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禾秋陂,我们在行动!

大阿镇禾秋村委会

<p class="ql-block">禾锹陂位于信丰县西北向的大阿镇境内,那里是当年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区域的外围。沿信池公路驱车西行,到了禾秋圩,向左拐行百余米,就能远远的看见如历史老人一般沉睡的禾锹陂了。那是 一座石砌而成的古之大型水陂,它究竟始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仅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赣州府志》查阅,得知信丰时有灌田50亩以上水陂26座,禾锹陂就已经名列榜首。由此可想,禾锹陂少说已有500年以上的岁月。</p><p class="ql-block">走近这座由当时当地的郭、邹、罗、刘、高、郑、魏、蔡等8姓村民共有十几个村庄联合集资投劳兴建的水陂,在新时代的今天,其工程量已难称其大。但若上溯几百年,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氏族聚居,建材缺乏,技术能力薄弱,却能众姓建陂,其难度之大,工程之繁,耗资之多,可想而知。资料显示,禾锹陂陂长80米,陂坝高达3米,宽2米余,主圳长10余华里。几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承担2000余亩良田的灌溉,恩泽一方。它的陂体以条石码砌而成,又以红糖、糯米揉以石灰浆粘贴勾缝,几百年风雨剥蚀、洪魔冲涮,迄今仍保留着大部分原貌,足见其基础的深厚,也反映出古代工匠建筑工艺的高超。</p><p class="ql-block">站在禾锹陂正面不远的地方观看,它正面浑厚墩实,陂体造型简约实用,给人牢固可靠之感。而驻足于陂坝之上,俯视它的躯体,你仿佛看到的是一张百年老人的脸:那上面注满历史的风云和岁月的沧桑。你聆听它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歌,感受那大自然的和谐之音,惊异于它生于纤陌田野,被沙推洪涮,司职广袤大地,关乎民生百计,默默无闻五百年,其间历经兴废,却仍不改造福民众之志。现在来看,禾锹陂这样的工程在现代己难称其大,但民间长期以来喜欢拿“工程大过禾锹陂”之说来类比,其意无非有两方面理解:既是对禾锹陂工程的惊叹赞赏,对工程之大的自信以及对民间力量与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挪揄生活中不切实际的幻想与追求。</p><p class="ql-block">而面对沉睡中的禾锹陂,我只有从心底生发起对一方先民勤劳智慧精神的敬重。</p> <p class="ql-block">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施庆山、镇水利分管领导高敏主任在大阿镇禾秋村禾秋陂调度环境整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环境卫生,实现河畅、岸绿、景美目标,信丰县大阿镇禾秋村组织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公益性岗位、民工,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学生志愿者共50余人,在禾秋陂开展环境整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大阿镇禾秋村支部书记刘菊英、村副主任邱电生全程调度安排工作。</p> <p class="ql-block">分工明确,协同作业!大家各自带上铁锹、镰刀、砍刀等工具,精神高昂,全力对前往禾秋陂河岸开辟一条新“道路”。</p> <p class="ql-block">看,咱们江西理工大学的韩李珂、陈俊杰老师,带领大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他们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在实践中向社会展现出当代教师与大学生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扛石袋,铺新路</p> <p class="ql-block">齐心合力架木桥</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家齐心合力,小路平坦了、木桥架好了、河道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江西理工大学徐老师带着另外一队大学生志愿队,在清理疏通水渠。</p> <p class="ql-block">走在田边的小路,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在这片无边的农田绿植中,那一抹红马甲显得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高涨的实践热情与坚定的志愿服务,对沟渠中淤泥和杂草进行清理疏通,不怕脏不怕累,协同作业,展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过往群众的点赞认可!</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努力,渠通了、水畅了,在充满劳累感的同时,也收获了辛勤劳动带来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之余,孩子们感触颇深,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做“奉献与收获”,什么叫做“实践追寻梦想”,什么叫做“实践激扬起青春志气,奋斗能成就中国梦”!纷纷表示要珍惜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不断为自身充电,努力做一个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p> <p class="ql-block">禾秋的美丽因大家的齐心,变得更加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编辑:施崇梅</p><p class="ql-block">审核:刘菊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