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翀的“朋友圈”。。。

远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抑非(1908年-1997年),名翀(读音:chong),字一飞。1937年后改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通过了解作家不同时间的字号,在品鉴其作品时可以了解创作年代。江苏常熟人,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擅花鸟画,尤以牡丹为长,作品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寿桃图》等。著有《非翁画语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陆抑非画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3年--1923年在家乡常熟读小学、初中。1921年从师李西山(号西山老人,也是陆抑非的第一任老师)。陆翀自小身体羸弱,高二升高三时更因肺疾咯血不得已而退学进入了常熟虞山三峰寺养病。在寺期间每天打坐、看经调养身体。由于诚心修持,居然于18岁的时候把肺病调治好了。病愈后又拜了陈家庵为师继续研学花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花好月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0年,22岁的陆翀独自到上海谋生,先后做过煤炭洋行簿记、花边洋行绘图员,还在同德医学院兼过职。由于老家发生变故,父母都来了上海,陆翀兼起了画扇面的活计,但是每把扇面仅一角五分报酬,家里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后由远亲朱屺瞻介绍,结识在上海美专任校长职务的刘海粟后生活才得以改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刘海粟看到陆翀的画以后大为赞赏,曾说,他以后的太太如果喜欢画画,就一定让她跟陆翀学画。那时刘海粟正好是单身,大家听了只当是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数年后刘海粟再娶的夫人夏伊乔正是学美术的,果真让她随陆翀学画。海粟老人在世时曾与陆抑非开玩笑:“抑非,画花鸟,我还向你讨教过,伊乔是你的学生,我就是你的学生女婿。”那年陆抑非2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海粟画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3年,陆翀与孙淑渊喜结连理。孙淑渊的哥哥孙伯渊是当时的大收藏家,其经营的“集宝斋”所藏书画碑帖,数以万计。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如钱舜举的《八花图卷》、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吴历的《葑溪会琴图卷》、宋拓张旭《尚书省郎官石记序》、宋拓米芾《方圆庵记》等等。孙伯渊与吴湖帆交往甚密,也正是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所以陆翀得以拜入吴湖帆的名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下半年,拜师吴湖帆,吴湖帆见其递上的拜师帖题名翀,字为“一飞”。吴湖帆说名甚好,问起字之来源,陆翀告知:小时称冲,后又改为翀,其意即“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之意。吴湖帆沉吟片刻说,上海叫“一飞”者甚多,建议其更字“抑非”,取抑非扬善之意。陆翀于是改字抑非,并以此字行世。直至1979年秋患胃癌手术切除,沉疴获痊术后由张慕槎题号"苏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寿桃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仿新罗山人笔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群鸡觅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鼠子贺新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罂粟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陆抑非的一生,年少体弱多病,青年辗转反侧,中年为谋生奔波求学,晚年已成一代宗师。当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才成就“画技一流,人品一流”的美谈。阳阳也希望大家能“择师而学”,更进一步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