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甘南 秘境川西 【下】(22.06.20-07.01)

风衣常乐

<p class="ql-block">续上</p> <p class="ql-block">D7.(26号)扎尕那</p><p class="ql-block">扎(zhā)尕(gǎ)那是天然石头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p><p class="ql-block">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p> <p class="ql-block">D8.(27号)扎尕那——郎木寺(甘肃寺)宿碌曲郎木寺中苑假期宾馆</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p><p class="ql-block">郎木寺镇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白龙江穿镇而过。其中江北的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p><p class="ql-block">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p><p class="ql-block">尽管郎木寺的名气与日俱增,不过它目前仍然是一个安静而风格独特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虽宽不足2米,名“白龙江”。溪北是甘肃的“赛赤寺”,南岸属四川若尔盖县的安多达仓郎木寺,中间夹着回族的清真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四川)</p> <p class="ql-block">D9.(28号)碌曲郎木寺——郭莽湿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米拉日巴佛阁。</span>宿兰州新胜利宾馆</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早晨</p> <p class="ql-block">郭蟒湿地</p> <p class="ql-block">碌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地处碌曲县的郭莽湿地海拔3000余米,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湿地与水源涵养地。每年冬季,大量天鹅来此“过冬”。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效果显著,美丽的郭莽湿地成为各种野生动物休憩栖息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强尕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p><p class="ql-block">楼高共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720尊。</p><p class="ql-block">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它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名字虽然有点儿长,却也讲得很明白。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p> <p class="ql-block">D10.(29号)刘家峡~炳灵寺石窟~水墨丹霞 宿兰州新胜利宾馆</p> <p class="ql-block">一条长840米、高147米的巨大拦河坝把黄河拦腰斩断, 形成了刘家峡水库(库容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3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 — 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距离兰州市75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水库由黄河、洮河两水交汇而成,交汇处泾(洮)渭(黄)分明、景色壮观。河水清澈的是黄河,而混浊的是洮河,可以说是洮河汇入黄河后,黄河才成为“黄河”。目前洮黄交汇处正在修建观景台,我们得以进入工地时还不能一览全貌,日后游客有眼福啦!</p> <p class="ql-block">甘肃刘家峡奇观,黄河洮河交汇处,青黄交汇泾渭分明。</p><p class="ql-block">青色的是黄河,黄色的是洮河。别搞错了!</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奇观:黄青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大桥</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大桥</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p> <p class="ql-block">第169窟,它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天然石洞。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p> <p class="ql-block">水墨丹霞</p> <p class="ql-block">景区主要以红山湾地貌为主,全境较为典型的有丹霞云天、苍谷、一线天、孤峰、崖壁、残丘等,单体造型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堪称丹霞地貌景观中的精品,被有关专家称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资源宝库”。</p><p class="ql-block">由于过了入园时间,只好在水居丹霞外围看。</p> <p class="ql-block">来个背影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D11.(30号)兰州~天水麦积山石窟~天水古城 宿天水地质宾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坐落于西秦岭东段,小陇山林区崇山峻岭中,因山崖一峰突兀挺立,拔地而起,犹如农家麦垛,故名麦积山。山高142m,顶端有隋代舍利砖塔,古老孑遗植物白皮松遍布塔周;悬崖绝壁上雕凿着1600余年来的209个洞窟7866身泥塑石雕及1300多平米壁画,为此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摩崖造像、凌空栈道与苍松翠竹、赤壁丹崖相互映衬,有麦积烟雨等神奇景观。</p> <p class="ql-block">天水古城</p><p class="ql-block">天水古城(Tianshui Ancient City),又称天水西关古城,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片区,一期项目为解放路以北的澄源巷、自由路、三新巷片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6万平方米;二期项目为解放路以南的育生巷、忠义巷、自治巷片区,占地面积29.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天水古城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区域内有众多的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D12.(7月1日)天水~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