿隐居飞狐</p><p class="ql-block">揽云雨幽魂步入仙境</p><p class="ql-block">白石山有了和它相呼应的修养圣地,白石的绿才可以呼吸,白山的云才更有灵气。我的心,也想展开翅膀,随着荣乌高速的高架桥,定居白石山下。</p><p class="ql-block">所谓悠然见南山,就是这个地方宜居,把向往白石山风景的过客,变成山居小镇的主人,呼白石山散发的氧气,喝白石山淌出的山泉,过着舒缓的退休生活,便真成白石山人了,如《雪中悍刀行》里描写的,每日多读点武学书籍,可以直入陆地神仙境。</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中旬,我身背相机再游白石山的时候,惊诧于白石山的绿了。</p> <p class="ql-block">秋印于2022年7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