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016】——礼运一篇进大同

杨永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贵德文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清清黄河之畔,有一座巍巍仙阁凌空出世。玉皇阁为青海贵德“古八景”之“仙阁插云”,古诗云:“滔滔黄河经阁北,巍巍仙阁插云间”,颇有凌空出世,昂首天外之感。就是到了今天,玉皇阁照样是贵德标志性建筑之一。登此阁顶,放眼远望,三河地区壮丽风光一览无遗,明古长城雄姿和清水黄河之神韵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庙在中国文明发展史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它是祭祀文圣人孔子的地方,也是教化和培养人才的课堂,更是传播儒家主导价值观的场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远远超越其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贵德文庙首道牌坊上镌刻的“腾蛟起凤”四个镏金大字,对文庙的意义作了很好的诠释,充分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此四字由贵德著名书法家乜峻德题写,语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所作的《腾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贵德地处黄河谷地,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先民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贵德地区曾被羌、吐谷浑、吐蕃、蒙古和中原交替控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至南宋宝右元年(1253),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番宣慰使都元帅府,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出现。元至元八年(1271)正式设贵德州。明洪武三年(1370),征西将军邓愈率兵进占贵德,改贵德州为归德州。洪武九年(1376)置必里卫,洪武十三年(1379)贵德城筑就,万历二十年(1592)贵德玉皇阁建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汉末年,儒家文化开始传播到青海。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对河湟地区屡得屡失和统治的时强时弱,从唐朝到两宋时期,青海地区是“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直到明清以后,中央王朝重新获得了对河湟地区的统治,儒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最终成为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主体价值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河湟地区的历代官员,对儒家文化的传扬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明宣德三年(1428),西宁都金事史昭请建孔庙 ,开设学校。到万历七年(1580),西宁兵备副使董汉汝“又于各堡创设社学 ,择其秀出者训之 ,夷风为之王变。”乡镇各级教育机构的建立,表明儒学教育已初具规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贵德文庙和玉皇阁就建于这个时期。明万历十七年(1589),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保佑“皇图永固,时岁享昌”,乃“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历时四年竣工。文庙包括棂星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大成殿等十二个单体建筑。整个建筑集儒、道、佛于一体,雍容大度,气势恢宏,摒弃门户之见,充满浓郁的中原气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朝将西宁卫学改为西宁府学,并于雍正十二年(1734)创设贡院。乾隆以后,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书院也在青海各地相继建立 ,计有湟中书院 、五峰书院(西宁)、大雅书院(后改为崇山书院)、泰山书院(大通)、凤山书院(碾伯)、河阴书院(贵德)。在府学和书院之下,还有西宁县学 、义学和社学,尽管名称不一,但都是传播儒家学说的主要阵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过明清时期地方官员的大办教育,儒家文化在河湟地区逐渐兴盛起来 ,不仅为青海地区培养大批汉族人才 ,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土著民族的俊秀子弟。尤其是当地各民族在儒学教育的陶冶之下,尚武之民风大为改观,“劝民读书,风气丕变,同治之代,文人臻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儒家文化在向青海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对青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据清人龚景瀚所纂《循化志》记载,在清中叶时,河州地区藏民中已有完全汉化者 ,如韩土司和王土司所辖之藏族部落,其衣服风俗具与汉族无异,问之,称为汉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到民国时期“大夏河下流之临夏县,元明间尚多藏族,今则变夷为夏,不可复辨,已完全同化矣。”这些明显具有汉化趋向的藏族,在当地被称为“家西番”。此外,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的土族和汉族杂居的程度更高,因此,受汉族文化影响程度更为显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儒家文化对青海各少数民族影响最深刻的还应该是在思想观念上,“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自然观的体现,青海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就很好的地吸纳了这一价值理念。青海的汉族、蒙古族就有“祭海”的习俗,即向著名的青海湖致祭,以显示其“受命于天”“百神佑助”之意,若人畜患病,传染瘟疫,都要祭祀天地,祈求神灵保佑、开恩赐福,表现了对“天”的虔诚信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论是信仰佛教的汉藏蒙土等民族,还是青海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他们在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等方面都有着人人尊崇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撒拉族习惯法和民俗中就有禁止滥杀滥捕野生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树木森林,严禁玷污水源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为儒家文化本身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开放性与同化力 ,决定了它能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适应多元文化的格局 ,也使各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都能接受其并实现民族文化的融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化的凝聚力是巨大的。在中华民族迈向进程中,儒家文化与青海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极大地促进了汉族与青海少数民族形成文化认同,增进了汉族与地方少数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并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仍将继续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大成殿东面文苑内,几株碧桃姹紫嫣红,花香四溢,让人心生愉悦,柱上的一幅楹联更是令人心情开豁然开朗:“开万世太平之基半部论语治天下;创千秋文明之象礼运一篇进大同”。(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